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王爾德說過,婚姻的魅力就是它構成了雙方都感到很有必要的欺騙的生活。

騙得好,就是一輩子;騙不好,就一拍兩散。

可若是受騙的只有一位,那這婚姻只好用不道德來形容了。

21年前的8月31日威爾士王妃戴安娜在巴黎被宣告死亡,年僅36歲。此時,距離她結束自己那萬眾矚目的皇室婚姻不過1年光景。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有關戴安娜的“死亡陰謀論”猜想從未停止,但人們談論更多的還是她有如童話般開始卻又跌入凡塵的皇室婚姻。

如今,人們在探討戴安娜與查爾斯解體的婚姻時,常以二人的學歷差異為重要緣由:他們一個是高中肄業生,另一個是劍橋高材生

但究其根本,為這段婚姻埋下悲劇種子的,還是源於“結婚動機”。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1981年準備去度蜜月的夫婦二人

戴安娜·弗蘭西斯·斯賓塞(Diana Frances Spencer)1961年7月1日出生於英國諾福克,是第八代斯賓塞伯爵的小女兒。

雖然出生貴族家庭,但戴安娜的童年生活並不幸福。親眼目睹家暴、父母離婚,可稱不上是美好回憶。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戴安娜有關童年的自述。源自紀錄片[戴安娜:她的自述]

小戴安娜從未被按照“準王妃”培養。她的成績糟糕,說學渣也不為過,卻頗有藝術天賦,彈琴、跳舞都不在話下。

閒暇時光,戴安娜喜歡閱讀“英國瓊瑤”芭芭拉·卡德蘭(Barbara Cartland,1901~2000)的浪漫愛情小說,幻想著有一天將在萬眾矚目下結婚。

對此,芭芭拉日後評價道:“戴安娜讀過的唯一的書是我的,這對她來說並不太好。”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有意思的是,芭芭拉正是她的繼祖母,戴安娜沒有邀請她參加婚禮一度讓芭芭拉心生不滿,後者更是曾就戴安娜離婚事件批評過她,不過在戴安娜去世之前二人似已和解。

戴安娜性格中有著男孩子式的調皮,卻也難掩害羞自卑——青春期時,她是同伴中唯一沒有男朋友的女孩兒。

可想而知,當成熟的王儲查爾斯對她青眼有加,帶給這個女孩兒的衝擊一定不小。

戴安娜把這看作是真愛的降臨

1981年,當查爾斯向未滿20週歲的戴安娜求婚時,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應下了,哪怕二人只見過13次面。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與查爾斯戀情曝光後遭遇記著圍追堵截的戴安娜

腦海中充滿粉紅色桃心的小女孩把嫁給王子視為童話故事的結局。

熟不知,婚姻非但不是幸福的象徵,反而是一地雞毛的開端。特別是這婚姻還是“騙”來的。

查爾斯顯然瞭解戴安娜這個小女孩赤誠的愛慕之心,畢竟他也是情場老手。如果說,戴安娜接受求婚是出於愛的本能,那查爾斯的求婚則是處於諸多實際考量——

戴安娜像是一位合適的王妃。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戴安娜此前最多想到成為一名大使的妻子

出身貴族,歷史清白,重要的是,看上去容易控制

這本無可厚非,普通人結婚尚且權衡再三,更何況王室選妃?

但問題是,戴安娜對此一無所知。她懷揣著對愛的美好向往籌備準備步入婚姻殿堂,卻很快發現有個陰影一直盤旋在這段感情裡:

卡米拉(原名Camilla Parker Bowles)。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查爾斯(左)與卡米拉(右)的過往此前戴安娜一無所知

卡米拉與查爾斯的關係始於70年代,隨著查爾斯的參軍,卡米拉也嫁給第一任丈夫。但他們的交往沒有停止,更是在80年代重燃愛火。

“這場婚姻裡有三個人,所以有點擁擠。”

戴安娜在1995年接受採訪時這句名言流傳多年,也成為她與查爾斯這段婚姻最好的註腳。可實際上,在二人訂婚後,戴安娜就逐漸發覺查爾斯的風流韻事。

雖然向家人表示過想要放棄結婚的意願,可惜為時已晚。

悔婚王室?簡直天方夜譚。

事後回想起來,查爾斯對戴安娜的態度此前早有預兆。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二人訂婚後亮相

當宣佈訂婚的查爾斯與戴安娜一同在媒體前亮相時,記者問到,你們一定很相愛吧。

戴安娜不假思索地說“當然。”

查爾斯卻接道“那要看你怎麼定義。”

1981年7月29日,世紀婚禮如期而至。據估計,全球共有7.5億人收看這場儀式。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這一幕已成為經典定格

然而這場外人眼中的童話甚至沒能維持到蜜月前——查爾斯帶著幾本勞倫斯·凡·德·普司特(Sir Laurens Van Der Post,CBE,1906~1996)的晦澀小說踏上了蜜月之旅。

查爾斯絲毫沒有與新婚妻子交流感情的意願。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普司特爵士(二排右二)是著名的作家、哲學家、人道主義者,也是查爾斯的密友,更是威廉王子的教父。電影[戰場上的聖誕快樂]就是改編自普司特的小說

婚後,戴安娜很難適應王室生活,可她並沒有從所謂的親人身上獲得幫助。無論是查爾斯還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都無法理解她的格格不入。

戴安娜被暴食症困擾著,多次自殘,懷著哈里王子時還曾從樓梯上摔下來。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戴安娜此舉是為了引起查爾斯的關注

相比伊麗莎白二世這種永遠把王室利益擺在個人情感前的典範貴族作風,戴安娜顯得過於

“自我”。在王室,追求個人幸福似乎像個笑話。

戴安娜與生俱來的親和力也並不總被王室接納。她探訪艾滋病醫院時,與病人的接觸引起了女王的不滿。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戴安娜與艾滋病人的接觸打破了禁忌

雖然在王室生活如履薄冰,可面對兩個兒子時,戴安娜是位淘氣的媽媽。

在2017年播出的紀錄片

[我們的母親,戴安娜]中,威廉與哈里王子首次在熒幕上談及母親。片中,他們回憶了母子三人之間短暫的親密時光,以及戴安娜的慈善事業為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但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結尾有些像兩位王子的慈善宣傳片

戴安娜喜歡惡作劇,往孩子們的鞋裡塞糖果,寫一些奇怪卡片給他們,卻也會請兒子的偶像超模到家裡做客,為了他們跟記者發生衝突。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母子三人在度假滑雪時也難以躲避開無處不在的鏡頭

在去世的3周前,戴安娜在波斯尼亞走過一段據稱排完雷的地雷區。就在她拜訪波斯尼亞的3個月後,一項宣佈地雷違法的國際公約最終簽署。可惜她已無緣得見。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戴安娜走過這段區域冒著極大風險

對慈善事業的貢獻,才是戴安娜最耀眼的光環所在。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21年前曾被戴安娜慰問過的波斯尼亞孩子

而同樣在去年播出的[戴安娜,她的自述],則根據戴安娜親口錄製的音像帶,以她自己的角度為我們講述了那段王室婚姻中的不堪。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本片曝光了不少戴安娜的私密心聲

就在本片播出前,戴安娜的弟弟曾試圖阻止。王室作家也稱這會有損害查爾斯的聲譽,傷害兩位王子的感情。

戴安娜的掙扎在片中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前,這也令她的對抗王室的選擇更為人所理解。

所幸,戴安娜終有重獲自由的一天。

1996年8月28日,戴安娜與查爾斯正式結束15年的婚姻生活。戴安娜獲准保留“威爾斯王妃”的頭銜,卻失去了“殿下”(HRH)稱號。

傳說,威廉王子向戴安娜保證:“別擔心,媽媽,當我成為國王時會把它還給你的。”

她沒能親眼鑑證這一天的到來。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因車禍喪生。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戴安娜罹難車禍現場照片

消息傳出後,成千上萬的人自發聚集到肯辛頓公園,為戴安娜默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為悼念戴安娜的花海

王室在戴安娜死後試圖保持冷靜剋制作風。他們的缺席激怒了民眾,也證實了戴安娜對王室的形容:冷漠刻板。直到第5天,王室才重返倫敦。

離世21年,戴安娜依然影響著王室。除了時不時蹦出的古早錄音(像)可以打擊下王室形象,她帶給王室最直觀的改變莫過於婚姻選擇

戴安娜的大兒子威廉娶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平民王妃,二兒子哈里更是在今年迎娶了一位二婚非裔美國女演員。

王室在婚姻上的讓步有目共睹。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幾次婚禮對比下來,戴安娜與查爾斯的接吻看上去更勉強

戴安娜去世後,王室也意識到不能再固守高冷作風,他們走起了親民路線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伊麗莎白二世出人意料地“跳傘入場”,雖然使用了替身,但這種配合絕對是此前不可想象的。

不過受戴安娜影響最大的當然要數查爾斯。

雖然得以公開與真愛卡米拉雙宿雙棲,但戴安娜的魔咒從未遠離查爾斯王子。在今年YouGov的民意調查中,他受歡迎排名僅高於卡米拉,甚至遠不如他的孫子孫女。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哈里王子的支持率或因與梅根的婚姻得到提升

甚至有人不希望他繼位。

援引2017年《太陽報》的調查,有51%的受訪者更希望威廉王子能成為下一任君主。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威廉王子的高人氣不可小覷

去年英國BBC出品電視電影

[查爾斯三世]暢想了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英國的王位繼承混戰。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真實的王室成員(上圖)與劇中的王室成員(下圖)

片中,查爾斯上位後想要一展政治抱負,宣佈解散議會,無奈引起政治混亂。

大兒子威廉懦弱沒主見,兒媳凱特化身心機女,慫恿威廉在查爾斯加冕前奪得王位。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本片改編自話劇,豆瓣評分7.3,IMDb6.3

這是對王室命運的擔憂,卻也是對查爾斯尷尬處境的真實描繪。

歷史證明,太子當久了很難有好下場。

漢武帝時期,衛太子劉據在巫蠱之禍中被陷害,以自殺收尾;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愛新覺羅·胤礽經歷兩立兩廢,晚景淒涼;朝鮮王朝的莊獻世子則被親爹關進米櫃活活餓死。

不過,今年4月,女王在白金漢宮舉行了英聯邦首腦會議,她表示希望自己的兒子,69歲的威爾士親王成為英聯邦的下一任領導人。

然而,畢竟超長待機的女王依舊在位,查爾斯的繼位多少還存在變數。可縱使英國人對查爾斯有萬般不滿,甚至吐槽王室生活奢靡,但多數英國民眾依然願意支持君主制。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據YouGov今年5月調查,近七成民眾擁護君主

英國人對王室的這種深切情感,我們似乎難以體會。

相比“溫莎”一家,“愛新覺羅”中的大多數在今天已難獲特權——起碼去趟故宮大家都得買票不是?

即便溥儀在世也不例外。

據沈醉回憶,特赦後,他和杜聿明曾邀溥儀一同去故宮遊覽。溥儀事後悶悶不樂道:“我今兒回自個兒的家,還要買門票?”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也只能在電影[末代皇帝]裡讓“溥儀”過把坐龍椅的癮了

戴安娜或許至今仍稱得上是英國王室的一張名片。她曾為萬千少女編織出當代灰姑娘童話婚姻夢想,卻又親手將之打破。

一個無情的男人,用婚姻做誘餌,騙了一個多情的少女。這種事兒隨時隨地都在發生。

可敢於從全世界讚美的生活中抽身,掙脫枷鎖,才是塑造戴安娜傳奇性的原因之一。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有人為戴安娜的“任性”、“不忍耐”感到不值得,這令她無法成為英國王后。

但即便離世21年後的今天,她仍然可以不憑藉“溫莎”或任何姓氏為人銘記,只做自己的“戴安娜”。

既然可以各自精彩,何必將就在不道德的婚姻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