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遭吐槽,節目背後的信息你沒看懂!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

相信大家被央視《開學第一課》刷屏了

節目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

詮釋了“夢想、奮鬥、探索、未來”的意義

但節目播出後立刻引來了眾多家長吐槽

紛紛表示節目不守時、插播十幾分鐘的商業廣告、強制寫觀後感、用人不當等等

一時間輿論爆炸

《開學第一課》遭吐槽,節目背後的信息你沒看懂!

央視廣告部門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

這個道歉算是給這次事件畫上句號

反觀美國的“開學第一課”

奧巴馬開學演講

則讓廣大學生感到震撼!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美國開學日演講的《我們為什麼要上學?》,言語樸實卻震撼人心,鼓舞每一個孩子發奮圖強、堅持自己、永不放棄:“我要求你們在今年能認真起來,我要求你們盡心去做自己著手的每一件事,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都有所成就。請不要讓我們失望。你們要成為我們的驕傲,你們一定可以做到。”

對比中美兩版的開學季,不難發現,兩者的價值主張其實相差無幾——無非都在提倡青少年積極、樂觀、努力、上進、責任、奉獻。我們拋開大眾對節目形式的各種討論,僅從節目內容的教育意義上看,還是有諸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開學第一課》遭吐槽,節目背後的信息你沒看懂!

節目中,成龍分享兒時夢想:正義感讓我立志當一個英雄,撒貝寧分享成龍“勳章”故事,一身傷仍為夢想拼搏;“大眼睛”拍攝者解海龍分享追夢故事;俞敏洪回顧高考三次“闖關”。現場還通過“非牛頓流體實驗”的遊戲,讓孩子瞭解到“遇強則強、以柔克剛”的道理,激勵大家勇敢面對困難,團結協作,不斷探索科學的實踐精神。此外,青少年代表王源和中國農業大學老師芮磊一起,在節目現場按步驟嚴格展現了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過程,引導我們以科學、實踐精神和創造精神去探索未來。

最令人震撼的是結尾那段薛院士與王源的同臺對話, 一齊上演了跨越近40年、兩代人的對話。

《開學第一課》遭吐槽,節目背後的信息你沒看懂!

王源講述了他作為中國青少年代表參加聯合國青年論壇、向世界展示當今“中國少年”奮起之面貌的心路歷程,描述對於未來世界的美好想象,他引用“年輕人頭腦中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國家最珍貴的財富”,呼喚“未來可期”。

下面是王源演講的節選

科技決定未來,我期待未來的世界變得更加“小”,出行更便捷,在遙遠的距離也能轉瞬即達。我期待未來世界更加“大”普通人也能飛向深空,去火星做客。我更期待未來世界更加美好,有了更加公平的教育、醫療。

這時很多人就擔心了,未來,機器會不會取代人類?在我看來,不管未來技術怎樣發展,機器不會有靈魂、有信仰、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我記得有位思想家曾經說過,年輕人頭腦中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一個國家最珍貴的財富。我想,這也就是我們面對未來最重要的準備。

青年興,國家興!青年強,國家強!作為中國的青少年,我們要當海闊天空的追夢者,也要當腳踏實地的圓夢人。

正如王源在演講中提到的:年輕人頭腦中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一個國家最珍貴的財富。由此可見,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至關重要的。

《開學第一課》遭吐槽,節目背後的信息你沒看懂!

愛因斯坦也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想象力更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人工智能時代,很多人擔心:未來機器會取代人類。毋庸置疑,未來世界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新的技術革命會改變世界的方方面面,如果我們不做好準備,就會被時代淘汰。

如何才能在未來不被機器取代呢?

首先,我們要正視一個問題:機器和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答案就是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就是我們要教授給孩子的能力。

正如馬雲所說: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競爭,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如果你像機器一樣思考,那麼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開學第一課》遭吐槽,節目背後的信息你沒看懂!

在過去的20年裡,我們把人變成機器,在接下來的20年裡,我們將會把機器變的更像人。未來,將不再是知識驅動,而是智慧驅動,是體驗驅動;過去是知識和製造業驅動,未來則將是創造驅動。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呢?

答案是:編程。

提到編程,就會聯想到STEAM教育理念,這一理念在美國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認同。STEAM教育即科學(S),技術(T),工程(E),藝術(A),數學(M)方面的綜合融合教育,著力培養以“解決問題、邏輯思考、批判性思考和創造力”為核心的科技素養。與傳統教學相比,STEAM強調的“不止是知識,而且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能夠以玩的方式,接觸到需要動手操作的科技知識,將人文、科學、數學、物理等多學科整合,可以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少兒編程有一個非常好的點就在於它的教學方式是寓教於樂的形式,將編程的理念和可視化的編程工具相結合。試想一下,各式各樣的編程遊戲,無論對男孩和女孩來說都非常的有吸引力,但又不需要複雜的編程語言,對低齡的孩子來說很容易上手,再加上內容新穎有趣,容易被孩子接受。

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少兒編程工具擁有很好的擴展能力,孩子可以自己設計遊戲的形式和功能,加上不斷更新的課程和場景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孩子興趣轉移。另外,少兒編程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能讓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內編寫出可執行的程序,而且是不受任何禁錮,肆意揮灑想象力。

《開學第一課》遭吐槽,節目背後的信息你沒看懂!

因此,孩子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有效的發揮,而且還培養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網上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讓孩子學習少兒編程,並不一定是為了讓他成為IT工程師,因為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想像力、創造力才是最重要的。而從小就學習少兒編程就是一個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