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有退休,農民怎麼辦呢?

天藍如海71


我們5O後農民親身經歷度過那段艱苦的歲月,那時國家沒有進口糧食,農業靠自給自足,小麥水稻產量很低,生產對把最好的糧食交了公糧,農民自己分一些地瓜曬瓜幹作為一年的口糧,還有少許的玉米,幾斤大米是專門留喂小孩吃的,大人只能吃地瓜幹煮野菜,每年冬季每人每戶都要出人幹義務工,人工挖河修水庫興修水利大搞基礎建設。如今我們老了,每月只有六七十元的養老補貼,國家應該調整一下了。

60歲以上的老人大都沒有多少文化,更不會上網,子女們也不瞭解那時候的社會狀況,所以很少有人反映在網上,農民的天性就是能忍受,再說現在的溫飽解決了也已知足了,並不知道人家城裡退休的一般都是幾套房子存款幾百萬,退休工資幾千上萬花不了,知道的也不羨慕,認為那是命,自己生為農民就是受苦的窮命。就像當年看到人家城裡人吃國庫糧吃商品糧鐵飯碗一敲噹噹響,那是可望不可及的,如今老了有點能力的還要繼續種地,子女們為了各自小家在外打拼,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再說年輕人沒人願意在家種地的,所以40後50後60後這些農村老人苦了一輩子,國家真的應該照顧一下了。

看看如今遍地林立的高樓大廈,都是億萬農民工用血汗築起的新的長城,當你住在舒適寬敞的房間裡,有沒有想起他們?官出民,民出土。今天的一切成就,開始都是農民從土裡幹出來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最現實的一句話,不要求跟城裡退休一樣的待遇,至少在現有60至80的基礎上再提高一點,雖然老齡農民很多,國家還是有這個餘力的。


不用紙幣購物


工人和農民這本身是職業的差異,也就有收入和退休的區別。

工人退休有退休金。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金是他們一種保障福利,在60歲以後就可以拿到這些錢,能夠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農村沒有退休,只有苦力做不動的時候才是“退休”。“退休”那還有退休金,只有繳納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說今年提高了,每月也就85多元的基礎養老金。

農民怎麼辦?也就是說怎麼養老?

【1】養老還得靠自己。農民退休之所以沒有社會保障,就是因為沒有納入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你不繳納社保費,哪來的錢你發養老金,所以農民必須參加養老保險,才能確保老了的時候活得有尊嚴、有質量。


【2】力爭享受城裡人的同等待遇。農民以前種地交糧,也是有貢獻的。如果國家為農民交12%的社保,農民個人負擔8%,即辦理了社會統籌保險,交夠一定的年份,農民60歲以後不也能拿到退休金嗎?

【3】退休就應退地。既然農民再也沒有力氣耕種土地了,可允許農民把地交給國家,由國家再分配給那些沒有地卻想種地的年輕農民,國家可適當給農民發放退休金。


為生活而提神


我記得:工人農民是一家這詞,好象是六七十年的一句最親切的一句話。過去農民種的糧百分之七十都交給國家自己吃的稀飯雜食,這是我的親身體驗,過去我們農民收割時能吃上幾天飽飯如同過年。但是:平時還得節約到春節年夜飯有一頓乾飯吃,年後咋辦:只有六十歲以上的人才知道農民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付出過什麼貢獻?l一


漁民190656946


這個事情,農民也是有相應的養老保險金的。不過我們工人交納的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而農民繳納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種保險的構成不同。

職工交納的養老保險是職工本人、就業單位、國家補貼三方面構成的養老金。

而我們的農民養老保險,只有政府補貼和個人交納部分。所以說,退休待遇非常低。

根據2017年社保事業發展公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國家補貼8004億元,享受退休待遇人員是1.1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國家補貼2500億元左右,享受退休待遇人員是1.56億,人均相差3.5倍左右。

而實際上,企業退休職工的平均待遇是2800元左右,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均待遇僅125元,相差22倍。

形成這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沒有企業交費外,另一方面是城鄉居民的儲蓄率太低。

其實我們也看出來了,養老的錢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一方面得益於國家的補貼,另一方面要有自己儲蓄,再一方面還要有相應用工單位的補助。

農民屬於個體勞動者,理論上可以像靈活就業人員一樣,自己承擔單位部分交納職工養老保險。不過目前我們的農民人均收入太低,負擔太重。而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額度,動輒五六千元每年而且年年上漲,增長速度很快。很多人是承受不起的。我們通過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方式,交納職工養老保險,有60~70%的費用,都會進入統籌賬戶,萬一職工沒有領取待遇去世是不會退還的。這樣就面臨著鉅額的虧損風險。

而我們的居民養老保險就不這樣,所有個人交費部分,都會進入個人賬戶,萬一去世可繼承。不過大家對它的認可度比較低,而且過去退休金增長速度十分緩慢。

3月29日,國家出臺了關於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的意見,明確基礎養老金要向交費滿15年以上的人群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重點傾斜,而且要建立跟經濟社會發展相一致的增長機制。


5月10日,人社部發布了關於2018年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將最低基礎養老金有70元上調至88元。隨著以後經濟社會的發展,基礎養老金也會逐步建起正常增長機制的。


所以,目前來看,對於農民最好的養老方式就是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合理的交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最為妥帖的養老方式了。否則只能享受一兩百元的最低養老金了。


暖心人社


農民現在有養老保險,滿16週歲以後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參加新農保!新農保保費分100/年,200/年,300/年,400/年,500/年幾個檔次。交的越多,滿60週歲後得的越多。養老金分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55元/月,由政府補貼。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139為個人賬戶養老金。


對於已經年滿60歲的農村居民,按照基礎養老金髮。放,每月55元。但是要求其兒女必須參加農保。可以看出來,農民老了以後也有保障的,如果手頭充裕可保費可以多交一些。如果選擇年費1000元檔,繳滿15年則個人賬戶為15000元,15000÷139=107元。107+55=162元。年繳1000元保費,滿十五年後過60週歲則每月可領取162元養老金!而目前農村大多都是繳納100檔,十五年合計繳費1500元,60週歲後每月可領取65元。

農民除了養老保險之外,還有土地可以增加收入。自己不能種地的時候可以流轉出去,目前每畝年價格800左右,我們這邊人均3畝地左右。60週歲的老人年收入55×12=660元(養老金),土地流轉收入2400元。合計年收入3060元,每天合計收入8.3元。


可見和工人差距還是挺大的,年收入不如月收入。目前現狀是:只要身體好的老人都去打工賺錢,自己養老。而現實中超過60歲的老人沒人喜歡用,工資低!好在基本都有兒女,養老不成問題。只是苦了那些無兒無女 ,失獨的老人!


水墨丹青一世情


工人退休是因為曾經參保了職工養老保險。因為只有參保了職工養老保險的工人,才有退休一說,才能在退休之後,領取到相應的養老金待遇。

如果農民享有退休一說。當然也可以參保農村的這個居民養老保險。居民養老保險其實就是針對城鎮無業的人群和農村的廣大人群。

居民養老保險目前從每年繳費200元到每年繳費2000元不等。可以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去選擇不同的繳費。如果臨退休的話,也是可以一次性補交的。

居民養老保險可以一次性補交,然後直接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但是職工養老保險是不能一次性補交的。所以這一點一定要分清楚。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工人做工、農民種田,工人退休有工齡拉工資,有的單位一年13個月拉工資,每月幾天禮拜天。可農民乾的牛馬活吃的粗糙飯,沒有一天禮拜天,除了下雨全年是長工。早起晚睡,苦到老了、疾病纏著。活著就是希望那有什麼幸福可言。編者你看農民工老了有啥呢?什麼沒掙到就是賺到的是全身的病痛。....


幸福人家8046


所為的社會進步文明發展!我只有知到男人和女人,而今天分為城市人是工人另外說鄉下人知稱為農民,從工人和農民怎樣區分?特別質稱和特別帶別代育和享壽福利.........?


陳隆清


農民更應該有退休!憑吃苦,憑貢獻,早年農民自己不吃也要交公糧,給工作人員,給城裡人,給所有人吃,一年到頭汗水伴終生!誰有?所以,應該和工人同樣退休給生活費。


手機用戶52598290815


公平起是相對的,許多事情沒有可比性。

土裡刨食的中國農民幾千年,活到老動到老,只要有一點力氣,上地幹活就是正常的事情。傳統的話就是:不吃閒飯,不養閒人。

工人退休是一種福利,也是法律。關鍵在於工人沒有承包地。

生活平淡仍將繼續,活著就要遭遇暴風雨。既然活不出精彩,平淡無奇也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