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買房的人都在等待樓市崩盤

中國的樓市將走向何方?是漲還是跌?到底房子還能不能買?我認為:中國的樓市只能走向崩盤。不是可能,是隻能。我是這麼分析的:

沒買房的人都在等待樓市崩盤

1、房價為什麼高?

房價為什麼這麼高?有人說是炒房、熱錢。不全對,中國的樓市是政策、土地、經濟結構、供求關係、炒房、熱錢等一系列問題的必然產物。

促成高房價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高地價,其作用是直接拉動GDP。“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命題不討論,但單一用GDP來衡量經濟建設成果本身就不科學。為了GDP,可以不顧民生和可持續發展,不停地賣地,拉動GDP……

如果我沒記錯,北京的GDP房價貢獻了大概60%!什麼概念,北京要完蛋了,如果沒樓市GDP房價下降60%!

2、如何解決房價高

要解決高房價,唯一的方式就是提高社會住房保障,目前最好的辦法是建廉租房,並且只能租用,不能交易。

在1998年至2003年,中國的住房一直是維持著這樣的比例,即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商品房=8:1:1。從2003年開始,國家將經濟適用房偷換概念,變成了實際上的商品房,來了場豪賭!——走樓市經濟這條不歸路!

現在推行的商品房是商品房,經濟適用房成了關係戶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跟不上,形成了商品房壟斷樓市的局面。要解決高房價,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破商品房壟斷樓市的局面,經濟適用房已經投降了,變色為關係戶的商品房,只能指望廉租房(永久不能交易或變相交易的廉租房)能讓百姓有房住。

3、期待樓市崩盤

當前,有很多股民寄希望於崩盤——股市崩盤,等待抄底。這是大眾的思維,當然存在這種思維的人還相當多,比如樓市,相信有很多人都在等待樓市崩盤,房價大降後多買幾套。比如本人就持有這樣的思維,一旦房價腰斬,限購鬆綁,這錢投股市不靠譜,投資黃金更不靠譜,做期貨不懂,怎麼辦?還是買房靠譜啊。

期待樓市崩盤的人有三類:一是這輩子再怎麼折騰也買不起房,於是起鬨架秧子,乾脆也詛咒別人沒有房子住,買了房的虧個傾家蕩產;二是自己沒有房,想賣房,期待房價下跌後能買得起房;三是房價大跌後,重新獲得炒房機會。

分析上述三類人,第一類基本不屬於討論範疇之類,他們的住房問題不能依靠商品房解決,更不能依靠開發商慈悲,政府應該出來主持公平正義,通過公租房、廉租房等形式來滿足居住需求,他們基本可以排除市場之外。

第二類人受困於收入不高,房價高的讓其難以承受,因此期待房價大跌情有可原。自從總理說了句房價距離合理甚遠,等於給了很多人期望和觀望的理由,比如有網友就認為濟南合理房價應為4000元/㎡。但實際上這是仰望星空,不可能腳踏實地的降下來。

理由很簡單,濟南的土地價格不斷在攀升,鋼筋在漲價,油價在上漲,工人工資在上漲,連大蔥都漲價的年代,開發商的利潤被不斷壓縮,當企業的利潤逐步被壓縮時,他們會虧本賣房嗎?牛奶寧願倒進河裡也不讓窮人喝的故事大家都在課本里見過。

第三種人屬於投機者,也是最瞭解樓市者。如果房價崩盤,就一定會抄底,但是他們都明白,樓市不會崩盤,除非一切推倒重來,重新建立一種新的秩序。但在現有體制下,房價不可能大漲,但反之也不會大跌。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都馬放南山,兵器入庫了。養豬的養豬、賣菜的賣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去了。

一方面房價不停地上漲或者緩慢上漲,一方面廉租房建設只是個幻想,一方面社會購買能力降低,其結果,必定會造成樓市的崩盤。

購買能力為什麼下降?因為國家的政策將大部分錢引導向了樓市,造成房價上漲而積蓄、消費減少:富人花了錢買房,消費能力降低;中產買了房只能縮減開支;窮人買不起房還得被CPI欺負……沒消費的經濟已經呆滯了!

說句很老套的話,股市崩盤了,咱可以看笑話,可以珍惜生命,遠離股市。如果房價大跌至崩盤價,咱一定不能坐看清風雲起,而是要進入搶房時代,不說投資,至少買套大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吧。囉嗦了那麼多,樓市崩盤基本是種意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