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与《厕所英雄》异曲同工之妙

我不是药神

今日,《我不是药神》票房突破了17亿

《我不是药神》与《厕所英雄》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豆瓣评分直接给到了9分!距离上一部国产9分电影还是无间道!

2014年,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因帮助上千名病友购买印度仿制瑞士抗癌药“格列卫”,而被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493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2015年1月,检方最终做出撤诉决定,陆勇无罪释放。

这就是电影的原型!

整部电影反映现在日益激烈的医疗矛盾,药价高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何要定如此之高的价格?高昂的价格大家除了一直抱怨、抱怨之外做过其他的事情吗?重大疾病和特殊情况除外。

为什么一个医疗器械从厂家手里到医院会相差10倍,20倍的价格!看病难,看病贵!每个在打拼的人都不敢生病,不是不敢而是没钱!所以造就了医患问题日益紧张!

以电影对抗并改变世界,近年来的韩国商业片可算个中翘楚。但中国因为特殊的国情,影视作品大多还停留在娱乐层面。也正因如此,《我不是药神》才显得难能可贵,能过审更是实属不易。在鱼龙混杂的电影行业,其黑色幽默下包裹的厚重的现实主义题材,是一朵瑰丽之花。

《我不是药神》与《厕所英雄》异曲同工之妙

厕所英雄

印度的这部电影在6月8日上映,票房上取得了12.6亿的好成绩!豆瓣上评分7.1分。

《我不是药神》与《厕所英雄》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电影同样是根据真人真事儿改编!

《我不是药神》与《厕所英雄》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电影还被比尔盖茨微博上推荐了!

《我不是药神》与《厕所英雄》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印度人明明有厕所却不爱在厕所里撒尿呢?

这其中有很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早在吠陀时代的印度,人们如果要大小便,会在房屋的附近挖一个小坑,把草和树叶放在里面,然后排便。认为这样会带来福气!这个习俗在印度的农村、贫民窟和宗教场所特别常见。相当于一个文化传统了!

《我不是药神》与《厕所英雄》异曲同工之妙

印度电影的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常被拿来同中国社会作比较,被粗暴得代入,赋予了某种对照意义,似乎印度人更勇于批判,更善于反思,这其实是隔岸观火的误读。不可否认,这种精英式的自省,对陈弊的揭露,需要阿米尔·汗这样的大明星来推动和倡导,平民化的电影是很好的媒介。然而,并非每部同类作品都能做到足够犀利,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同样是为女性呐喊,《厕所英雄》在立意上的完全正确。

这部电影直视传统文化的陋习,能黑官僚主义,能有女性主义的觉醒,还有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两部电影作为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小人物喜剧!通过“小人物”反馈了各自社会的矛盾!

最后预祝《我不是药神》票房大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