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從有了微信,有了微博,咱們都患上了一種“情不自禁翻開刷一刷”的病。
那當咱們不由得去刷一下的時分,這個不由得的究竟是什麼呢?咱們等待的又是什麼呢?
假如用一個詞去總結,或許能夠把它叫做“新鮮的影響”,比方有人給你點贊,比方你關懷的人發了一條動態,比方時不時會遇到的讓你眼前一亮的喜歡的信息。
這些新鮮的影響,它會讓你取得一種快感,這種快感,假如在深化一步,它來自於咱們大腦排洩的多巴胺。
多巴胺作為咱們大腦獎賞體系最中心的一部分,它從來不曾停下對咱們行為的影響。
每一項行為背面,都有它的身影,也許是被獎賞後強化成的習氣?仍是沒獎賞最終間斷,從而對一個行為開端厭煩或許抵抗。
可是,許多工作,只要在第一次的時分會有多巴胺的獎賞,當你知道下一次也能取得的時分,驚喜沒了。多巴胺獎賞就沒了。
那麼朋友圈是怎樣讓你不斷的一次又一次排洩多巴胺的呢?
沒錯,就是隨機性,不確定性。
2、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關於上癮機制,專門做過一個研討,他們用小白鼠規劃了一個試驗。
這些小白鼠分三組,別離放在三個被不同規劃的籠子裡。
第一個籠子裡,小白鼠踩一下踏板,就會掉下食物。
第二個籠子裡,小白鼠踩5下踏板,才會掉下食物。
第三個籠子裡,小白鼠踩踏板的過程中,食物掉下來徹底是隨機的,有時分會掉,有時分沒有。
結果就是,第一組小白鼠,當即發現了這個設備,然後經過這個去獲取食物,可是很快他們會厭惡了,最終只是在餓了的時分去踩一下。
第二組小白鼠,一開始發現後也踩了,可是沒有食物,不過他們沒有拋棄,在玩鬧過程中,他們逐步發現了食物掉下來的規則,不過跟著對規則的瞭解,他們也和第一組相同,餓了才去踩5下。
而第三組對照組,就徹底不同,他們和第二組相同,在踩的過程中獲得了食物,可是由於規則是不確定的,獎賞是隨機的,這導致他們瘋狂的愛上了踩這個踏板,不論餓不餓,小白鼠都在玩這個。
最終斯金納總結出,強化老鼠習得行為的最佳方法是隨機組織獎賞。
如果一個軟件,不斷的練習人們開釋多巴胺的行為,當頻次和量到達必定的程度,就會讓人們再也無法離開這個體系。
就像毒品相同。
有時分你以為是你自己做出的決議計劃,其實可能是被各種暗示和上癮機制給規劃的。
這時分,咱們是否應該思考,當科技把握了人道的時分,咱們是否仍是咱們自己?
咱們是否還有所謂的自在?
閱讀更多 唐唐說科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