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傳承一個城市記憶的載體包括建築、文字、雕塑、音樂、服裝等,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如果要尋找城市記憶只有到圖書館裡去尋找,私以為,這將是一件最悲哀的事。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唯一不變的東西大概就是改變了,所以,每一個人記憶裡也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鄭州。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時間的厚度

提起鄭州西區的棉紡路,想必很多鄭州人心中都是五味雜陳。

這條路上,密佈著鄭州國棉一廠、三廠、四廠、五廠、六廠和印染廠等企業,雖然這些廠因為改制或破產都另叫其他名字了,但大家都還只習慣叫它們的老名字。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誰曾想,正是這些老名字,成就了鄭州在全國赫赫有名的紡織工業基地,也使紡織業成為鄭州市第一支柱產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在上世紀50年代國家投入巨資扶持,這6家國營全能大型棉紡織廠相繼崛起,鄭州成為“全國六大紡織基地”之一。

而值得注意的的是:這些棉紡織廠的建設者不僅僅只是鄭州人,還有不遠千里前來援建的上海人、無錫人、常州人等等。

在當時,人民群眾建設新國家的喜悅心情和十足幹勁,投入生產建設,使得各條戰線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於是,在一五期間,受國家統一調配,幾千名江南“織女”北上中原,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國家的紡織事業。而在完成“使命”後,不少人捨不得離開,就留在了鄭州,這一待就是大半輩子。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有溫度的南方姑娘

“當時有句話叫機器一響,黃金萬兩。廠子裡的棉布只要生產出來,就能賣出去,根本不用發愁銷路。正因為如此,幾家國棉廠的效益都非常不錯。”

“我剛上班的時候,一個月工資大概是60元。你可別小看這60元,當時我一個親戚是鄭州市的科級幹部,一個月工資才38元,我們要是再加加班,一個月下來基本可以抵上科級幹部倆月工資。”

“那個時候,人們都很單純。大家想的都是怎樣提高工廠的效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大家比學趕超的盡頭非常足。誰上光榮榜,哪個生產線又被表揚了,見人說話的語氣都會自豪很多。”

這是採訪幾位年逾八十的上海姑娘說的話,想必這也是每一個南方姑娘的心裡話。

也正是這樣的創業激情,使鄭州六家國棉廠創造的效益幾乎呈幾何式增長。以1959年為例,工人們為鄭州棉紡織業創造的工業總產值為4.5億元,比新中國成立時的1949年增長了460倍。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所以在那個時代的鄭州,能進棉紡廠,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兒。據說,甚至有人放著好好的公務員不當,硬是辭職來棉紡廠當工人。

我想,大概是因為那時候的棉紡廠,有著全鄭州最時髦的姑娘。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在一些舊照片中,我們發現在大家還只是穿中山裝勞保服的時候,我們的南方姑娘們就會用最時興的布料給自己做衣服,燙頭、化妝。

每到週末,就會有單位找國棉廠辦舞會,這些美麗的紡織姑娘們一度成為眾多幹部、軍人和知識分子青睞的對象。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歲月從不敗美人

時光機器不緊不慢的向前走著,正如青絲會變成白髮,新舊時代也在交替進行,我們美麗的南方姑娘們也終將在歷史的洪流中暫停腳步,即使時光老去,也會定格出最美的自己,而歲月不敗的是這些南方姑娘最美的心靈。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儲朝腳和餘國珍夫婦,上海人,今年均八十有三,住在向榮街20號三樓。儲朝腳年輕時曾擔任華東軍政委員會通訊員,後來進入上海國棉十廠,做機械工人。

1950年代,受中南局委派,先後負責武漢國棉一廠、鄭州國棉一廠、三廠、四廠、五廠、六廠以及豫北紗廠的機械安裝。在鄭州,一待就是60多年。倆老人總是穿著整齊、莊重,不失優雅的風度,頗有上海貴族氣質。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顧雲娣住在向榮街20號對面一幢樓裡,1932年在上海出生,曾在上海國棉八廠工作,後來到鄭州國棉三廠,她教了不少徒弟。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棉廠。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張鳳蓮奶奶,今年83歲,她年輕時在國棉三廠的布機車間工作。她所在的班組,一開始負責16檯布機,後來升至24臺,48臺,直到96臺,是正常情況下的六倍。她回憶當年技能比武,打敗那些不服氣的人,聲音洪亮,氣勢如虹,最後還忍不住哈哈大笑兩聲。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張鳳蓮

陶老先生原是江蘇常州人,黃老太是上海人,1953年他倆都響應國家“北上支援中原建設”的號召隻身來到鄭棉四廠,如今都已兒孫滿堂。11月21日,國棉四廠門前兩位“老棉紡”相遇。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這些老人,談及往事,都有著一種不可捕捉的複雜情緒,她們曾經輝煌,而今落寞,曾經美麗動人,而今面容衰老。還好,她們奮鬥過,經歷過磨難和不幸,依然保有一顆平靜的心。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城市生生不息,每個人之於它,都只是匆匆過客而已。愛這個城市,就要這個城市的各個層面的人共同打開心靈,雖然艱難但也要勇敢扛起社會責任,為這個城市、為我們的後代留下美好的記憶和令人感動的故事!

2000個南方姑娘的鄭州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