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中小學講座詳解2019北京高考新政策

文都中小學講座詳解2019北京高考新政策

眼看著就要開學,2019屆的準高考生門你們有所準備嗎?每年北京高考的政策都瞬息萬變,成績再好,稍有不慎也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成績與政策相結合,才能成功踏入理想大學/專業。

針對此類情況,北京文都中小學特舉辦“2019北京高考新政策解讀大型講座”

政策在變 人才培養內涵在變 考試方向在變 你還在一成不變嗎?

講座預告

講座時間:2018年9月8日上午9:00-11:00

講座地點: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1號學院國際大廈20層多功能廳

講座講師:曹老師

中學高級教師,文都中小學教學研究院高級教研員。1993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從教於北京市重點中學多年,一直致力於北京市高考研究,能夠精準解讀北京市教育政策,準確把握考試動態,制定科學的應對策略和高效的解決方案。有多部教學教研和高考著作,所帶學生大多被錄入清北以及985、211以上院校。

同時,文都中小學教學研究院的專業老師們對2019北京高考政策進行了梳理解讀,供各位家長參考.提前做出準備!

2018年高考考試、選撥、錄取都已近尾聲,大家也許還沉浸在本年的高考命題裡,再三琢磨。就在近日,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和黨委書記劉桔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的署名文章《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寫好教育考試奮進之筆》(以下簡稱《牢記》),就教育考試工作發表了重要意見,從而吹響了2019年高考的集結號!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對2019年高考命題的“最新定調”,對於明年的高考命題尤其是北京卷的命題具有非常明確和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於北京考生的複習和老師的指導也有重要的、方向性的指引作用。

下面就《牢記》中的一些重點內容由文都中小學教學研究院吳偉明老師給大家作一詳細解讀,以備明年高考。

一、十九大精神必將體現在2019年高考命題中

考生們切勿認為,十九大精神只會出現在文綜試題中,其實各個學科都會體現十九大的新精神、新論述。

1、堅持立德樹人,就是要通過考試內容的改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的大趨勢。

2、堅持服務大局,就是要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在高考命題中去謀劃、去設計、去實施、去完善。

3、堅持改革創新,就是要把黨的教育方針和人才培養的重點任務細緻化、實踐化、具體化,既為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和高校選才提供科學的標準,又要加強引導中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途徑和平臺。

二、清晰定位高考的核心功能

1、立德樹人

今後的高考將更加凸顯“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語文的名篇默寫、文言文閱讀,政治、歷史、地理試題的背景材料,將更加側重從優秀文學作品和歷史與現實的積澱中,精心挑選飽含人文精神與時代氣息的名家素材,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內涵。

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是立德樹人的底氣和底蘊,今後的高考將更加重視對傳統文化的考查。名篇名句、歷史典故、各類遺產,考生們不能臨時抱佛腳地去背,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去親近、熟記。把傳統文化學習作為語文等科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考命題將不拘泥於“固定”的教材,而是從歷史到現實,從國內到國際,從社會到個人,從理想到實踐,環環相扣,融會貫通,聚焦時代使命。

從歷史到現實,就是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趨勢;從國際到國內,就是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中國特色和與國際相比較;從社會到個人,就是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從理想到實踐,就是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的重要性。

2、服務選才

這幾年來,有多個省份出現高分考生的數量不斷創下新紀錄的現象。有人說,現在上清華北大,已經不是看你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你被扣掉多少分。這種現象多多少少反映了升學考試的簡單化、模式化趨勢——這與試題難度和區分度有所下降直接相關。

像高考這種全國性的、重要的、選拔性的考試,如果大大降低命題難度,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拼命刷題取得較高的分數,這不僅不利於人才的選拔,而且給學生造成很大的應試壓力。

事實上,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不僅要確保機會均等,更要保證選拔公平。而機會均等與選拔公平並不矛盾,因為,不同水平的學生適合不同層次的學校,每一個學生在適合自己層次的學校繼續深造才是更廣義的公平,才能順應人才培養的潛在規律。

在《牢記》中提到:

第一,加強高考命題基礎性,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這裡所謂的增強基礎性不是說要考教材原話,而是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基礎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紮實靈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養。高考通過加強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導學生重視基礎,將所學知識和方法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第二,加強高考命題的綜合性,體現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科素養。

不是考“大雜燴”,而是考查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對知識間交叉聯繫的把握能力。綜合性主要體現考察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思維方法,多角度地觀察、思考,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試題設計注重素材選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知識間的聯繫,要求學生能夠基於試題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學知識得出觀點和結論。

第三,加強高考命題的應用性,注重理論密切聯繫實際。

高考命題不能理論“空對空”,而要考查解決現實問題。應用性,主要體現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017高考試題注重將學科內容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緊密聯繫起來,通過設置新穎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

第四,加強高考命題的探究性和開放性,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各科的壓軸題著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北大清華學生就從這些題中選拔!創新性主要體現在考察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夠自覺運用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方法。試題通過增強情境的探究性和設問的開放性,允許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對同一問題或現象得出不同的結論,使學生能夠從標準答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發展個性,增強創新意識。

3、引導教學

在《牢記》中提到,2017年高考命題在命題理念、考試內容、試題設計等方面都有所改變,引導教學旗幟鮮明,深化改革新風撲面——語文學科完善試卷設計,實現“關鍵能力”全面考查;數學學科加強理性思維考查,體現創新性;英語學科突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查,促進學科素養養成;文科綜合體現學科素養導向,引導教學深入探索;理科綜合科學設計試卷結構,凸顯探究精神。

這是對2017年高考命題非常高的肯定,那麼,這些學科試題的優點對2019高考的各科複習備考也就提出了明確的指引。

(1)語文:閱讀“關鍵能力”的培養很重要。

2019高考語文將擴大文本選取範圍。論述類文本將多選用論文和時評,考查邏輯論證和批判推理能力;實用類文本將多選用新聞和報告,考查信息處理和超文本閱讀能力;文學類文本將多選用小說和散文,考查審美鑑賞能力。

高考語文閱讀反映了信息時代閱讀的特點和要求,將全方位考查閱讀的“關鍵能力”。學生在閱讀廣度、數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養閱讀能力、文學素養和思維品質,才能笑傲今後的高考考場!

(2)數學:邏輯推理能力要比刷更多題重要。

2019高考數學將把考查邏輯推理能力作為重要任務,以數學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生縝密思維、嚴格推理的能力。同時,通過多種渠道滲透數學文化,如有的試題將通過數學史展示數學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有的將通過揭示知識的產生背景和形成過程,體現數學的創造、發現和發展特點;有的將通過對數學思維方法的總結、提煉,呈現數學的思想性。

(3)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儘快養成。

2019高考英語將通過深度發掘語篇材料思想內涵,突出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交際能力、人文底蘊的養成。

如閱讀理解部分可能選取科技創新、環境保護、一帶一路、遺產保護等話題文章設計試題,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體悟和諧發展之道。

(4)文科綜合:學科素養不是一句空話。

2019高考文科綜合將注重創新試題設計、挖掘時代主題、構建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歷史學科所獨具的思維與分析方法。

如地理試題將更加註重反映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的價值取向,將地理學思想方法自然、貼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學科將精心選擇能夠更好地承載學科知識、反映學科特色的素材,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代,更好地發揮考試對教學的導向和促進作用。

歷史學科將更加註重考查歷史思維過程與方法,如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歷史敘述這兩種不同史學概念的理解和辨別程度。

(5)理科綜合:新知識或拓展信息將更多出現。

2019高考理科綜合將堅持把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考查滲透到命題全過程,向學生提供新知識或原有知識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如化學試題可能增加化學反應圖形和性能關聯圖形的體裁,讓學生在獲得化學信息的基礎上,迴歸到基本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知識中去。通過延伸基本知識,在培養學生自學和探究精神方面也進行積極探索。

物理學科通過將動量和近代物理作為必考內容進行考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於學生更好地認識實際現象,理解更深層次問題。

生物學科要求學生能夠對生物學問題進行探究,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科學表達等;同時,要求學生具備實驗設計、實驗結果預測的能力。

三、2019年高考命題預測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新一屆的高三學生已經開始了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備考計劃。那麼對於2019年高考的難易程度,備考生有必要了解一下。

1、2019高考難度會上升嗎?

每年的命題趨勢雖然都是重視考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重視理論基礎並結合實踐,聯繫生活。瞭解現代社會的先進技術,雖不能精通,但至少也是要學生懂得促進自我學習知識的能力,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善用多種角度考慮問題並解答問題。

種種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再結合課本上的內容考查學生。不過監考老師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不過考生不能單憑某一方面拿下高考,高考還是考學生的綜合能力的。

至於明年高考會不會提升難度,吳老師也不好隨便下結論。不過吳老師建議各位高三學生,要注重基礎知識,掌握綜合解題思維,鍛鍊答題速度和解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2019年的高考試卷會更難還是簡單一些,相比較好好備考學習來說,都應該放在之後考慮,畢竟還是有很多的不定因素影響著。

2、高考的難易度受什麼影響?

高考命題總是會給考生一個“驚喜”,例如今年廣東省使用的是全國1卷,理綜有一道單項選擇題竟然有兩個正確選項,這就讓很多考生被坑了6分。

要說高考命題,都是迴歸課本的,依據考生對課本掌握程度的差異,以及命題老師們時不時的小驚喜,就讓高考試題的難易度產生很大的波動,具體難還是不難,還是要看明年北京考生自己的感受了。

另外,高考的難於不難,單說還是很片面的。就像今年全國的高考報名人數竟達到了970萬人,北京市報名人數是6.3萬人,遠遠高於去年,在這麼多人的競爭必然是很激烈的,因此可能就會增加高考試題的難度來提升層次性。

所以說影響高考試題的難度係數因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論,評析試卷的難度很多專家都會給出自己的結論,考生們可以參考。

最後祝大家都能考入自己心儀的大學!(吳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