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拆遷貓膩多,沒弄清楚3個問題,就算村幹部說情,也不要簽字

有些臨近城市的農村地區,因為城市擴張,徵得政府同意後,就可以對農村實行拆遷。拆遷戶這下可就高興了,因為大家可以有很多補償款拿。不過也不要小看了拆遷方笑眯眯地來談拆遷,這其中的貓膩可多著呢。如果農民們不小心一點,要受大損失的可就是農民自己了。在沒弄清楚這3個問題之前,就算村幹部們來說情,各位農民也千萬別簽字。

農村拆遷貓膩多,沒弄清楚3個問題,就算村幹部說情,也不要簽字

第一件事情就是農民們最關心的補償款數量。農民們住在自己的宅基地也已經很久了,如今要離開這裡,去別處住,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而且拆遷方也不會虧待這些農民,不然農民不肯搬,他們也不好做事。不過農民在簽訂拆遷協議錢,補償的錢數一定要確定清楚,並且檢查是否與合同相一致。

農村拆遷貓膩多,沒弄清楚3個問題,就算村幹部說情,也不要簽字

其次是拆遷補償的標準和內容。每個開發商所確定的補償標準,每平米補償多少錢都不一樣。按規定辦事,這些補償標準都要公示,讓農民明白自己應得多少。而有些開發商是用房子來抵消補償款,不過這個比較少見。農民們一定要認真觀察周圍有沒有補償標準及內容發佈,如果沒有,很有可能是上級人員拿了好處。

農村拆遷貓膩多,沒弄清楚3個問題,就算村幹部說情,也不要簽字

最後就是什麼時候補償的問題。有些開發商選擇先拆後補,有些會先補後拆。至於先拆後補的做法,大部分農民都不喜歡,畢竟萬一受騙了,自己也難受。所以在籤合同之前,一定要問清楚款項什麼時候發放,如果是先拆後補,農民們還是好好和拆遷方交涉會比較好。

農村拆遷貓膩多,沒弄清楚3個問題,就算村幹部說情,也不要簽字

遇上拆遷對一些農民來說也是件好事,不過以上三個問題一定得高度重視,否則農民吃了虧就慘了。所以拆遷前,該問清楚的要問清楚,要協商的要積極協商。合同簽字之前,農民也要仔細察看合同,以防合同和口頭標準不符的情況發生。希望農村的建設可以越來越好,被徵地的農民也能夠找到去處,過上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