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有了微信,有了微博,咱们都患上了一种“情不自禁翻开刷一刷”的病。
那当咱们不由得去刷一下的时分,这个不由得的究竟是什么呢?咱们等待的又是什么呢?
假如用一个词去总结,或许能够把它叫做“新鲜的影响”,比方有人给你点赞,比方你关怀的人发了一条动态,比方时不时会遇到的让你眼前一亮的喜欢的信息。
这些新鲜的影响,它会让你取得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假如在深化一步,它来自于咱们大脑排泄的多巴胺。
多巴胺作为咱们大脑奖赏体系最中心的一部分,它从来不曾停下对咱们行为的影响。
每一项行为背面,都有它的身影,也许是被奖赏后强化成的习气?仍是没奖赏最终间断,从而对一个行为开端厌烦或许抵抗。
可是,许多工作,只要在第一次的时分会有多巴胺的奖赏,当你知道下一次也能取得的时分,惊喜没了。多巴胺奖赏就没了。
那么朋友圈是怎样让你不断的一次又一次排泄多巴胺的呢?
没错,就是随机性,不确定性。
2、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关于上瘾机制,专门做过一个研讨,他们用小白鼠规划了一个试验。
这些小白鼠分三组,别离放在三个被不同规划的笼子里。
第一个笼子里,小白鼠踩一下踏板,就会掉下食物。
第二个笼子里,小白鼠踩5下踏板,才会掉下食物。
第三个笼子里,小白鼠踩踏板的过程中,食物掉下来彻底是随机的,有时分会掉,有时分没有。
结果就是,第一组小白鼠,当即发现了这个设备,然后经过这个去获取食物,可是很快他们会厌恶了,最终只是在饿了的时分去踩一下。
第二组小白鼠,一开始发现后也踩了,可是没有食物,不过他们没有抛弃,在玩闹过程中,他们逐步发现了食物掉下来的规则,不过跟着对规则的了解,他们也和第一组相同,饿了才去踩5下。
而第三组对照组,就彻底不同,他们和第二组相同,在踩的过程中获得了食物,可是由于规则是不确定的,奖赏是随机的,这导致他们疯狂的爱上了踩这个踏板,不论饿不饿,小白鼠都在玩这个。
最终斯金纳总结出,强化老鼠习得行为的最佳方法是随机组织奖赏。
如果一个软件,不断的练习人们开释多巴胺的行为,当频次和量到达必定的程度,就会让人们再也无法离开这个体系。
就像毒品相同。
有时分你以为是你自己做出的决议计划,其实可能是被各种暗示和上瘾机制给规划的。
这时分,咱们是否应该思考,当科技把握了人道的时分,咱们是否仍是咱们自己?
咱们是否还有所谓的自在?
閱讀更多 唐唐說科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