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峯: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爲「殺人惡魔」

作為一個前留學黨,每次聽到同胞在海外遇害的消息我都會倍感心痛。

當我看到江歌媽媽在攝像機前哭訴時,我總是在想:如果躺在血泊中的那個人是我,我的媽媽會怎麼樣?

一想到這裡,內心就會隱隱作痛,流下淚來。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一開始,我對陳世峰惡劣的行徑感到十分憤慨,可情緒過後,總有一個問題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那就是:是什麼讓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以如此殘忍的方式剝奪了另一個年輕的生命?

01

當閱讀到陳世峰的殺人動機時,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當把江歌刺傷後,我有想過要逃掉,但在1、2秒時間內,就決定把她殺死。如果江歌還活著,肯定需要大量治療費,父母60多歲,退休了,失業,沒什麼經濟來源。如果把她殺了,就由自己來承擔這個責任。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在危急時刻,陳世峰能想到自己父母生活之艱難,卻不能體會到同為母親的江秋蓮,失去自己女兒的哀慟。

他話語之間流露出來對生命的漠視令人髮指。

這不禁讓我想起另一個相似的案件,那就是2010年轟動一時的藥家鑫案。

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開車撞傷一名26歲女子,因擔心自己的車牌號被對方記下,藥家鑫持水果刀朝對方連捅8刀,致其死亡。

藥家鑫自述的殺人動機是:

怕她找到我,是我撞的,當時慌亂了,沒有考慮後果,就拿刀捅了她。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藥家鑫和陳世峰案件相同之處就是“做”與“不做”只是一念之間。

而這裡所說的“一念之間”,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觀念。

02

什麼是觀念?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對觀念是這麼解釋的:觀就是看,念就想法、看法。觀念就是感知的同時形成的想法和看法。

觀念反映著我們的心相,是對“做”與“不做”的判定標準,是一種情急之下的反應。

觀念的形成和童年時期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息息相關,撫養人對孩子小時候的嘮叨、教育都會影響著今後人生中所作出的判斷。

藥家鑫從小面對的不是鋼琴就是書桌,當問題出現時,父親便對他非打即罵,這就形成了他瞬間反應的根據——用暴力解決問題。當被問道“從小到大你父母在你耳邊說的最多的話是什麼”時,藥家鑫說:“我沒什麼印象。”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可見,雖然藥家鑫專業能力非常出眾,但他缺少一種正確處理問題的態度,就是觀念。

與藥家鑫相似,陳世峰也有一個觀念教育缺失的童年。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我無法完整了解陳世峰的成長曆程,只能藉助新聞的點滴報道拼湊出這個在北方出生的男孩的童年,試圖去了解他行兇背後的心路歷程。

據同學和老師回憶,陳家不富裕,但陳世峰十分要強,一直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大二那年,陳世峰當時的女朋友蔡某罵他窮,罵他“屌絲”,於是他就動手打了蔡某,踹了她的肚子,把她的臉打到咬肌受傷。

我懷疑陳世峰早年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告訴他:咱們人窮志不窮。所以,他形成了一種觀念——只有功成名就才被人瞧得起。

但是,父母可能從來沒有告訴他如何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解決問題。我甚至覺得,在成長過程中,當陳世峰犯錯時,父母對他更多的是責罵,導致在他成人之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這就是觀念教育的缺失。

03

那麼,父母如何在早期培養孩子的觀念呢?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倡導

心理撫養或者心理養育的理念。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第一,跟孩子建立一種情感的聯結。父母要拿出時間自己帶孩子,然後呢,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你陪伴在他身邊,在他晚上睡覺之前你給他講講故事,生活當中你用更多的時間陪他玩。只有當孩子依戀你的時候,你才有教育他的資本。

第二,塑造孩子的性格。在管理當中有一個名詞叫做恩威並施——3歲之前你照顧到位有恩於他,3歲之後是立威,這個威不是打他或者罵他,而是你板臉了他就知道這個事不能做了。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第三,培養孩子的觀念。觀念和知識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知識是體系,觀念是隨事而就的。假如說今天社會發生什麼新聞,我們在飯桌上議論,大家在說話孩子在聽,他可能會形成正確的觀念: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比如說,別人家的孩子把人打傷送到醫院搶救,爸爸會說這孩子打架不能這樣打,打架不能打這些地方、不能打成這樣,孩子由此有了正確的思維模式。

父母對孩子早期的培養不到位的話,等孩子已經顯現問題再去採取措施,就已經來不及了。

04

江哥案只是中國留學生殺人案的冰山一角。

近幾年,同胞在海外互相殘殺的案件比比皆是,且成低齡化趨勢:

2014年9月,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李某和被害人邵某因感情問題發生爭執,將其掐死。

2015年9月,在加拿大留學的24歲中國學生張某將被害人孫某綁架,隨後導致其窒息死亡。

2016年2月,在美國就讀高中的十幾名中國學生,因戀愛關係引發爭風吃醋等瑣事,將兩名女同學綁架至當地一處公園,對其進行了長達近七小時的折磨、毆打和恐嚇。

2016年4月,在澳洲墨爾本,來自青島的19歲中國留學生被同胞活活群毆致死。

這些血淋淋的案例中,傳達出來的就是孩子在教育過程中觀念培養的缺失。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作為一個90後,我對此也深有體會。

每當打開自己的朋友圈,我就會被朋友寶寶們的“萌照”刷屏,這當然是幸福的“煩惱”。但同時我也發現,這些被名牌衣服、玩具、零食團團包圍的寶寶們,其眼神裡流露出來的更多的是對物質的渴求和對家人的有恃無恐。爸爸媽媽們討論的更多的是:哪個牌子的奶粉最好?哪家的玩具最酷炫?哪個品牌的衣服最漂亮?怎麼給寶寶拍照角度最好?

可是,鮮有人會真正去思考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感情豐富、性格健全和人格獨立的社會人。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陳世峰:在最陽光的年紀成為“殺人惡魔”

這篇文章雖然強調的是父母在孩子觀念教育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但是不可否認,學校和社會對於孩子觀念的形成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學校的老師能夠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如果社會能給孩子父母充足的物質基礎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麼江歌、陳世峰和藥家鑫的命運會不會因此而不同?

無論是江歌,還是陳世峰、藥家鑫,每個生命的隕落對於一個家庭、社會、國家,甚至人類來說,都是噩耗,一個令每個人都應深入反思的噩耗。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