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認爲蘋果手機信號沒有安卓手機信號強?

心炫上的世界


對於題主這個問題,其實問君君也經常遇到,每次一走進電梯iPhone就自動沒有信號了,而同事的安卓手機還在看視頻,看視頻,哈哈(一臉絕望的我)!那蘋果手機的信號真的差,還是有另有原因呢?

實際上手機的信號格都是由各大手機廠商自己設計的算法生成的,信號在行業內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信號格的原理是:手機向網絡報告檢測到的信號情況,網絡將為手機選擇下一步通信時使用的技術、頻段、通道等。簡而言之,手機信號格只是為了讓消費者理解信號的強弱,卻並不代表信號強度。

信號的強弱與周邊的環境是有關係的,如果我們在人較多的地方,比如商業中心,一般手機都支持多頻段功能,即使你和身邊的人都連接的同一個基站,你們手機上顯示的信號格數也不一定相同。手機信號強度的單位是dBm(毫瓦分貝)。對於UMTS、W-CDMA來說,信號碼接收功率約為-106 dBm;但對於LTE來說,-120 dBm是一個合理的水平。

總的來說,只要我們的手機信號碼接受功率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就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是一名真正果粉,這點信號差又有什麼關係呢?


千機問問


感謝您的閱讀!

你是否和我一樣,在一些旅遊景點旅遊時,自己蘋果手機連網頁都打不開的窘境。而旁邊使用華為的朋友,開心的玩著吃雞。你是否遇到,蘋果手機買吃的時候,掃碼就是掃不了,老是轉圈圈?

dBm

先介紹一個常見的英文單詞,dBm,這個詞叫做分貝毫瓦,作為電壓或者功率的單位。當然這是一個絕對值,它的值越大,信號越強,比如-55dBm就要比-60dBm要好。



dBm怎麼看?蘋果手機可以通過在撥號盤輸入*3001#12345#*,然後按下呼叫就可以查看,安卓手機可以電話界面輸入*#*#4636#*#*進行查看。

那麼,我們現在可以討論影響信號的第一個原因了:運營商基站的遠近!你的手機離基站越近,信號越好,離它越遠,信號相對比較差!


所以,我們可以按照上面的數字進行比較,就知道為什麼自己信號弱了,不僅僅自己是蘋果手機或者雜牌手機的原因!

射頻問題

射頻也可以用RF表示,它主要由無線收發信機組成,當信號過來時,它將信號降頻為基帶,接著基帶信號處理,同樣我們發佈信息時,進行升頻,在通過轉換將信號發射出去。

手機基帶主要作用是數據的處理和存儲,所以基帶和射頻共同影響信號傳輸速度,(有說還有中頻影響),這和不同手機廠商的設計基帶和射頻的性能有關係。

所以,手機廠商在射頻選擇時,願意用可靠性好,集成度高,價格好的射頻信號當然不差!

總結

所以,我們看到蘋果手機信號沒有安卓手機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的認為蘋果手機就是因為沒有設計好,所以信號差,其實還受多種因素影響!


LeoGo科技


不是有些人認為,是真的!

蘋果手機的信號是公認的差,小編上班的地方就是,我們信號都是滿的,同事的iphone7就是沒信號,這種事情哥哥的iphone6也經常遇到,做班車去某某地方,在戈壁灘信號不好,我的小米還能正常使用,他的一點信號都沒有,具體原因小編也不清楚!應該和運營商有關係!


iphone信號差原因: 1、更換為蘋果專用卡2、給手機殺毒 3、去掉自配裝的金屬保護殼 4、購買一個信號圈進行加裝5、更換手機發射器或者更換功放6、請運營商客服刷新一下網絡(可能因網絡出現故障)。 7、還原一下網絡設置8、直接還原本手機內的所有設置9、刷機10、查看更改網絡模式,但是無論你怎麼做也改變不了蘋果信號差的本質,也可能是英特爾的基帶不好用吧!





用心生活的小Q


剛開始判斷手機信號強弱,都是看手機上面所顯示的格子數。但最近才發現,手機的格子數似乎並不能完全的代表信號的強弱。

那到底要怎樣去看自己手機的信號強弱呢,在這裡分享我知道的一個小方法吧。

想臨時查看手機信號強度,可在撥號鍵盤上輸入*3001#12345#*,然後按下呼叫按鈕,iOS內置應用Field Test就被啟動了,

此外,左上角會出現了信號強度的精確值。

而安卓機的操作原理也是一樣的,可以在撥打電話的頁面輸入*#*#4636#*#*進入到手機測試模式,輸入後可以自動跳轉(但是本人輸入的時候,手機是不能跳轉的,還是需要按撥號鍵的)然後再點擊“手機信息”,在裡面你也可以看到關於手機的信號強度的數值了。

為此我也測試了一下,給大家展示一下安卓機的測試結果吧,安卓機的信號強隊為-79dBm,如圖:

在這裡和大家解釋一下,手機信號強度的單位是dBm(毫瓦分貝),手機信號的絕對值越大,信號就越強。如果信號在-90dBm至-100dBm,那就說明信號棒棒的,在-80至-50之間,屬於良好,以此類推。

此外,影響信號強弱的因素非常的多,所以本人也不好下結論說,蘋果手機和安卓機到底信號哪個更強,那就見仁見智啦。


歐界科技


什麼答案都是?

手機與基站之間的通信是雙向的,這就要求一方面,接受信號要好。(大多數答案強調的問題)

然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或者同樣重要)是,手機的發射信號要好。

(為什麼說發射“更為重要”呢?因為接受信號相當於一個收音機,現有技術下收音機接收信號已經沒有什麼大的技術壁壘,fm廣播幾十km接收都不成問題~~~~然而發射則不同,一部2W對講機和一部5W對講機一起比較“接受距離”,使用同一個對講基站機就可以明顯得出5W對講距離更長的結論)


那麼手機的發射信號“好”的標準是什麼~~~~發射功率、發射功率、發射功率


然而,手機是一個大多數使用時(發射時)需要貼近頭部的東西,哪怕它的發射功率再小,由於它與頭部的距離極近,所以手機發射信號的功率就不能無限制地增加,必須有個限制(規定、法規、國家標準)


好了,現在開始科普,正常手機發射功率是否合適,一般採用“比吸收率”(SAR)這個標準來衡量,這個標準說的是單位時間和單位生物體質量所吸收的電磁能量, 單位是W/kg。


通常認為SAR值在2W/kg下是安全的,這也是國際通行的以及國內安卓手機採用的標準。


然而事情會這麼簡單麼?顯然不是,不然不會國產手機的信號就是好了~~~~呵呵


由於手機頻率不斷升高,已經達到Ghz級,不再是2g時代的Mhz級,美國修改了手機輻射測量的方法~~~~~~這有什麼區別呢???原因在於SAR的測量方法,是的,2W/kg這個值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測試頭顱內部所吸收的電磁能量,當然不能把活人開瓢,只能製作一個跟頭顱形狀、密度、電介常數相當的標準人頭模型, 上述 的標準對 模型進行 了規範化,以保證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標準中要求用糖鹽為主的懸浮液來模擬頭 的組 織液,手機 有貼臉和傾斜兩種標準測 試位置,對信號頻率和功率、探頭規格、測試程序等也都有著一整套的規範。)


2012年,美國修改了測量方式,用礦物油、甘油等新型混合液體取代原測量方式中的糖鹽混合液。(糖鹽混合液已不能適應1Ghz以上的頻率測量)


而中國,直到今天2018年尚未改變測量方式。


那麼好玩了~~~~~~國內手機標準測量出的2W/kg的SAR值明顯低於按美國標準測量出的SAR值,換句話說,國產手機的實際發射功率是要比美國標準高。


(我這裡並無意討論高於2W/kg就會對人體有害這個問題)


換句話說,按美國標準生產的蘋果手機,天生髮射功率就偏小,和發射功率強大的國內標準手機相比,信號就是會“差”


(實際上,按照美國的標準進行測量,蘋果的比吸收率略大於1W/kg,北美銷售的手機SAR最高的是黑莓,大約1.5W/kg,最低的是LG三星之類韓系手機~~~~附帶說一下,韓國國內現在普遍開始宣傳強調SAR低於0.7W/kg的噱頭)


~~~~~~~~~~~~~~~~~~~~~~~~~~~~~~~~~~

實際同樣的問題還發生在無線路由器上,國家明文規定,無線路由器用於室內時,發射功率不得大於500mw,然而某些山寨廠家無視國家法規,違規將產品的發射功率調高,最高的有800mw,成為“穿牆王”


反而正規廠家不敢逾越500mw這個紅線,往往在售後評價得到一個“穿牆效果不好”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