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在外面“下過館子”。前幾天,約朋友出去吃飯,去到竟然發現店已經易主,正在裝修中。一條街走下去,發現接連幾家都有“新動作”。但是,一些老店依舊存活,新店換了一批又一批。

總所周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美食亦不逞多讓,現在全國那麼多餐飲店多如過江之鯽。

2017年,餐飲行業“洗牌”加速,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5月,已關餐廳平均壽命僅為508天。這一年,更是頻頻穿出餐飲品牌關店的消息,有不少還是曾經火爆一時的餐廳。

現在餐飲市場競爭幾乎呈現白熱化,每一個公司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命數,有的熬過了困難期,有的卻倒在了競爭的路上。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店鋪轉讓

為什麼餐館多,但存活少?

(1)盲目跟風,導致紅利衰退

現在基本上是這樣,每年單品輪流轉,哪個好賣跟哪個,似乎已成為這幾年餐飲的主旋律。烤魚、椰子雞、蒸汽海鮮火鍋、小龍蝦,發展軌跡如出一轍。從剛開始大量的市場需求,到嚴重飽和,最後供大大過於求。

哪個流行賣哪個,是市場規律,優勝劣汰,也是市場規律。但是,餐飲圈卻好像進入一個迷局:有人創造/引進新品類,然後全民跟風,最後市場快速萎靡,生命週期僅兩、三年左右。

(2)網絡時代,傳統模式不符現代消費潮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和餐飲習慣不斷髮生變化,餐飲店要想留住顧客,就需要進行相應的升級,店面設計、產品創新和服務都跟上新生代的需求。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潮餐廳裝飾

過去消費者可能因為一則電視廣告而排隊購買某個產品,今天可能很多消費者都不看電視了,因為今天的廣告實在太多了,消費者開始抗拒廣告,即使看球賽電視轉播,我們—般都會利用廣告時間上洗手間、面對信息爆炸,選擇太多,不知如何選擇。所以當餐廳如果沒有讓消費者選擇的理由,那離倒閉就不遠了。

(3)特色餐廳少,自身定位不明確

我們常常看到,一家餐廳不研究菜品,而是最近火哪個賣哪個,要不就同時都賣,對自身的定位不明確,不符合現在消費者”小而精“的生活模式。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迎合90後的裝飾

每年有那麼多新店開張,又有那麼多的店關門。有人說是市場環境使然,有人說是人多了,競爭加劇。但是更多的原因還是與自身的定位和經營有關。

儘管大家生意都不好做,但是依然有很多餐飲品牌紅紅火火地開店、賺錢。無他,做好了產品,做好服務和品質,自然能在這個浪潮中生存下來。

海底撈就是這樣的一個”傳奇“。真正的好味道,用心的服務,“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下面是眾多網友海底撈服務的熱議。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海底撈的”變態“的服務,讓它作為”常勝將軍“屹立於餐飲行業中。

不僅僅餐飲店改朝換代快,而且服裝店也出現類似的情況,很多的店門口寫著”旺鋪轉讓“”大甩賣“,或者裝潢的很大氣,也很少人進去購買,為什麼會這樣的呢?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冷清的服裝店

服裝店低價拋售,卻無人問津?

(1)服裝行業產能過剩,供大於求

由於服裝行業的進入門檻低,因此越來越多的人盲目進入這個行業,導致競爭大,同化嚴重。

就拿杭州為例:2005年,杭州的服裝企業數量只有1400家,到了2010年猛增到2400家;服裝從業人員由14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30多萬人。服裝行業盲目擴張的結果就是積累了大量的庫存,然而市場需求有限,只能低價拋售。

(2)原材料、人工成本越來越高

2016年初開始,滌綸長絲、棉花、粘膠短纖等原材料價格紛紛上漲,致使服裝成本越來越高,因此很多實體店服裝價格都虛高,消費者也不買賬。另外,人工成本增加也導致服裝廠利潤減少,十年前每月2000元的一線工人工資,如今漲到了5000元。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3)電商對實體店的衝擊

隨著電商購物的普及,越多越多人被吸引到電商賣服裝。電商賣服裝比實體店更加便宜,比價也方便,而且只需要花幾分鐘就可以購買好,不用自己出門只需等待送貨上門,這些是服裝實體店沒有的優勢,所以在電商的衝擊下,很多小型的服裝店和服裝品牌的生存都舉步維艱。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網店購物

(4)主題消費者轉變

80後和90後成為消費的主力,網購次數越來越多,每天平均上網時間3到5個小時,網購佔比已經50%以上了,導致了服裝店的冷清。

為什麼服裝店,餐飲店越來越多,但是存活少?

總的來說,現在網絡信息時代,固步自封只會面臨倒閉,只有順因潮流,跟上時代,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發展的方向。不管是餐飲行業還是服裝行業,再或者是其他行業,都需要保持一顆“向上的心”,牢牢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永久的跳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