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老家許昌

文‖賈鳳翔

五千年前,許昌此地沒有村莊,也沒有土崗,只有一戶人家,母女二人相依為命,靠採摘野果、野菜維生。姑娘名叫秀秀,睛如歡魚,面似鮮桃,身材苗條,能歌善舞。要是活到現在,參加許昌市選美大賽穩拿冠軍。

一天,秀秀正挖野菜,忽聽耳邊響起說話聲:“小妞兒,你咋恁會長,長得恁齊整呢?咱們交個朋友吧。”

秀秀抬頭一看,面前站著一個少年。

秀秀說:“我又不認識你。”

少年道:“一回生,兩回熟,三回就是好朋友。”要是現在,他會要手機號,提出加微信,那時沒有這玩意兒。

秀秀知道,這不是良善之輩,就想轉身離開。少年張臂攔住去路,接著便動手動腳。秀秀急中生智,彎腰抓起一把土撒去,趁他揉眼之機,疾速逃走。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這少年是什麼人?原來,他並不是人,而是蟒精,住在附近黑松林內,常常作惡,不是活吞兒童就是嚇死成年人吃,或者變成美少年欺侮婦女。

蟒精看到秀秀美貌,便想染指。不過,如果秀秀抗拒過甚,又感到沒意思,就想放長線釣大魚。

這天,蟒精又變成少年,向秀秀贈送禮物。秀秀堅拒不收。蟒精攔住不放。眼看秀秀難脫魔掌,忽聽旁邊一聲斷喝:“休得無禮!”

秀秀一看,是兩個器宇軒昂的年輕人。其中一個年長些,身材魁梧,兩耳似鍾,雙手過膝,龍額河目,英氣逼人。

這兩個人是誰?年長些的名軒轅,即黃帝。為滅蚩尤,四處訪賢。另一人名寧封子,是軒轅訪來的會製作陶器的能工巧匠。

蟒精冷笑一聲:“不與你們一般見識!”一陣風陡起,便不見蹤影。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軒轅和寧封子安慰秀秀,秀秀給他們談了蟒精危害當地民眾的罪行。

軒轅帶寧封子回到具茨山,讓其負責製作陶器,供軍隊使用。

軒轅面見老師廣成子,報告蟒精作惡之事。廣成子道:“這妖你師叔王禪可降。你要單身到崑崙山去請他,以表誠意。”

黃帝騎上黃驃馬,日夜兼程朝崑崙山飛奔。

黃帝越過積木河(柴達木河),繞過布爾山,穿過百里沙,來到赤耳臺。忽然馬蹄落地打顫,啊,來到了一百八十里亂石趴。這裡無法騎馬,黃帝只好把馬放到這裡,徒步前行。

黃帝走到一線天。抬頭朝上望,一條窄縫;低頭向下看,全是亂石。黃帝身貼崖石慢慢前移,想休息坐不下,只能手抓藤條停留一會兒。太陽偏西,他靠山崖盤腳而坐,熬過黑夜;夜深風涼,他站起身來回晃動,緩解身冷。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走出一線天,黃帝想找點食物充飢,但密林沒有果樹,荒地沒有五穀。好不容易在崖縫中找到幾朵野蘑菇,黃帝吹了吹土,用手拍了兩下連頂帶莖吞了下去。

黃帝走進密松林。也手扒樹枝似打洞,腳踩樹葉像滑冰,光線不進似黑夜,一邊摸索一邊行。氣溫實在奇,早上穿棉衣;中午打赤背,蚊蟲叮破皮;傍晚披獸皮,樹幹掛毛羽。

走了二十多里,眼前出現一絲亮光。黃帝猛抬步,鑽出密松林,來到荒草坡,“噗通”一聲倒地,他太累了,但想起民眾正在受苦受難,他不敢停留,站起繼續向前走。感到口渴難忍,卻不敢喝水。大川有水九十九股,就是不中喝。有的沾牙會變啞,有的入肚腸胃疼,有的喝了渾身軟,有的進腹渾身青。

黃帝來到天頂前,抬頭往上一望,懸崖陡壁,手沒啥抓,腳無處蹬。只有用手腳撐住壁縫,一點一點往上攀。

黃帝來到天池邊沿。天池水深九丈九尺九寸,變化無常,有時熱得燙手,有時冰涼刺骨,有時平坦如砥,有時濺入雲端。天池邊的泥灘地有十多里寬,腳不敢踩,一踩就陷進去,晃來晃去,人就看不見了。黃帝只好躺下來,滾動前行。

黃帝來到天台根。臺高九十里,怎麼攀上去?

此時,臺上響起說話聲:“徒侄不能赤腳來,穿鞋閉眼飛上臺。”就見上面降下兩片雲彩,落地變成一雙鞋。黃帝穿上,閉住雙眼,一股風起,身飄起來。棘扎面龐不叫疼,寒風刺骨心裡熱。

風停了,黃帝耳旁響起叫“徒侄”的聲音,睜開雙眼,看見師叔就在面前,不由“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抱住師叔的腿喊道:“師叔啊,徒侄終於見到您了。民眾受苦受難,等著您去解救啊!”

王禪老祖向東方看了看,吹了一口仙氣說道:“徒侄,我與你同去。”一招手,飛來一片彩雲。王禪老祖拉黃帝一起站在雲上。

此時,黑松林旁,蟒精正在糾纏秀秀。秀秀想脫身,蟒精不肯放手。危難之時,空中垂下一條荒道,就像現在的坡式電梯。秀秀抬步登了上去。蟒精伸手沒抓住,怪叫起來。又抬手去拉,空中飛來塊小石頭,砸掉他兩顆門牙。這是王禪老祖那口仙氣的作用。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再說黃帝,只聽得耳邊風聲呼呼,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風聲停了,他睜開眼,發現來到了黑松林,蟒精變化的少年就在面前。

王禪老祖喝道:“孽障,還不快快受降!”

蟒精一張嘴,吐出一團烈火,衝向王禪老祖。

王禪老祖不慌不忙,拿出一柄扇子,輕輕一扇,烈焰全無。

蟒精拿出鬼打牆法術,企圖迷住王禪老祖。

王禪老祖圍牆轉了一週,抽出劍來,在空中一畫,鬼牆倏然消失。

蟒精現出原形,桶口粗數丈長,目露兇光,口吐青霧,向王禪撲來。

王禪老祖一招手,崑崙山一個小山包瞬間飛來,把蟒精壓在下面。

王禪老祖對黃帝道:“蟒精壓在鎮妖崗下,永不能禍害人類。徒侄招納賢人,全力破蚩尤去吧。”說罷騰空駕雲而去。

後來,鎮妖崗東北五里左右建起了縣城,這座崗又被稱作“五里崗”。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黃帝作媒,讓秀秀嫁給寧封子。天下平定後,黃帝把鎮妖崗一帶封給了寧封子,並賜潘姓。黃帝封寧封子為陶正,命其建窯,燒製陶器,供天下使用,並將許昌此地命名為“潘窯”。

補記:寧封子製陶

寧封子原在許地東部居住。

一天,一位長者路過此地,倒提柺杖朝前走。他邊走邊自言自語:“遠看身似牛,近觀長鳳首,再看像個袋,食裝袋裡頭。”

寧封子道:“瘋子!”

長者聽到回頭道:“吾瘋你也瘋,身後藏古洞,站著似盆桶,冶成供民用。”

瘋老漢言畢不見。

寧封子醒悟出瘋言玄理,挖出褐色粘土,添水和泥,捏圓放火旁燒後盛水用。

寧封子還送給民眾使用。

寧封子為潘窯潘姓始祖。

許昌此地之名,真是5000年前的黃帝所賜?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賈鳳翔,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為許昌市老幹部大學文學教師。在小說、散文、戲劇、影視、曲藝、詩歌、文藝理論、書法、音樂、攝影諸領域均有作品在國家級、省級發表或獲獎,出書三十餘本。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名列《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博客被新浪總部評為全球十大新銳之一。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