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國智造走出國門,兩度被總理點讚成「國禮」

又一中國智造走出國門,兩度被總理點贊成“國禮”

中國政府網近期的一則報道,再次讓科大訊飛成為業界關注熱點。

“你好,鮑裡索夫總理。”總理對著一隻小小的翻譯機說罷,這句話立刻被翻譯成保加利亞語,傳遞給身旁的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當地時間7月7日上午,總理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成果展時,向中東歐16國領導人介紹中國企業的創新產品。鮑裡索夫對這隻小小的翻譯機嘖嘖稱奇。總理詢問參展企業負責人產品價格後表示,自己付錢購買贈予保總理。鮑裡索夫愉快地接過翻譯機後說了句保加利亞語。翻譯機隨即把這句話翻譯成中文:“謝謝你,中國總理!”

又一中國智造走出國門,兩度被總理點贊成“國禮”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這是7月7日上午總理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成果展,向中東歐16國領導人介紹中國企業創新產品時在科大訊飛展臺發生的真實一幕。實際上,早在2017年兩會期間,總理就親自體驗了科大訊飛的翻譯機產品,併為其點贊。今年4月,訊飛翻譯機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指定產品,成為中國智能語音+AI技術創新的代表產品。

成為“國禮”的訊飛翻譯機2.0

總理作為“國禮”送給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的訊飛翻譯機2.0,是科大訊飛今年4月20日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翻譯產品。

又一中國智造走出國門,兩度被總理點贊成“國禮”

訊飛翻譯機2.0

從產品特點來看,訊飛翻譯機2.0支持包括上述保加利亞語在內的全球33種語言即時互譯,支持雲端大數據更新和本地端側離線翻譯,可以在各種複雜的場景化使用,並且通過在線更新不斷升級語種、產品功能與服務體驗。

多種聯網方式和全球漫遊是訊飛翻譯機2.0的另外一大特點。WIFI、4G卡和虛擬卡多種聯網方式,讓用戶出國時無需另外購買境外SIM卡或租用無線漫遊WiFi,可以在翻譯機中直接購買40多個國家的數據流量套餐,資費更加優惠,且4G卡和流量套餐均支持一鍵共享,秒變移動WIFI熱點。

這也正是因為訊飛翻譯機2.0內置了訊飛獨立研發的INMT離線引擎,以句式文法、詞模文法、關鍵字等多重機制,課準確識別語音內容、匹配用詞語句習慣,實現日常用語離線翻譯結果可與在線翻譯相媲美。

更重要的是,針對手機翻譯類APP在日常嘈雜環境中翻譯能力大幅衰減和複雜語言語義無法理解的兩大痛點難題,訊飛翻譯機2.0在硬件上使用了四麥克風陣列,實現了高清降噪;在軟件上通過Attentional Neural Network(基於自注意力神經機器翻譯框架),解決了詞彙複雜、句式複雜的兩大傳統機器翻譯難點問題;對於字,採用CLASS語言解耦合方案解決實體詞稀疏性難題;對於句,採用重構的訓練目標準則緩解複雜句式漏翻問題。比如在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成果展這種場景中,聲音環境非常複雜,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訊飛翻譯機2.0都能迅速而精準的完成翻譯任務,贏得中保兩國總理的“點贊”。

又一中國智造走出國門,兩度被總理點贊成“國禮”

據瞭解,訊飛翻譯機2.0目前已相當於大學六級英語水平,預計在兩年內可以達到英語專業八級水平。目前,訊飛翻譯機產品累計銷量突破20萬臺,覆蓋137個地區,服務次數超過2000萬,京東科大訊飛官方旗艦店的用戶購買好評率達99%。通過智能語音+A.I.技術結合的軟硬一體產品創新,訊飛翻譯機2.0給翻譯機行業樹立了聽得清、聽得懂、譯得準、發音美的四大A.I.翻譯標準。

可以說,訊飛翻譯機2.0是目前全球在中文與外文互譯體驗最好的產品,這或許也是總理選擇將其作為“國禮”贈送給保加利亞總理鮑裡索夫的重要原因。

華為、訊飛崛起背後:中國智造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

如果說PC互聯網是以微軟為主導的鍵盤+鼠標交互方式,移動互聯網是蘋果首先發起的手指觸屏交互方式,那麼即將到來的A.I.時代,智能語音將是未來用戶使用最高頻的交互入口,連接的是用戶與應用、數據與終端,場景與服務。這也由此引發了Google、微軟、亞馬遜等國際科技巨頭,以及中國包括BAT在內的主要科技企業的競相投入與爭奪。

目前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無人駕駛汽車等,都在大力推動智能語音+A.I.的發展與普及,但從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機企業、智能家居企業和汽車企業來看,只有少數的科技巨頭真正在智能語音+A.I.的技術創新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他絕大部分還是採用第三方的語音技術來佈局“語音助手”服務。

成立於1999年的科大訊飛,是中國最早從事智能語音與語言研究技術的科技企業,也是全球最早將機器神經和人工神經網絡用於人工智能算法的兩個公司之一(另一個是Google)。同時,核心的語音語義理解能力,除了人工智能算法,還要求本地用戶的豐富大數據能力和平臺生態能力,是對企業綜合能力的考量。科大訊飛背靠全球最大的中文用戶市場,通過長期的技術投入,以及在A.I.領域的重點應用技術突破,使其掌握了智能語音+A.I.的核心技術,也具備了相比Google、微軟、亞馬遜“更懂中文用戶”的差異化優勢。

以此為基礎,科大訊飛開始佈局智能語音+A.I.領域的平臺生態打造,藉此推動在軟件應用、智能硬件等領域的產品創新轉化,比如打造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文字識別、語音硬件等產品服務,智能硬件解決、娛樂媒體、互聯網等通用解決方案,以及智能出行、智慧醫療、智能辦公、智能客服、教育產品等多種垂直領域的解決方案等。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鬱曾說過:“語言之間的翻譯是促進人類融合成一個大的智能體的必要過程,是認知智能的一個重大突破。我們把翻譯當做一項事業,把它作為一件持續的長期的,要經過大量的努力才能夠攻克的事情來做。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進展以及行業聯盟生態建立,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語言大互通。”

又一中國智造走出國門,兩度被總理點贊成“國禮”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鬱

對於很多科技企業來說,“改變世界”是一個理想,而將其變成現實,則需歷經企業九死一生的商業市場殘酷搏殺。中國科技企業長期以來都是借鑑甚至直接Copy美國企業的模式,這點在搜索、門戶、電商、社交等互聯網領域,以及PC和智能手機等硬件領域尤為明顯。以致於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邊界傳統上就是中國大陸的地理邊界,這個由13億用戶組成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足以支撐起巨型科技公司所需要的人口紅利,但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和商業創新,只能實現國內商業橫向擴張和用戶規模的勝利,而無法引導全球科技趨勢的創新發展。

今年4月爆發的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事件,雖然歷經三個月最終獲得解決,但付出的代價也極其慘重,更是突顯了中國科技企業在芯片等核心技術的缺乏儲備,在真正的商業和貿易戰面前是如此脆弱。

與之相比,堅持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上長期投入、掌握核心科技的中國科技企業在未來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優勢日漸突出。訊飛翻譯機2.0就是科大訊飛基於19年堅持在語音技術的深厚積累、強技術轉化能力,以及針對用戶痛點需求的產品創新能力的體現,也造就了科大訊飛在A.I.翻譯市場的行業領軍者地位。

正如胡鬱所說:“大家在今天看到了關於人工智能的各種熱點,但是對於科大訊飛來講,人工智能這個夢想在我們的心裡,已經埋藏了19年。在埋藏了這19年當中,我們堅持不懈,我們十年板凳能坐十年冷,我們十年磨一劍,我們厚積薄發。在我們公司創始的1999年,那個人工智能冬天的時候創立科大訊飛。在19年之後,迎來人工智能的春天和它的浪潮”。

不難想到另一個也是長期深耕技術創新的相似案例,那就是華為。任正非在總結華為成功的經驗時表示:過去的30年,華為都是對準同一個“城牆口”衝鋒,攻打這個“城牆口”的“炮彈”已經增加到每年已經接近150億到200億美金,全世界很少有上市公司敢於像我們這樣對同一個“城牆口”進行投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17年華為投入了138億美元研發資金,是全球研發支出最高的企業之一,甚至超過了蘋果。更重要的是,與科大訊飛類似,華為於1991年就成了自己的ASIC設計中心,此時華為創立僅僅四年,員工只有幾十人,資金非常緊張,一度瀕臨倒閉的邊緣,但華為仍舊堅持開啟了之後自主芯片的漫漫征途。27年之後,華為與蘋果、三星成為全球三大手機品牌,也是全球能獨立設計核心處理器的三大手機品牌。

正如經濟學家許小年本月在一次公開講演中所說,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投資不再是經濟最強有力的驅動,而是要依靠創新。中國很多科技企業所說的“四大發明”和“彎道超車”都是假象,前者的產品創新都是基於其他國家的核心技術,後者則一定會“翻車”。 當前,金融去槓桿和外部貿易摩擦是中國企業未來要面對的兩大變量,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環境永遠在變化,不變只有一條:企業一定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和創新競爭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開放,以及國家層面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科技企業傳統以地理為商業經營邊界的效應正在消失。中國需要更多掌握核心技術的民族創新品牌來打贏這場正面的科技與商業競爭,而作為國家技術代表,或許像科大訊飛與華為這樣的案例值得所有中國科技企業參考和借鑑。

壹觀察—————————————

☞歡迎關注我的《壹觀察》微信公眾號:guancha01,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