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他,死后为啥不葬在老家安徽而葬在鄢陵?

大名鼎鼎的他,死后为啥不葬在老家安徽而葬在鄢陵?

【周末,跟着老梁逛许昌】

第65站:甘罗祠

大名鼎鼎的他,死后为啥不葬在老家安徽而葬在鄢陵?‖老家许昌

文·图‖梁耀国

沿许(昌)鄢(陵)快速通道往东骑行约三十公里,不到鄢陵花博园,左拐进入一条小柏油路,可以直通柏梁镇甘罗村。甘罗祠,就在甘罗村村东头。

甘罗祠我可没少来,十几年前我曾经单枪匹马来过,后来不断带着朋友来。来的次数多了,看的次数多了,听的次数多了,对甘罗祠,以及甘罗这个人,都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甘罗祠不大:不大的门头,不大的院子,不大的祠堂,不大的墓冢。

走进大门,但见一株植于汉代,为纪念先秦上卿甘罗的柏树,如巨伞样罩盖在院子中央。凑近仔细观瞧,还真是“树上五股同心,树下九龙盘根。干中狮虎同现,根上金蟾栖身。”

说通俗点,树上有五条纵向褶皱,将树身分成五股,扭曲缠绕而上。裸露的树根,宛若一条条龙,盘绕于树下。树干上的树瘤,有的像狮,有的像虎。而树根上的树瘤,则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金蟾,憩卧在那里。

旁边的宣传牌上,说的是甘罗智斗众门客的事。

甘罗刚进吕不韦府上时,一干门客欺负他是个小孩,想戏弄他。一老头依树而立,让甘罗猜一字,甘罗说是“松”字。一年轻门客有意刁难他,也依树让甘罗猜,甘罗说是“槐”字。众人问他同为依树而立,答案为啥不同,甘罗笑答道,老公公依木而立,自然是“松”字。短命鬼依木而立,自然是“槐”字。

甘罗机敏的回答,不但奚落了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门客,而且也为自己在人才济济的吕府争得了一席之地。

大名鼎鼎的他,死后为啥不葬在老家安徽而葬在鄢陵?

祠堂门口有副对联,内容是:拆秦而视去了二三人仅余小子;破赵而观除了小月子只剩走卒。据说这幅对联是甘罗出使赵国时,力挫赵国群儒时出的名对。由于自己学识浅薄,我读了半天也没读明白啥意思。

在面积不大的祠堂正中,供奉着甘罗全身彩像。与其它庙堂里神态威仪、长髯飘飘的神仙相比,小小年纪的甘罗,显得过于娃气了,咋看咋觉得他气质上还欠点火候。不过,既然被人请进了庙堂,想必就有受用香火的理由。

甘罗的墓冢就在祠堂的后面。听护祠老人说,1958年当地曾组织人员将墓穴挖开,因地下水喷涌而出,人们害怕塌方出事,便匆忙封上了。

甘罗,战国时期楚国下蔡人(今安徽颍上县)。依照中国叶落归根的传统丧葬习俗,甘罗应该葬在老家才是,那他为啥葬在了鄢陵?

据明嘉靖《鄢陵县志》载:“甘罗村原名张湾,据传甘罗灵柩从古蔡河上游冲下,至此搁浅,捞棺安葬于此,建基筑庙,故以为村。”那么,我的疑问来了,甘罗原葬于何处呢?

甘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之一。在他还是扎鬏小孩的时候,爷爷甘茂被革去了秦国左丞相之职,从此家道中落。迫于生计,他小小年纪就拜入秦相吕不韦门下,做了才客。

到吕府不久,甘罗就表现出与年龄明显不符的才能和胆识。当时,秦国欲联燕打赵,吕不韦想派张唐从中说和此事。从秦国到燕国必经赵国,而张唐过去开罪过赵国,担心到了人家的地盘凶多吉少,甚至有危及性命之虞,于是借故推辞不去。

甘罗得住消息以后,主动请缨去见了张唐。他一针见血并软硬兼施地说,“武安君白起因为不听应侯范睢之命去打赵国,结果被撵出咸阳,死在杜邮。如今文信侯(吕不韦)的权利要比应侯大多了,你敢不听他的,岂不是找死?”一席话,把张唐吓了个半死,连忙把出使燕国之事应承了下来。甘罗首战旗开得胜。

在张唐动身出访前,甘罗又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报请吕不韦同意后,甘罗只身前往赵国,他巧妙利用赵王惧怕秦燕联手打赵国的心态,说秦国之所以和燕国结盟,无非是想得到河间的几座城池而已。如果你主动将其割让给秦国,我就去劝秦王收回成命。到那时,你赵国去攻打燕国,秦国坐视不管,赵国所得到的岂止这几座城?

赵王一听言之有理,就把河间的五座城割给了秦国。之后,赵王一鼓作气拿下燕国30座城池,并将其中的11座白送给了秦国。秦国不费一兵一卒,白得了16座城,秦王大喜,封14岁的甘罗为上卿,这便是民间流传的“甘罗十四为相”说法的由来。

对于甘罗这个人,司马迁的评价还算是客观公正的,“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疆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要想让人灭亡,必先让人疯狂。甘罗成名之后,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忘乎所以起来。男人的头,女人的脚,都是不能碰的地方。他呢,竟敢胆大包天,去摸皇后的脚,秦王不杀他杀谁?如果真是在咸阳杀的,怎么会无缘无故埋在古蔡河的上游?

为了弄清原委,我也查了一些资料。以我的判断,甘罗的爷爷甘茂被开贬之后,颠沛流离,四处漂泊,最后客死在魏国。在纷乱的战国时代,鄢陵地处魏国和韩国边境,也就是说,甘茂死后很有可能葬于此地。

按中原的风俗,夭折的男孩子,是不准埋进祖坟的,那么很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甘罗意外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葬在了爷爷的身边。我感觉,这样的解释或许更合理些。

大名鼎鼎的他,死后为啥不葬在老家安徽而葬在鄢陵?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梁耀国,现就职于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