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學生和一個高三考上普通一本的學生,哪個更優秀?

潤物起朱樓


復讀兩年能上清華,通常也不是普通人能辦到的,大多第一年就能上重點,而且還是985水平的重點大學。



一個人的優秀與否,天賦會佔一定的比例,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學習環境。

不管考上清華,還是考上普通大學,說白了也都還只是高中生。但不同的大學,決定了不同的教育資源,不同的視野。



在清華念四年書,每天與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同齡人一起學習,而授課的老師也是國內知名的教授學者,更擁有世界一流的實驗室,文體活動中心。有這樣的條件,自然能獲得更多學業與心智成長上的幫助。四年之後,清華大學畢業生相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生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一個人要變得更優秀,就應該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學習環境,復讀一兩年,完成從普通大學到名校的轉變,無疑是非常划算的。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題主這麼提問,應該不是親眼看到了複習兩年考上清華的學生,只是自己的臆想。如果真要去比較,顯然複習兩年考上清華的人更厲害,發展前途更好。

拋開那些逆天開掛的學校比如衡水中學、黃岡中學等等,再拋開那些保送出國一大堆的省市重點高中,比如北京四中、上海中學之流。其他很多學校一屆也不過只有兩三人可以上清華,甚至有的地方一個區一個縣幾年都出不了一個清華。可以看出,對於一個普通小城市小學校的學子來說,考上清華是多麼不容易。

題主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提問,一個正常水平只有普通一本的學生,第一年高三普通一本,再復讀幾年能上清華嗎,答案是幾乎不可能。高考是選拔性考試,總有那麼一些分數是大部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拿不到的,不然大家都可以復讀考清華了。記得以前高中有個奇人,在我上高三那年他已經考了三次,他的目標就是非清華北大不上,但是他每次都是一個一般985高校的水平,按理說他本身水平也不低,臨考經驗更是豐富,但是去清華北大始終不行。最後他終於熬不住了,去了一個985高校。

記得高考成績下來,有幾個同學離著清華北大的分數線就差三四分,平時也都是前十名的選手,成績很穩定。但是他們都沒有選擇復讀,直接去了浙大、上交之類的高校。後來有次機會問過一個同學,如果複習有把握去清華嗎,他的回答是很難,至於原因也說不清楚,他說如果複習會有三成把握去清華,但是更大的可能還是去不了,白白耽誤一年時間。也許只有他們那種高手才會真實體驗到與頂級高手的那種差距吧。

所以複習考清華的一般都是什麼人呢,一種是平時就是清華水平,高考出現重大失誤的人,還有一種是自身實力可以穩保除清北以外的高校,然後又有執念去清北的人。這兩種人複習去清華才會有較大可能。

能去清華顯然好處多多,首先就是極大的榮譽感,不少縣市會直接給予學生物質獎勵。去了清華以後,面對的是最聰明最優秀的同學,最頂級的教師隊伍,最充足的科研經費設備,以後無論是出國讀研就業都有著極大優勢。就算在裡面淪為學渣,只要心態夠健康夠努力,同學關係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不過想考上清華對普通學生來說真的很難,如果只是普通一本水平,就不要去考慮複習考清華了機會十分渺茫,儘早進入大學,以後或者就業或者深造,早兩年總歸是好的。



張三鳴


【17:30】作為一個接觸過無數清華學生和一本學生的人士,我明確告訴你:兩年考上清華要比高三考上普通一本在應試層面優秀很多,兩者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為什麼這麼講呢?

首先,高考就像登山,越往上,難度越大。


打個比方來說,考二本就好像你週末去郊遊,不需要什麼訓練和登山工具,海拔一兩千米的山隨便爬。


考一本呢?差不多相當於海拔三千米的山,需要藉助一定的登山工具,也要一定的身體素質。


而考清北復交浙南肥,則相當於攀爬4500~8000以上的高峰。

不僅需要裝備,還要接受嚴苛的訓練,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講,也要非常高的天賦——有些人,去了高原地區十幾年都沒適應的,爬高山基本上是沒戲的,天賦不行。甚至,還需要資源的投入,大家都知道王石,潘石屹,爬一次珠峰耗費小一百萬。考上北大清華也是如此,這個資源的耗費是間接的,因為你一旦進入人大附中,衡水中學這樣的王牌學校,等於間接享受著高等級的資源投入。而你要復讀的話,這就很明顯了,衡水中學的復讀費都是五萬以上。


我們回過頭來說,實際上覆讀兩年考上清華的,有兩部分人。


一部分是本來成績就很優秀,但是功力還差一點,另一部分是水平已經到了清華水平,但是運氣還差一點的人。比如2007年陝西文科狀元張璐(清華大學國際金融實驗班),2011年安徽理科狀元之一黃群【下圖】(學神韓衍雋同級,進入清華大學建築系。這兩位,一男一女,女的在前一年進入陝西省文科前100名,復旦好專業隨便挑,但是她自己覺得沒發揮好;男的高二才開始學習,高三開始突飛猛進,在他覺得進入佳境的時候,高考來了,雖然考得也很好,差不多浙大水平,全省前500,但是他覺得自己還有提升空間,所以毅然選擇復讀。

所以你看,復讀考上清華的人,要不然是運氣不好,要不然是水平還欠一點,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要比一年考上普通一本的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實際上來講,以我掌握的情況,高分復讀的人群當中,普通一本的所佔比例很低,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考上好二本到普通一本這個區間的,都是學習潛力發掘的差不多的人,所以他們也知道復讀沒啥意義,復讀一年漲個一二十分,二三十分,頂多也就是混到頂層211,不會有質的飛躍。


但是也不絕對,普通一本復讀的人中,相當一部分,是志願沒填好踏空的,沒學校走,或者被失敗專業錄取,前途生不如死,所以毅然復讀,但是切記,這些人復讀一年,除了極少數情況的,大部分985就是上限了。


而那些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不客氣地說,有很多高二結束的時候,高考水平就已經達到好211到差985了,因此兩者不是一個級別的,類似世界盃的沙特隊(亞洲強隊,世界盃的小組賽水平)和俄羅斯隊(八強水平)吧。【17:55】


當然了,以上只是應試層面,不代表其他方面的優秀——頂尖級別如馬雲類型的,並不看出身。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復讀兩年能考上清華的學生,不僅比考上普通一本的學生優秀,就是比當年考上清華的學生,也一點不差!

我們本地的複習班,二十年還沒聽說有考上清華大學的,所以,能考上清華,不是單純多上一年、兩年就能考上的。



能通過復讀考上清華的學生,第一年就有機會考上,當然高考,除了實力,還需要運氣。能去復讀,除了實力還需要勇氣,所以,不管復讀幾年,能考上清華的學生都是頂尖的學生。


贏在高三


這比較有意義和價值嗎?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到更好,那麼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


你提這個問題是否是你自己內心的糾結呢?根據你現在的成績,可以上一本,但你想考清華,於是你想復讀一到兩年來實現你的清華夢。


首先你犯的第一個錯誤是高考還沒開始,你的心裡就已經放棄了,認為一切都定型了。請記住,人生有時像足球比賽,不到吹哨的那一刻,比賽結果都沒有定,你必須學會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能力。2018高考還有五十多天,還有太多的可能,你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而不是給自己尋找退路,想著高復去實現偉大的夢想。如果現在都不能全力以赴,那麼高復也是白搭。


如果高考上了一本,我的建議是直接去讀一本,何必把青春花費在高考衝刺那種重複勞動上呢?何況高復也是一場未必一定可以取勝的戰役。當然如果你確實因為個人原因沒發揮好,或者認為努力不夠,而且你願意承受萬一高復失敗的風險,那麼你可以考慮高復,否則的話放棄高復,人生的路要往前走。實現清華夢還有一條通路,那就是到清華大學讀研,如果有需要的話。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一個高考故事,相信一定可以激勵你。


國權演講社


加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復讀二年上清華的肯定比當年上一本的優秀,這是毫無置疑的。

一、複習二年能上清華的絕對是智力超強的,非一般一本同學能比的。一般情況下復讀二年能上清華的,本來就具備考清華的實力的。在考試發揮失常的情況下,不甘心才選擇復讀的,估計就算髮揮失常也應該考上了985高校。而應屆考一本的同學,如果不是考的那種浙大、復旦、上交之類與清華相差不多的大學,只有考一般985或以下大學的,就是給他復讀幾年,提高分數是有限的,會遇上天花板,也難以上清華的。


二、選擇復讀二年上清華並非明智之舉。毫無疑問,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頂尖大學,名校的光環會讓你身價大增,名校的資源也讓你受益非淺。但如果因為發揮失常只能上浙大、復旦、人大之類的學校,我覺得與其多花兩年考清華不如直接選個合適專業上這類學校。並且四年後你同樣可以考清華研究生或者國外比清華更牛的大學研究生。你耽誤的兩年美好時光太可惜了。另外某些專業別的學校比清華還好呢?何必死嗑清華呢?

這是我的看法,如果是你?你願意復讀上清華嗎?


良心老師


這道題我確信沒有看錯嗎?沒看錯嗎?沒看錯嗎?

以江蘇為例。

清華大學最近三年的投檔分數線對應全省排名:75名,57名,76名。

再看看蘇州大學(中檔211,普通一本絕對低於這個分)的投檔線對應的全省排名:15672名,14642名,16274名。

這還用仔細比較嗎?

江蘇省2017年高考總人數33萬,其中理科考生18.28萬人,即,2405名考生中,有一個人能達到清華大學的最低投檔分數。

這樣的學生,幾乎是全省排名靠前的省重點高中的最頂端的那幾個人!

綽號:學神!

這樣的人不是普通學生能達到的層次,不誇張地說,這種學生已經把所有學科,都學到了極致,他們不僅智商嚴重超越普通學生,其努力程度,學習態度,學習效率,也是遠遠超越普通學生的。

如果你僅是能考取普通一本的學生,就算讓你學一輩子,也達不到那種程度。

我來舉個例子。

我兒子他們學校有個超級牛娃,主課成績超好,但選修課爛的一塌糊塗,江蘇的4門選修課是提前一年考試,叫作小高考,每門課達到90分以上算A,高考+1分,4門A+5分。

小高考前,班主任對這個牛娃很頭疼,因為雖然小高考最多拿5分,但也會對高考最終成績,產生巨大影響。

然而,當小高考的最終成績出來,所有人都吃驚了。

4個A!

牛娃居然拿到了4個A!

原來,這個牛娃說他花了一週的時間,實際上只有每天晚上,站在他家的陽臺窗戶前面,把小高考4門選修課的所有課本,全部背了下來。

背下來了!背下來了!背下來了!

你想啊,選修課基本上沒有太多理解的內容,記憶的東西比較多,你能把整本的課本基本上背下來,考出90分以上,也就不奇怪了。

但這個牛娃僅僅是記憶力超群嗎?

肯定不是啊,這個牛娃是數學經常能考滿分的傢伙。

江蘇高考的數學,別的不說,難度是所有人公認的,那不是記憶力能解決,你沒有強大的邏輯能力,理解能力,靈活運用能力,想蒙一次滿分,那是一點點的可能也沒有。

然而,這樣的牛蛙能肯定考取清華嗎?

答案是很難。

這個牛娃雖然很牛,但他在學校裡的總排名,常常也僅是前十而已,那也意味著,除非他在高考中超常發揮,否則,是考不取北大,清華那種學校的。

所以我們回到今天這道題,是不是覺得很荒唐?

一個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學生,那也是學神,是那種就算高考失敗,也能輕鬆考取985的學生,他與普通學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一個只能考取普通一本的學生,你和考取清華的牛娃,談優秀嗎?

這種玩笑一點意義也沒有。


99隨便


清華是我國最高學府,從清華走出來的人應該說每個發展的前途都比較好,不好的萬分之一。不論從薪酬.工作待遇,普通一本與清華都是沒法去比較的,不是說普通一本都是沒有好的工作和發展,只是普通一本的機遇與清華相比那是不可以相提並論,。

清華大學出來的人在社會上混的不好的有幾個,那幾率真是太低了,尤其現在公司招聘都喜歡看學校,你普通一本大學出來的有的單位連你的簡歷都不看,就給你退了。

而清華大學很多還沒有畢業就已經被很多單位搶著簽訂意向合同要走了。清華大學是學生挑企業,而普通一本是學生找工作,普通一本能與清華比麼。就是念高六,能考上清華絕對不去普通一本。

淺薄之見,如有不同意見留言討論


絕對力量


我覺得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學生更優秀

高考有多難考高分,大家都是知道的.它並不是考的次數越多考上的機率越大的,這得看人的天賦,否則你去再考兩次,看你能不能考得上.我想大多數人並不能.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年考高分的同學,我並不建議他去復讀的原因,因為很有可能再考一次分數並不能提升,反而可能下降.之前就有這樣的例子,分數老高了,但清華北大差點兒,本來進985/211很穩.但人家偏要復讀,非清華北大不讀,復讀一年分數降了一些,不甘心再來一年,沒想到差一點沒上一本線,想想就悲劇.

再看考上普通一本的學生,本身有一定實力這是無法否認的,其實也很優秀了.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會去復讀,因為偶然因素太多,風險太大,沒有絕對的意志力和實力是無法再提升的.就衝著復讀兩年的勇氣,我就要給它點讚了.復讀一年就已經讓很多人刻骨銘心了,復讀兩年,可以奉為大神級的人物了.不管他考得如何,能堅持考兩年的人,我覺得並不簡單.


學霸數學


[圖片]

一個32歲生物工程專業博士後一直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和對象,去算命,先生說二十歲中狀元,二十五歲動婚,二十八歲生子,三十歲事業有成,文曲星下凡,一生富貴平安,妻賢子孝,命好運隹。希望多給喜錢,博士後窘迫掏出十元錢訴說,只有二十歲中狀元免強涗對了,他是本縣高考第一名,二十五歲談戀愛,因為全身心上碩士研究生而無瑕顧及女朋友,各奔前程,二十八歲忙著給導師當廉價勞動力和生活的打雜工,只是為了博士論文答辯能順利通過,三十歲博士研究生畢業留在博士後流動站學習,從上大學到出大學校門十二年,一直家裡供學費生活費,現在不得不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投無數次簡歷多次面試,至今仍然未就業,無顏見江東父老,請先生指點迷津,算命先生振振有詞:過去是知識改變命運,現在是讀書改變命運,一生好命卻因為讀書錯過了交運最佳時機,恐怕失去的時光難再來,還是先就業再擇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