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畔「中塞一家親」

——河鋼塞爾維亞公司剪影

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

河鋼塞鋼部分中方管理團隊的人員和塞方員工快樂合影。

在塞爾維亞古城斯梅代雷沃,有一家百年鋼鐵企業,2016年被河鋼集團收購後,曾經陷入困境的企業開始煥發新生機,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際產能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這家百年鋼鐵企業,就是原來的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現在的河鋼塞爾維亞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

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

河鋼塞鋼副總經理王連璽(右二)與塞方員工進行交流。

8月20日至23日,記者在河鋼塞鋼,進廠區、下車間,走近中方9人管理團隊,與河鋼塞鋼員工深入交流,在普通員工家做客聊天,感受“中塞一家親”。

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河鋼塞鋼與塞方員工愉快交流。8月6日到9月1日,該學院組織七個專業的20名學生來到河鋼塞鋼實習,為今後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基礎。

“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河鋼塞鋼執行董事宋嗣海心裡裝著“做世界河鋼”的夢想;

“我們將來肯定會成為歐洲第一。”河鋼塞鋼第二大工會——ACNC負責人薩沙·科裡奇,對鋼廠目前取得的成就非常滿意;

“我喜歡中國,喜歡漢語,將來我要當一名漢語翻譯。”河鋼塞鋼員工維斯娜的女兒米莉察因為河鋼愛上了中國,她還為自己起了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蜜蜜”;

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

工作之餘,河鋼塞鋼員工瑪莉亞(中)給中方管理團隊的範世宇背誦唐詩,請他指點發音。

“工作穩定了,工資增加了,有條件改善全家的居住環境了。”河鋼塞鋼員工沃伊斯拉夫和婭斯米娜夫婦正忙著擴建裝修自家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舊房子;

……

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

35歲的高峰是河鋼塞鋼市場部經理,2017年12月份來到塞爾維亞工作。想家的時候,他就看一看手機裡媳婦女兒的照片。

短短几日,記者被河鋼塞鋼9人管理團隊的務實、高效、專業、敬業所折服,被當地員工對工廠的情感和職業素養所感動,為河鋼塞鋼煥發的勃勃生機而欣慰,更是感受到了如今河鋼塞鋼員工的幸福生活。

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

沃伊斯拉夫(右一)和妻子婭斯米娜都是河鋼塞鋼的員工。公司的效益好了,小兩口工資也增加了,如今,他們正忙著擴建自己的房子。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河鋼塞鋼為塞爾維亞古城斯梅代雷沃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中國元素,越來越多的塞爾維亞人愛上了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學習漢語的行列。採訪結束時,沃伊斯拉夫和婭斯米娜夫婦用不太流利的漢語道出了心中祝福:“中—塞—一—家—親。” 記者賈恆攝影報道

多瑙河畔“中塞一家亲”

夕陽下,17歲的塞爾維亞女孩米莉察穿著紅色連衣裙,手拿摺扇,走在多瑙河畔。2017年初,米莉察在斯梅代雷沃中學舉辦的“帶著知識去中國”漢語演講大賽中獲得第一名,獲得去北京參加夏令營的機會。家境並不富裕的她,往返機票費用成了問題,在河鋼塞鋼上班的媽媽給公司寫了求助信,公司及時伸出援手,幫米莉察圓了中國行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