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比你想像中的更孤獨

01

關於圍觀,我有兩個故事,一個關於抓娃娃,一個關於性變態。

你想先聽哪個?

02

那就先說說抓娃娃的事兒吧。

昨天,編輯室的餅餅突然興奮地跟我說:“用app抓娃娃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我白了她一眼:“幼稚!”

“我之前跟你想法一樣,也是覺得特別不可思議,我本來是一個不愛抓娃娃的人,可是這東西的確有毒,一玩就停不下來。”

作為吃喝玩樂風口浪尖上的弄潮兒,餅餅的朋友圈從幾個月前開始被遠程抓娃娃的截圖刷屏了——抓到的歡呼,沒抓到的惋惜。

“那個時候我還想:‘哼,這有什麼好玩的,真幼稚!’”

就在昨天,餅餅朋友的公司也上線了一個抓娃娃的app,作為親友團的她被迫去下載了一個。

用app抓娃娃的步驟特別簡單:第一視角界面,按鍵操作,讓你癱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吃著外賣就能來一把。

玩著玩著,餅餅就覺著這個遊戲還真有那麼點好玩兒——就算你抓不到娃娃,也能看著別人抓,看著客戶端另外一頭的TA差一點點就把娃娃抓起來,然後又掉下去,心裡覺得“爽爽噠”。

“虛擬房間的人很多,但我沒等多長時間就搶到了下一輪的機會,這才明白,是因為大部分人實際是在圍觀。我覺得看別人抓娃娃還挺有意思的,在花光金幣之後果斷加入了圍觀的隊伍。”

說完,她打開抓娃娃的app。結果,我們整個編輯部的人都陷入觀看別人抓娃娃的隊伍中,無法自拔。

“到最後你就覺著吧,抓娃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群像你一樣的人,默默地看著不認識的另一個人抓娃娃,我覺著這件事還真挺有趣兒的。”

03

關於圍觀,我這兒還有一個關於性變態的故事。

週末和老公的鐵瓷臭臭在亞運村吃日料。

當聊到我是心理學出身之後,臭臭一個急剎車問我:“你看看,我有病麼?”

我喝了一口松茸湯,笑著說:“你這麼願意表達自己,當然沒有。”

“那到底什麼是心理疾病?”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和行為,這太正常了,誰沒有點特殊癖好?只要不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生活就好。”

“那你在國外學了點啥?”

“我在國外學臨床心理學的課程,英文叫做‘Abnormal Psychology’,被譯為‘變態心理學’。”

聽到“變態”二字,臭臭色迷迷地笑了笑,他那雙豆大的雙眼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求。

“其實我覺得翻譯的並不好。英文‘normal’這個詞有普通、正常之意,前綴‘ab-’代表偏離,所以‘abnormal’應該被翻譯成偏離普通或者偏離正常,說‘變態’有點妖魔化這個詞的本意了,讓人聽著怕怕的。”

看到臭臭一臉茫然的樣子,我繼續說道:“關鍵在於你的行為和想法有沒有影響到你和你周圍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給你舉個例子,我們變態心理學期中考試有一道選擇題,出錯率高達80%,那道題是判定這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大意是這樣的:有個男的,他特別喜歡在他老婆上班之後,打開衣櫃,穿上老婆的性感內衣,對著鏡子自慰。”

說到這時,我看臭臭把準備放在嘴裡的墨魚蛋刺身又靜靜地放回到盤子裡去。

“你說,他有沒有心理疾病?”我問。

“必須有啊,這麼變態!”臭臭義憤填膺地說。

“可是,正確答案是——穿上老婆性感內衣自慰的男人沒有病。因為在題中,並沒有過多說明他的這種行為對他和他妻子的關係有什麼影響,所以這隻能說明他的愛好與眾不同,但不能說他有病。有病的前提是他的這個行為引發了不良的影響,比如,被他妻子看到,引起他妻子的反感,導致夫妻關係破裂。

“是不是外國人尺度比較大?真是不可思議。”臭臭一邊感慨,一邊要夾起來剛被冷落到一邊的墨魚蛋。

我看他腦子還是轉不過來,於是準備發大招,拿出我臨床心理學教授的“御用案例”,徹底摧毀和重塑他的三觀。

“還有一個經典案例,但是尺度有點大,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嗯嗯!說來聽聽!”臭臭夾起墨魚蛋,饒有興趣地說道。

“這是我們老師曾經輔導過的一個男病人,就叫他S吧。S有一個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歡看別人現場啪啪啪,只有看到live版的時候他心理才會滿足。於是,S想出來了一個好主意,就是到貧民區從事羞羞職業的地方溜達,當看到某個小姐姐接客成功之後,S就會尾隨他們去小旅館,因為旅館比較破,所以牆上有很多縫,S就可以在旁邊的屋子裡從牆縫裡看小姐姐和她的客人啪啪啪,然後自慰,獲得性滿足。”

聽到這裡,臭臭靜止不動了三秒,筷子裡的墨魚蛋在日式竹燈下,泛著清冷的白光。

“說到這裡,其實他還不算是有病,因為這並沒有影響到他和周圍人的正常生活。可問題是……”我給臭臭了一個眼神,示意他大招將要到來。

“他會等到小姐姐和客人走之後,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衝進啪啪啪現場把那兩個人用過的套套從垃圾堆裡扒出來,然後把裡面的液體全部吃掉……”

空氣突然安靜了許多,臭臭望了望夾在半空中許久的墨魚蛋,想了想,然後安靜地放在旁邊的雜物桶裡。

“聽起來是不是難以理解?其實他挺無奈的,因為他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這種奇怪的‘慾望’,而這種‘慾望’會對他的健康不利,而且還讓他的內心產生一種壓抑、羞恥之感,無法釋懷。所以沒辦法,他只能找心理醫生。”

04

無論我們圍觀的是抓娃娃,還是啪啪啪,“其實,都是因為孤獨。”

“其實,都是因為孤獨。”這句話是出自德裔美國心理學家艾·弗洛姆之口。

咱們暫且不對抓娃娃app和S先生特殊的品位加以道德評論,這兩個行為背後,其實都隱含著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同一時刻和其他人共同經歷和分享一件事情,這種感覺很有趣,很奇妙,差點就讓人忘記了“原來,你我只是一個從出生就奔向死亡的,這世界上孤單遊離的靈魂”。

你可以不想,也可以不承認,但是弗洛姆認為,孤獨感會伴隨著你的一生,而且左右著你的思想和行為,讓你痛苦不堪。

人是一個奇特的生物。我們擁有生命和理智,能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既然有自我意識,就能認識到生之短暫,死之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由始至終陪你走到生命的盡頭,到最後我們都是孤零零的個體,無可依靠。

因此,人類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

擺脫這種孤獨感的途徑有很多,我們可以自己做出選擇。

現代大多數人使用的途徑是,縱慾。

當然,這裡說的“欲”不僅是S先生的性慾,還有圍觀窺探他人抓娃娃的那種滿足感。

S先生的縱慾行為有吸毒般的效果,可以在興奮和恍惚之間暫時忘記自己的孤獨,可這種“奇妙”的感覺過後,帶給他的是更大的空虛和更深的孤獨。因為沒有愛情的性活動只能在一剎那填補心中的溝壑,強烈卻短暫。

圍觀抓娃娃雖然看起來不痛不癢,參加者和被參加者並沒有羞愧和負罪感,可是通過同一組人的習慣、風格和看法保持一致來達到同其他人的結合,本質上還是克服內心中的孤寂感和恐懼感。

無論是圍觀抓娃娃還是啪啪啪,生而為人,我們內心的終極渴望是相同的,只不過表現方式千差萬別。

05

那麼,人如何才能從孤獨和寂寞的囚困中解脫出來?

弗洛姆告訴我們:唯有在愛中才可以被釋放和解救,才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真正的統一

那什麼是愛情?

成熟的愛情就是是在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

愛情中出現了兩個生命合為一體,卻依然保持獨立的人格。

所以,想要去愛別人的前提就是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

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性地愛他人,那麼人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如果我確實愛一個人,那我愛你也愛其他的人,愛世界,愛生活。

如果我能對一個人說“我愛你”,我也應該可以說:“我在你身上愛所有的人,愛世界,也愛我自己。”

在愛情中,在獻身中,在深入對方中,才能找到自己,發現自己,發現彼此,發現真正的人。

人類比你想象中的更孤獨

想了解更多弗洛姆的理論和愛情心理學?

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惆悵和哀傷?

想何克服孤獨和傷害,勇敢去愛?

和我一起聊聊對愛的理解吧。

人類比你想象中的更孤獨

“認識你自己”是心理學的核心,也是我們畢生所求。

我相信,對一件事瞭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