「福利來敲門」15號線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公布

73

為更好地服務社會,從乘客角度出發,同時“對標頂級、創造一流”,上海地鐵堅持倡導開門辦地鐵、開門設計理念,以市民乘客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向全社會徵集15號線服務設施與環境設計的意見建議,說不定您的改進想法或美好願望就會被設計師採納變為現實。

活動開展後,我們得到了眾多網友的熱情參與。恭喜以下獲獎者,獎品將於近期通過快遞方式發出,敬請留意。

獲獎名單

“金點子”獎

蔡*飛、徐*贇、錢*中、李*之 、楊*、王*、麻*屋子

“幸運”獎

李*、朱*燕、陳*、王*樂、葉*、朱*褲、郜*明、顧*進、盛*、郭*敏、張*、黃*平、孫*宸、孫*書、宋*睿、湯*、宋*、倪*良、徐*芸、顧*博

一起來看下網友的“金玉良言”吧~

「福利来敲门」15号线调查问卷 获奖名单公布

上海地鐵

「福利来敲门」15号线调查问卷 获奖名单公布

您最喜歡上海哪一條地鐵線路及哪一座車站的裝修及藝術設計?理由是什麼?

1、最喜歡十號線同濟大學站的裝修,不同於新建線路車站的文化牆以及主題裝修,首先車站負一層層高很高,給人恢宏大氣的感覺,與木頭做的裝飾格柵結合的很好,利用不同線條的結合激活了整個空間的動感。此外結合在同濟大學內設置的天窗增強了地下的採光,減少了地下的壓抑侷促感。最喜歡的就是開闢出來的一塊展覽的空間,以前和同濟合作舉辦過很多展覽,使地鐵站和周邊環境結合的很好。其實我覺得地鐵車站不一定要像主題車站那樣豐富多彩的裝修,將空間安排得當,然後利用簡單的線條或者幾何圖形的組合就能夠讓地下空間感得到加強。

2、最喜歡11號線,因為線路長,通達地點多。從花橋到迪士尼,從過去到未來,從小資風情到特色老街,以及全球級的遊樂場,真真是四通八達。

最喜歡徐家彙地鐵站。11號線剛剛通徐家彙站的時候,感覺步道長的懷疑人生……但是整體指示系統特別清楚,簡直是路痴的福音!而且裝飾充滿著時尚感和國際化的氣魄,完全體現了魔都的氣質,走過徐家彙地鐵站,再去看其他城市的地鐵站,就覺得好驕傲^_^

3、從藝術格調上講本人最喜歡一號線蓮花路站,雖然是露天站,也很老。但藍色鐵藝屋架給人一種輕盈愉快的視覺感受,結合質樸的去馬賽克,隱隱中透出一種海洋文明特有的氣氛,候車的時候,心情更加平和,周邊綠色植栽的與之交相輝映,中隱隱透出上海的自然沁心與低調華麗。從豪華與高檔程度上來說,17號線諸光路站富力如殿堂,有地下博物館奇妙夜的感覺

在地鐵導向標識、服務設施、燈光照明、公共廁所、空調設施等涉及乘客舒適度、便利度、車站環境等方面,您希望在15號線的設計建設上有哪些可以進一步改善優化的意見和建議?

「福利来敲门」15号线调查问卷 获奖名单公布

上海地鐵

1、地鐵導向標識基本上最好和以前的線路保持統一,但是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做一定的優化,比如增強扁平化設計,提高信息獲取的效率。燈光如果條件滿足可以利用自然採光輔助人工照明來達到節能的目的。部分站內可以預留便利店等設施的位置,車站最好突出線路的特色,比如準確的標誌色作為一種主色調,大字壁等可以參考車站周邊的文化進行設計。車站最好根據功能區分設計,比如15號線要經過兩個火車站,那麼站臺站廳最好對提大件行李的人友好。紫竹高新區臨近交大華師大,也要設計設施便於學生出行等。最後希望15號線能早日順利完工通車!

2、上海地鐵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地鐵的導向標識服務著千千萬萬人,新線開通在人流量大的車站,在室外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電子導向牌,在服務設施方面服務中心是服務乘客的大腦,一定要設置在人群中最醒目的位置,服務中心除了人工處理一些問題,可適當增加智能自助的解答方案。15號是貫穿南北的一條大動脈,也是上海地鐵重要一條換成大王,新線的設計要於車站當地的人文風情相結合,體現出獨特的魅力!

3、上海地鐵的環境真的沒話說,尤其是近幾年新造的地鐵,各方面做的都很好。我想提的建議是,地鐵站的廁所希望能在每個車站都能有,站內站外都行,而且廁所標記最好明顯一些,能在地鐵裡一眼眇到,我是體驗過肚子疼找不到廁所的痛苦。另外,就是殘障設施,對殘疾人的無障礙電梯等等,因為自己親人就是殘疾人,出行很不方便,有些站沒有無障礙電梯,或者只有一個出口有,還得繞遠路去坐,真的很不方便。除了電梯,還希望更多的關懷殘疾人的設施,或者乘務員主動的引導服務,讓殘疾人出行更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