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下一步如何改革?治好虧損,姚明準備「限薪」CBA

在剛剛落幕的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籃球迎來了久違的喜慶時刻。

對於首次以中國籃球協會主席身份出征亞運會的姚明來說,這樣的開局堪稱完美。

剛剛開啟一年多的中國籃球實體化改革任重道遠,亞運大捷的夢幻開局或許能為改革者們增添信心、提振士氣,讓他們更加從容地描繪中國籃球未來的藍圖。

中国篮球下一步如何改革?治好亏损,姚明准备“限薪”CBA

9月1日,中國籃球隊領隊姚明(前)在頒獎儀式後。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最大的改變,就是鐵飯碗打破了

2017年2月23日,姚明當選新一屆中國籃協主席。3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下發《關於籃球改革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宣佈從4月1日起原來由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承擔的業務職責被移交給中國籃協,中國籃協成為中國籃球的業務管理機構。

目前,中國籃協已經承擔起中國籃球的管理職能,主席姚明和秘書長白喜林是協會主要領導者。中國籃協搬到了新的辦公地點,中國籃協與籃管中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格局徹底成為歷史。

姚明和在籃協改革前擔任籃管中心副主任的白喜林都認為,在籃協與中心脫鉤的過程中,《關於籃球改革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起到了關鍵性的助推作用。

姚明說:“(人員)分流比較順利跟這張文有很大關係,文下來以後中心所有人都明白了將來事業就在這兒(中國籃協)。”

目前,中國籃協下設綜合部、國家隊管理與外事部、青少年發展部等9個業務職能部門以及黨委、紀委、財務、法務和外事辦公室,總共36名工作人員。中國籃協還成立或換屆了10個專項委員會,以吸收更多社會力量和智慧,共同參與發展籃球事業。

“最大的改變,就是鐵飯碗打破了,原來是旱澇保收,社團就是社會組織了。同時產生了不穩定的現狀,讓人有了壓力和危機感,也相應產生了要靠能力靠本事吃飯的競爭局面,激發了人的活力和潛能。要想不下崗,就要改變,要想發展就要創新,就要不斷努力奮鬥。”白喜林說。

從外界反響來看,中國籃協實體化改革也贏得了不少掌聲。原籃管中心主任、曾力推中國籃球改革的李元偉說:“各界對籃球改革的反響不錯,改革進展平穩。”

李元偉表示,姚明和中國籃協下一步需要考慮更多宏觀層面的問題,謀劃改革發展的整體規劃,進一步釐清中國籃協和CBA聯賽之間的關係、CBA聯賽同NBL聯賽和CBA發展聯盟之間的關係,捋順中國籃協和地方籃協、地方籃管中心之間的關係。

中国篮球下一步如何改革?治好亏损,姚明准备“限薪”CBA

圖為前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李元偉。新華社記者 畢明明 攝

分紅提高了70%—80%

目前,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以下簡稱CBA)管辦分離改革已經實施了一年多,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在過去的一年多里,CBA公司和20家CBA俱樂部形成了合作共贏的局面,聯賽價值也不斷提高。

2017-2018賽季,對CBA聯賽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個賽季。這個賽季誕生了全新的總冠軍,同時全國累計收視人次超過10億,創下歷史新高,贊助商數量和經營收入同樣達到歷史最高。

水漲船高,CBA聯賽價值的提升,也給各傢俱樂部帶來了實惠。CBA公司商務總經理蔣健介紹說,剛結束的這個賽季平均分紅比上賽季提高了70%—80%。這個數字記者從多傢俱樂部也得到了證實。

中国篮球下一步如何改革?治好亏损,姚明准备“限薪”CBA

8月30日,姚明接受專訪。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收入的增加從根本上來說,源於改革的力度。20家CBA俱樂部則都是CBA公司的股東,每家佔股5%,這在最大程度上統一了共識,明確了各方的責權利,尤其是以往幾乎沒有話語權的俱樂部,話語權增加的同時,也充分享受了改革紅利。

多傢俱樂部投資人和總經理都在接受採訪時強調,如今的聯盟是個利益共同體。CBA公司競賽總經理張雄說,利益相對統一後,俱樂部可能比以往更多地考慮自身之外的事情,也會站在聯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更多俱樂部更加自律,這跟管辦分離之前有很大不同。

張雄認為,市場化管理之後,公司運營、管理、決策的效率都更高了,尤其是在聯賽中出現爭議時,處理、反應的速度更快。

上賽季增設CBA視頻回放中心,開始對社會公佈關鍵場次爭議判罰的最後兩分鐘裁判報告,這些能增加聯賽透明度、維護聯賽公正性和權威性的舉措早有呼聲,但在以往體制下很難實現和解決,能在短時間內出臺無疑是改革帶來的成效。

中国篮球下一步如何改革?治好亏损,姚明准备“限薪”CBA

2017年4月7日,新疆隊球員在戰勝廣東隊後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虧損、虧損、虧損

虧損,這是俱樂部投資人和總經理們談到最多的話題。雖然CBA公司分紅、市場開發、城市冠名等方面收入都有大幅提高,但總體上各傢俱樂部仍然入不敷出。

據瞭解,目前聯盟中支出過億的球隊很多。張雄說,2008年俱樂部平均投資是800萬元,2018年很多球隊籤一個外援的支出都超過這個數字,俱樂部收入和投入不成比例,已經讓聯賽有了財政安全的潛在風險。

某CBA俱樂部投資人坦言,俱樂部一年投入8000萬元左右,除去贊助、門票、個別時候體育局的補貼,每年要虧4000萬元左右,如果再加上青年隊、女隊,一年要虧6000萬元左右。

江蘇肯帝亞籃球俱樂部總經理史琳傑也直言,如果想在聯賽成績上往前衝一衝,基本都要投入一個億左右。

記者進一步瞭解到,在高投入佔比中,球員薪水無一例外地成為俱樂部支出的大頭。

福建潯興男籃俱樂部總經理伍伯蘭說,這些年俱樂部運營成本急速增加,其中球員工資漲得最快。她舉例說:

“2006-2008年那個階段,籤一個月1萬美元的外援已經打得很不錯了,十年間外援薪水漲了20倍不止。現在7到8萬一個月的外援打得都不行,最便宜也要十幾萬。20到30萬一個月才能找到較好的外援。國內球員也水漲船高。”

某CBA俱樂部投資人直言,一些球員的身價已經出現了虛高,“(有的)比歐洲球員都高,怎麼可能,競技水平根本沒到那個地步。”

在年輕球員培養上,各傢俱樂部也普遍“畏高”,一方面是搞青訓成本高,同時年輕球員流失情況嚴重。年輕球員培養時投入很大,但是成長起來後留人困難,對民營俱樂部來說,培養時虧錢,培養出來了卻面臨沒人沒錢的窘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俱樂部高管直言,一支十多人的青年隊能出2、3個人才就不錯了,但如果同等的投入,去買年輕球員就顯得“划算”多了。他說:“但問題是,如果大家都只想著去挖人,那誰還來培養人?中國籃球發展的根基就毀了。”

中国篮球下一步如何改革?治好亏损,姚明准备“限薪”CBA

4月22日,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前左)為遼寧隊頒發獎盃。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改革遭遇痛點 尚需全面深入

根據媒體報道,在最新尚未公佈的CBA改革方案中,包括工資結構、統一合同模式等多項改革都在其列。

記者瞭解到,限薪或者建立工資帽制度是很多俱樂部的呼聲,伍伯蘭十分支持設置工資帽,她說:“我不是反對漲薪,而是漲得要適度合理。”

史琳傑也說,不是不考慮球員利益,他們吃青春飯,想多賺一點可以理解,但大家是共同體,還是要均衡發展,目前球員工資漲得過快,很大程度還是無序競爭造成的,這種無序在青年球員流通領域尤為嚴重。

前CBA球員、現江蘇籃管中心副主任、江蘇男籃總教練胡雪峰指出,目前基層教練員待遇太低。

一個好隊員的成長會經過好幾個基層教練層層培養,但現在財政的錢沒法獎勵到基層教練,這極大挫傷了基層教練們的積極性,甚至會出現一些基層教練私下倒賣球員的現象,這長久以往對中國籃球的未來發展也是不利的,應當儘快建立起規範有序全面的球員流通體系。

而在中國籃協主席、CBA公司董事長姚明看來,CBA的定位一個是為社會提供有影響力的生活文化產品,一個則是為中國籃球培養優秀的運動員,目前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管理難度越來越大,CBA公司還需要在頂層設計上進行改革。

姚明坦言,目前改革還有很多陣痛的地方,也有不少歷史遺留問題還沒能徹底解決,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繼續往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