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粟裕在这里整训军队

陈毅粟裕在这里整训军队

位于蒲家村的华野整军纪念碑

穿过老式城门,踩着石板路走进淄川区洪山镇蒲家村,阳光照在茂密的国槐树冠上,在地上投下几块斑驳的树影。不用走太远,很容易就能看到路边那块由舒同题写碑名的“华野整军纪念”石碑。石碑上的浮雕以及背面的文字提醒着人们,这里不只有蒲松龄和他的聊斋故事,更有过一段峥嵘岁月。70多年前,这里是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和中共华东局机关驻地;当年陈毅、粟裕等人就是在洪山镇一带对华野部队进行了休整训练。

筹集600万斤小米保证部队给养

陈毅粟裕在这里整训军队

华野整军纪念碑浮雕

庄严古朴的纪念碑上,正面的浮雕生动再现了当年整军期间,军民鱼水情深,百姓给部队筹集粮食的情景。

1947年2月,国民党军按照既定的“鲁南会战计划”,以31万余人的兵力,从陇海线东段和胶济线西段,南北对进夹击驻鲁南的华东野战军,企图歼灭华野主力,占领华东解放区。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随机应变,主动放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迅速隐蔽北上,一举将侵入莱芜的国民党李仙洲集团全部歼灭。此役首创解放战争初期一次歼敌7个师、5.6万余人的空前纪录,被誉为“杰出的歼灭战”和“运动战的光辉范例”。战役胜利后,部队奉命开赴淄川洪山镇一带休整,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和中共华东局机关驻地蒲家庄。

2月23日,山东支前委员会向淄川县委下达了确保部队每天供给的任务。中共淄川县委书记陈明达和县长薛玉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收粮、运粮的办法。会上人人争先发言,个个献计献策。最后,陈明达做了总结,决定采取发动群众扫囤底,政府向群众借粮,让部队就地取粮开伙的办法,保证部队的粮秣供应。

天刚放亮,陈明达和薛玉便赶到蒲家庄,向中共华东局领导作了详细汇报。汇报结束返回淄川县城的路上,两人见到送粮的群众络绎不绝。有的挑,有的抬,有的赶着小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还有的用麻绳把裤子的裤腿捆住当做口袋,背在肩上送粮。经过淄川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最终筹集600万斤小米以供给养。部队也在2月24日上午10点左右吃上了第一顿饭,整军期间的粮秣供应问题得到了解决。

大荒地上召开前委扩大会议

陈毅粟裕在这里整训军队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1947年3月至4月间,部队进入休整后,为了贯彻党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总结莱芜战役的经验,讨论实施陈毅在鲁南会议上提出的的“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方针,于3月8日在淄川县大荒地召开了师以上干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由华东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主持,华东军区司令员兼前委书记、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传达了中共中央《迎接中国革命的高潮》的指示,中央华东局书记兼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作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报告,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作了《莱芜战役初步总结》的报告,华东军区副政委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作了《关于拥军支前的报告》,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作了《关于加强部队政治工作的报告》。陈毅要求与会人员,一定要认真领会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有关指示精神,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在实际行动中,顾全大局,加强团结,克服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维护全军的集中统一,努力完成中央交给的战斗任务,并做好解放全中国的思想准备。

10日晚,陈毅作了会议总结报告,深刻阐述了大兵团作战中集中统一的重要性及地域观念、本位主义的危害性。他指出,要通过教育,增强战士对山东的感情。同时,也要对山东的部队和人民说明,一定要在内线歼敌之后,打出去转入外线作战,帮助山东以外的地区获得解放。陈毅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和作风上武装了与会人员和广大指战员,为这次部队休整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掀起学习训练热潮

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之后,各部队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的传达贯彻,开展了整军和练兵运动。野战军司、政、后领导机关还分别召开了政治工作会议、参谋工作会议和后勤工作会议,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内战爆发8个月来的的经验和教训,部署了新的工作任务,广大指战员迅速掀起了学习和训练的热潮。

在进行形势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华东野战军前委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进行战术、技术训练,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各部队都针对自己的情况和作战需要,普遍采取召开战术讨论会、集训干部等方法,对历次战役、战斗进行检讨,总结在不同的情况下,战斗指挥及突击、爆破、火力三结合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在总结中,广泛发动群众,说战斗、说经验、评指挥、评技术、评动作,广大指战员进一步体会到了提高战术、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全军掀起了学习战术、技术的热潮。各纵、各师、各团之间互相学习,交流作战、训练和管理教育的经验。干部以攻坚战术为中心,战士以射击、爆破、投弹、土工作业四大技术为中心,勤学苦练,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军区和前委还根据大荒地会议精神,在全军认真、深入地进行了纪律整顿。在地方党组织发动拥军运动的同时,号召全军开展拥政爱民运动,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期间,部队还自上而下地进行了整编,先后从地方部队抽调2个旅、11个团升级编入野战军。数万名国民党军俘虏经过教育补充到作战部队。华东野战军以在莱芜战役中缴获的敌军装备为基础,在原有11个步兵纵队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榴弹炮团、野炮团、骑兵团、工兵团、汽车大队、战车营等,编为特种兵纵队。

经过整军,华东野战军指战员进一步增强了全局观念和必胜信心,上下团结一致,在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高度统一,而且大大提高了指战员军事素质和部队战斗力,为2个月后的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第74师做了充分准备。

(文/图 记者伊茂林 李凯 通讯员刘金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