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慘的90後,可能是中國最正常的一代人」你怎麼看?

陳嗣謙


當2017的高考,被稱為是最後一批90後高考時;當2018年,最後一批90後,都即將過完他們18歲生日時;當第一批90後集體奔三時,人們終於意識到:九零後,最小的一批也完成了從“孩子”走向“社會人”的歷程。

不得不承認,曾經不屑一顧的90後小毛孩,漸漸成長為一股強勁的新生力量。

人都是歷史長鏈中的一環,每一代人的成長都有各自的時代背景,揹負著歷史賦予的不同的使命。

說90後是中國最正常的人,不如說90後們漸趨成熟,正式走上了歷史發展的舞臺,綻放著屬於他們的芳華。

90後是時代的寵兒,他們生活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趕上了中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期,他們是跟隨互聯網一起成長的一代,是信息時代的優先體驗者。

他們“站在了科技的前沿”,“見多識廣”。

相對較為保守的70後、80後來說,90後的眼界更為開闊,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強。

70、80年代的人們,生活在社會的轉型期,70年代初期出生的很多人,青少年時期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為解決溫飽問題而焦慮;

80年代的人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慢慢成長,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所接受的教育,讓他們不能隨心所欲地自由發展。

這兩代人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壓力,無法跟隨個人的意願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而90後卻不同。

90後生活在社會發展比較順暢的時期,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比較穩定,沒有遇到過大喜大悲。

生活條件大為改觀,不為吃穿發愁,並且擁有非常好的教育環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過得比較富足,沒有太多的壓力,所以他們對事物的追求更注重的是個人的興趣愛好。

90後大都是獨生子女,除了近親,他們的親情觀可能比較單薄,所以他們的羈絆也比較少,生活會更輕鬆自由。

隨著社會的發展,加上生活在市場經濟規則下,面對比較強烈的競爭機制和有限的市場資源,他們也成長得更理性、更務實。

我國2001年開始實施義務教育新課標,2003年開始實施普通高中新課標, 90後正是第一批經歷此次教育改革的一代人。

而新課程標準非常注重獨立思考,所以90後與上一代人的學習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考能力和辦事準則。

他們一路走來,不但驗證了自己,也展現了自己的與眾不同和奇思妙想,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們身上的發光點。

90後身上鮮明的個性特徵,以及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史,使越來越多的人慢慢接受了他們富有創意的各類想法,整個社會對90後的態度都大有改觀。

據調查,在素質教育中成長的90後被稱為是:“從容、理性、務實”,是“值得信任的、充滿正能量,受教育程度高的一代”。

梁啟超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90後們,猶如初升的太陽,盛氣雄壯,前途似海。

長江後浪推前浪,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未來,總是屬於新一代的。所以不遠的將來,中國的模樣,也取決於現在的年青人。建設未來,也是新一代的責任和使命。

90後,加油!


有書共讀


有沒有發現,90後很少罵00後,除了他們打遊戲比較坑以外。

倒是80後,70後,當年把我們90後又是“腦殘”又是“病態”罵得一無是處,迫不及待地給我們貼標籤。

我個人是很反感“貼標籤”這種行為的。人和人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還打,所以,我不會給任何一代人貼上統一的標籤。

要說90後真的有什麼錯,好像還真的很難找。

炒高房價的不是我們90後,要天價彩禮不是我們90後,廣場跳舞擾民不是我們90後,路上碰瓷不是我們90後。

90有已經不小了,1990的都已經28歲了,馬上就30歲了,最小的也成年了。

90後已經逐漸進入職場,成為職場的主力軍,但是還年輕,還是在受限於60、70所製造出來的時代秩序。等他們退出時代舞臺,我相信我們會創造出更加和諧的時代。

90後在職場上的風氣和上輩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九零後不屑於阿諛奉承,喜歡說實話,不會裝,不喜歡搞彎彎曲曲的關係。說實話,雖然有些任性,但是對於淨化職場風氣還是貢獻大大的。

社會的接力棒終究要到90後手中,這群三觀非常正的人,一定會讓這個時代更加蓬勃正能量!


傅一聲


回到家,我爸會說:你看看你的手,細皮嫩肉,一看就不像幹活的手。

言外之意,我一直在享福。沒吃過苦。

可是,我平時就是用電腦工作,敲鍵盤,碰鼠標。

我眼睛近視的不成樣子,我天天坐辦公室不鍛鍊胖了20斤,我晚上來不及吃飯餓出胃病,我為了多賺錢熬夜到晚上兩點。然後每個月花50元知識付費聽音頻學習。我掉頭髮,我還忍受各種壓力。我沒有地方吃只能吃20元起步的垃圾外賣。

然後,我胖了,我手白了,我為了掩飾頭髮少去燙頭……這一切,變成了他們嘴中:享福,不幹活,亂花錢愛美……

我每天聽知識,為了應對時代挑戰去學各種技能,我生病時自己打了一星期吊瓶沒人陪床,咳嗽到胃疼沒敢告訴家裡。

我在煙臺享福……


TASTER


本人90後,感覺00後比我們這一代人更愛國,接受的教育更加完善,一代比一代強吧,我相信等我們90後老年後,那時可能會是40後甚至50後掌控這個社會,那時候的社會一定會很美好,社會秩序將達到難以想象的水平,中華民族,雄起[謝謝][謝謝]




大土星號


我個人認為這句話還是很客觀的。

首先,八零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又生在一個電腦和手機大量普及的年代,六零後和七零後的人面對八零後這樣的新新人類覺得非常無措甚至不能接受。

有句老話叫所謂的“一代人不如一代人”,所以當九零後出現的時候被認為是比八零後更糟更自我的一代人,再加上八零後這代被社會及上一代人批評過多,本能地會覺得你們不是說我們不好嘛,那他們後出生的,比我們更不好,所以八零後也加入到吐槽九零後的隊伍中來。

當然,九零後最早最廣泛地被批評是在“非主流”盛行的時候,我們被貼上了“腦殘”“病態”等不良標籤,其實每個時代都流行過所謂的一些潮流,而“非主流”因為當時的潮流演變成了“主流”。這只是一個潮流和時尚在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烙印,就如同歐洲和古代中國奉行過的“細腰”,就如同清代的時候的“裹腳”,我們現在看來都是很不可思議的行為,但在當時真的只是大多數的年輕人喜歡的追趕的潮流,而潮流終將會褪去,我們也終將會展現真實的我們。

我並不想說我們這代人怎麼怎麼好,我只說現在大部分的九零後真的都很有禮貌,社會文明情況越來越好。我們這一代非常非常地愛國,發自內心地為國家驕傲和自豪,微博和B站上關於愛國言論的大多出自九零後。我們這一代人非常非常寬容,對運動員的理解和支持,鼓勵和喝彩聲遠遠多於幾年前,我們能夠原諒失誤,同時還要說“你們是最棒的,我為你們驕傲”,這不是寬慰式的花語,這是真實的想法。

九零後大多不願意去恭維討好別人,即便是上司。九零後大多不喜歡無意義地被洗腦,喜歡更實際更自由的工作氛圍。九零後大多不願意維持虛偽的非良性的商業關係。

更真實,更自由,更接納,我認為這是九零後。


靛靛靛靛靛靛


首先我想問題主的是什麼是正常,這個標準是誰來提出的,有沒有得到社會主流的認可?再看看前面半句,既然是被罵摻了,是不是表明價值觀沒有被社會認同,既然是沒有被社會認同,表明價值觀在別的年代的人看起來是不對的,又怎麼有可以認為是正常的呢?所以,提出這個觀點本來就是自相矛盾的。可以說是自己為是的意淫而已。因為,在每個人心中,在問題之初,都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是站在制高點的一方,可以俯視眾生的樣子,別人都是錯的。就像你這個觀點一樣,這個年代的人是最正常的一代,裡面的含義是別的年代是不那麼正常的了。不過,討論這個也沒多大意義,就回到正題吧。

我個人認為每個年代的發展,都會有的時代特色和心理特點。人們選擇這樣的社會理念和社會價值觀是符合當年那個年代的發展的。曾經我看到過很多帖子,不同年代的人都在訴說自己生活年代的痛苦,就像祥林嫂一般到處轉帖。也同樣有很多帖子在訴說自己那個時代的幸福和懷念。所以,每個時代都是一樣的,週而復始地解說著人性的陽光和陰暗。而這些都是在每個年代人的內心都是一樣的基本人性,就像七情六慾一樣,大家都相同,只是在每個年代給它賦予不同的外衣而已,本性都一樣。故而,真的沒什麼好互相比較,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的幸福感之類的建立在踩踏別人身上的基礎上呢?這個本身就沒有什麼可比性的。就像誰能說鋼琴曲就比小提琴好聽一樣的道理。

過好自己的每一天,在不傷害別人的基礎上,不用去太在乎別人怎麼說!


鵜鶘心理


我覺得這很正常吧。我記得小時候80被罵,90被罵,然後00,05後。

95後剛剛步入職場,就給我推送了一大堆的文章...比如就業壓力,就業工資,房貸車貸信用貸,護膚保養,減肥健身,書單電影單,手工製作,攝影種花,美食很多~我說說我的看法。

我覺得我們的壓力主要體現在考上大學以後,可能有些人從小就有,當然是我從大學以後。小學初中我們就是按地區分學校嘛,然後小升初可以考學校,比如少年班什麼...嗯,爸媽和我都不懂,我沒有參加過小升初,安穩升入初中。高中我也升的比較安穩吧,直到考上一個三本...之後就知道什麼大學擴招,面對就業壓力。

在這,我能感受到社會一步一步變得浮躁,特別是08-09推出3G智能手機以後。

小的時候,大多是告訴你要有好的品質。也沒有說什麼無窮無盡的補習班,特長班。相對而言,我的童年,什麼也不會,但是過得很安心。這種安心和安全感在我長大一步一步的喪失,也可能源於我小時候無知所來的安心。

以後大學,感覺這些感覺全部沒了。大家開始做了低頭族,不是我大學,而是坐公交,地鐵都是這樣。節奏很快,大家強調做事情有效率,哪怕本身東西沒有那麼好,你要在短的時間做出來,一眼看過去要好。更多的追求一種快時代~新聞不斷爆出各種垃圾食品,各種黑心商家~慢慢演變為只要你可以掙錢,不是過分黑心,好像也可以,不突破最後道德底線~再慢慢好像就只有法律底線~

也一步一步有外貌的在意,論顏值生活。美顏,主播,網紅,流量小生,明星等等。我外貌不差,有是微胖,可以體會到那種不停被病詬的感覺。

突升的房價和結婚,我不知道這是80的痛還是90的痛。我自己我身邊同齡,我們如果不靠父母,是很難適合的年紀,女生26吧,男生28吧,結婚。我曾經算過,按照現在結婚之前加上房車,分期購買,都需要...250萬左右,按照2萬房價。反正我覺得錢在我的生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父母家人都說嫁人要外在好,有錢,也就高富帥。似乎沒人再去提性格,每個人都不同,不是嗎。

還有很多很多吧...

當然,我覺得00後面對的壓力更大。和平年代,階層固化只會越嚴重,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也會讓我們和他們面對更多嚴重的問題,甚至是生態環境和健康問題...以及我們的精神問題


禾末姑娘


一個人的素質如何,一半取決於這個人青少年成長時期的社會環境,另一半取決於他的父母。

90後在最重要的10~20年齡段,是2000~2010年,這一階段的社會環境不能算很好,但絕對不算差。

90後的父母,最集中的年齡段是1965~1975年,這一年齡段中,約有一半人的青少年時期剛好處於非常期。

所以從上述分析看,90後並不很‘完美’!

當然了,與80後相比,90後絕對屬於優秀,從具體分析中可以輕易得出結論。

80後成長於1990~2000年,那個時間段,我國處於劇烈轉型期,各種思想都有,相對比較混亂一些,至少相比於其後10年是這樣的。

80後的父母,出生於1955~65年,這一年齡段的人,各方面的素質,還不如隨後10年出生的人,從平均水平是如此。

所以,90後一代的平均水準高於80後一代。

同樣的分析方法,我們還能夠得出以下結論:00後的綜合素質,一定又要高於90後!

這就叫一代更比一代強。

您覺得我的上述分析方法,是不是有一定道理呢哈哈!這就是隨意聊聊,當然沒有科學依據,但似乎有點道理。


99隨便


記得幾年前,90後還被黑的很慘,什麼“垮掉的一代”啦,“沒有責任感的一代”啦,但說真的,90後身上真的是有非常大的優點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身在其中,自己當然覺得自己好啦,臉大沒辦法)。

比如吧,筆者覺得90後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對人對事更平等更公正。比如說以前單位裡那種阿諛奉承,領導除了領導工作,還要“領導”生活的做派,大概在90後這裡就要終止了。現在參與到工作中的90後,幾乎是不會主動去給領導端茶送水,過節送禮。工作就是工作,我會盡職盡責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工作之外的話,不管是領導還是下屬,我們都是平等的。個人覺得,這才是職場應該有的健康狀態,有利於抑制不正之風的滋長。當然啦,90后里面也有特別能適應特殊工作、特殊環境,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的人,這也是正常現象。

另外,可能是因為90後經歷了互聯網興起到飛速發展的整個階段,曾經不是有人說90後是互聯網原住民嘛,總是可能是因為接觸互聯網的原因,感覺90後門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學習能力也很強,真的是在工作中遇到過幾次bug之後才發現,原來90後的迅速和敏捷還是一個優勢呢。

還有一個感觸比較深的是,最近幾年一直被提到的“道德綁架”,在某種程度上應該算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吧,我們可以用於擺脫枷鎖,掙脫束縛,當然,解放的程度還需要觀察和約束,但是,這應該算是一件好的事情。


一切正在發生


我相信每個家庭裡面都有可能90後的人。90後的人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就是他們很隨意,很隨性,有的時候很有創意。有的時候會很不著調。這個時候呢,就會被父母,甚至是被老師教育。有的時候對他們還是恨鐵不成鋼,於是經常就說他們不著調。即使他們被罵也是仍然我行我素。


題中所說的90後,也是最正常的一個人。其實也有很多的道理。因為現在這個社會。需要個性化的張揚自己。別人才能夠認識自己,才能夠突出出來。現在更多的也是需要創新。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還是發明創造上。這些創新都是90後的一些新的點子或者是想法。他們這些人真的是改變了這個社會好多。他們的一些發明也被社會認可。他們一些流行語也被人們慢慢的開始啟用。看起來不著調的東西,卻被當成一種社會的時尚,或者是流行的元素。

所以說很多時候需要一些創新創意的點子。90後這一代人,他們有想法能吃苦。他們經常搞一些頭腦風暴。看似吵吵鬧鬧的一次會議,但是往往收穫卻很大。個人覺得他們是了不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