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比你想象中的更孤独

01

关于围观,我有两个故事,一个关于抓娃娃,一个关于性变态。

你想先听哪个?

02

那就先说说抓娃娃的事儿吧。

昨天,编辑室的饼饼突然兴奋地跟我说:“用app抓娃娃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白了她一眼:“幼稚!”

“我之前跟你想法一样,也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我本来是一个不爱抓娃娃的人,可是这东西的确有毒,一玩就停不下来。”

作为吃喝玩乐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饼饼的朋友圈从几个月前开始被远程抓娃娃的截图刷屏了——抓到的欢呼,没抓到的惋惜。

“那个时候我还想:‘哼,这有什么好玩的,真幼稚!’”

就在昨天,饼饼朋友的公司也上线了一个抓娃娃的app,作为亲友团的她被迫去下载了一个。

用app抓娃娃的步骤特别简单:第一视角界面,按键操作,让你瘫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吃着外卖就能来一把。

玩着玩着,饼饼就觉着这个游戏还真有那么点好玩儿——就算你抓不到娃娃,也能看着别人抓,看着客户端另外一头的TA差一点点就把娃娃抓起来,然后又掉下去,心里觉得“爽爽哒”。

“虚拟房间的人很多,但我没等多长时间就抢到了下一轮的机会,这才明白,是因为大部分人实际是在围观。我觉得看别人抓娃娃还挺有意思的,在花光金币之后果断加入了围观的队伍。”

说完,她打开抓娃娃的app。结果,我们整个编辑部的人都陷入观看别人抓娃娃的队伍中,无法自拔。

“到最后你就觉着吧,抓娃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群像你一样的人,默默地看着不认识的另一个人抓娃娃,我觉着这件事还真挺有趣儿的。”

03

关于围观,我这儿还有一个关于性变态的故事。

周末和老公的铁瓷臭臭在亚运村吃日料。

当聊到我是心理学出身之后,臭臭一个急刹车问我:“你看看,我有病么?”

我喝了一口松茸汤,笑着说:“你这么愿意表达自己,当然没有。”

“那到底什么是心理疾病?”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行为,这太正常了,谁没有点特殊癖好?只要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生活就好。”

“那你在国外学了点啥?”

“我在国外学临床心理学的课程,英文叫做‘Abnormal Psychology’,被译为‘变态心理学’。”

听到“变态”二字,臭臭色迷迷地笑了笑,他那双豆大的双眼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

“其实我觉得翻译的并不好。英文‘normal’这个词有普通、正常之意,前缀‘ab-’代表偏离,所以‘abnormal’应该被翻译成偏离普通或者偏离正常,说‘变态’有点妖魔化这个词的本意了,让人听着怕怕的。”

看到臭臭一脸茫然的样子,我继续说道:“关键在于你的行为和想法有没有影响到你和你周围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给你举个例子,我们变态心理学期中考试有一道选择题,出错率高达80%,那道题是判定这个人是否有心理疾病,大意是这样的:有个男的,他特别喜欢在他老婆上班之后,打开衣柜,穿上老婆的性感内衣,对着镜子自慰。”

说到这时,我看臭臭把准备放在嘴里的墨鱼蛋刺身又静静地放回到盘子里去。

“你说,他有没有心理疾病?”我问。

“必须有啊,这么变态!”臭臭义愤填膺地说。

“可是,正确答案是——穿上老婆性感内衣自慰的男人没有病。因为在题中,并没有过多说明他的这种行为对他和他妻子的关系有什么影响,所以这只能说明他的爱好与众不同,但不能说他有病。有病的前提是他的这个行为引发了不良的影响,比如,被他妻子看到,引起他妻子的反感,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是不是外国人尺度比较大?真是不可思议。”臭臭一边感慨,一边要夹起来刚被冷落到一边的墨鱼蛋。

我看他脑子还是转不过来,于是准备发大招,拿出我临床心理学教授的“御用案例”,彻底摧毁和重塑他的三观。

“还有一个经典案例,但是尺度有点大,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嗯嗯!说来听听!”臭臭夹起墨鱼蛋,饶有兴趣地说道。

“这是我们老师曾经辅导过的一个男病人,就叫他S吧。S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欢看别人现场啪啪啪,只有看到live版的时候他心理才会满足。于是,S想出来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到贫民区从事羞羞职业的地方溜达,当看到某个小姐姐接客成功之后,S就会尾随他们去小旅馆,因为旅馆比较破,所以墙上有很多缝,S就可以在旁边的屋子里从墙缝里看小姐姐和她的客人啪啪啪,然后自慰,获得性满足。”

听到这里,臭臭静止不动了三秒,筷子里的墨鱼蛋在日式竹灯下,泛着清冷的白光。

“说到这里,其实他还不算是有病,因为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和周围人的正常生活。可问题是……”我给臭臭了一个眼神,示意他大招将要到来。

“他会等到小姐姐和客人走之后,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冲进啪啪啪现场把那两个人用过的套套从垃圾堆里扒出来,然后把里面的液体全部吃掉……”

空气突然安静了许多,臭臭望了望夹在半空中许久的墨鱼蛋,想了想,然后安静地放在旁边的杂物桶里。

“听起来是不是难以理解?其实他挺无奈的,因为他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这种奇怪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会对他的健康不利,而且还让他的内心产生一种压抑、羞耻之感,无法释怀。所以没办法,他只能找心理医生。”

04

无论我们围观的是抓娃娃,还是啪啪啪,“其实,都是因为孤独。”

“其实,都是因为孤独。”这句话是出自德裔美国心理学家艾·弗洛姆之口。

咱们暂且不对抓娃娃app和S先生特殊的品位加以道德评论,这两个行为背后,其实都隐含着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同一时刻和其他人共同经历和分享一件事情,这种感觉很有趣,很奇妙,差点就让人忘记了“原来,你我只是一个从出生就奔向死亡的,这世界上孤单游离的灵魂”。

你可以不想,也可以不承认,但是弗洛姆认为,孤独感会伴随着你的一生,而且左右着你的思想和行为,让你痛苦不堪。

人是一个奇特的生物。我们拥有生命和理智,能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既然有自我意识,就能认识到生之短暂,死之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由始至终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到最后我们都是孤零零的个体,无可依靠。

因此,人类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

摆脱这种孤独感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可以自己做出选择。

现代大多数人使用的途径是,纵欲。

当然,这里说的“欲”不仅是S先生的性欲,还有围观窥探他人抓娃娃的那种满足感。

S先生的纵欲行为有吸毒般的效果,可以在兴奋和恍惚之间暂时忘记自己的孤独,可这种“奇妙”的感觉过后,带给他的是更大的空虚和更深的孤独。因为没有爱情的性活动只能在一刹那填补心中的沟壑,强烈却短暂。

围观抓娃娃虽然看起来不痛不痒,参加者和被参加者并没有羞愧和负罪感,可是通过同一组人的习惯、风格和看法保持一致来达到同其他人的结合,本质上还是克服内心中的孤寂感和恐惧感。

无论是围观抓娃娃还是啪啪啪,生而为人,我们内心的终极渴望是相同的,只不过表现方式千差万别。

05

那么,人如何才能从孤独和寂寞的囚困中解脱出来?

弗洛姆告诉我们:唯有在爱中才可以被释放和解救,才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统一

那什么是爱情?

成熟的爱情就是是在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独立的人格。

所以,想要去爱别人的前提就是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性地爱他人,那么人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我爱你也爱其他的人,爱世界,爱生活。

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在爱情中,在献身中,在深入对方中,才能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发现彼此,发现真正的人。

人类比你想象中的更孤独

想了解更多弗洛姆的理论和爱情心理学?

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和哀伤?

想何克服孤独和伤害,勇敢去爱?

和我一起聊聊对爱的理解吧。

人类比你想象中的更孤独

“认识你自己”是心理学的核心,也是我们毕生所求。

我相信,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