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13:得利台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電影】

英文原名:Captain America:Civil War

內地譯名: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

劇情:故事發生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之後,美國隊長繼續帶領著復仇者保衛世界和平,但在一次阻止生化武器攻擊的任務中,卻意外造成無辜人民傷亡……各國政府和民眾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提出要把超級英雄列管的計劃,美國隊長與鋼俠俠對此意見分歧,進而導致復仇者聯盟的分裂。另一方面,美國隊長的好友冬兵被尋獲,一場追捕與救援的角逐戰,更加深了雙方陣營的歧異。英雄之間的內戰無法避免。改變漫威世界的戰役就此澎湃開打!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 飾 斯蒂夫·羅傑斯 (美國隊長)

小羅伯特·唐尼 飾 託尼·斯塔克 (鋼鐵俠)

斯嘉麗·約翰遜 飾 娜塔莎·羅曼諾夫(黑寡婦)

傑瑞米·雷納 飾 克林特·巴頓 (鷹眼)

塞巴斯蒂安·斯坦 飾 巴基·巴恩斯 (冬兵)

查德維克·博斯曼 飾 提恰拉 (黑豹)

伊麗莎白·奧爾森 飾 旺達·馬克西莫夫(猩紅女巫)

安東尼·麥凱 飾 山姆·威爾遜 (獵鷹)

唐·錢德爾 飾 詹姆斯·羅迪 (戰爭機器)

保羅·路德 飾 斯科特·朗 (蟻人)

湯姆·赫蘭德 飾 彼得·帕克 (蜘蛛俠)

保羅·貝坦尼 飾 (幻視)

導演:羅素兄弟(安東尼·羅素、喬·羅素)

【光盤】

臺灣正版為“全區碟”、由“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總代理

光盤配置:BD50×2

Disc1:40.7G(2D版正片+特別收錄)

Disc2:41.3G(3D版正片)

【正片】

正片片長:2:27:41(2D & 3D)

編碼格式:2D:MPEG-4 AVC / AVC / 1920×1080

3D:MPEG-4 AVC / MVC / 1920×1080

畫面比例:2.39:1(3D版正片中的部分段落為1.9:1)

【音軌】

[2D版]

原聲音軌:英語(DTS-HD High Res 7.1)

中文音軌:普通話(AC3 5.1)

其它音軌:泰語、英語評論音軌

[3D版]

原聲音軌:英語(DTS-HD High Res 7.1)

中文音軌:普通話(AC3 5.1)

其它音軌:泰語

【字幕】

[2D版]

原文字幕:英文

中文字幕:簡體中文(對照中文配音)

繁體中文(對照英文原聲)

繁體中文(粵語字幕)

其它字幕:泰文、印尼文、馬來文、英文(對應評論音軌)

[3D版]

原文字幕:英文

中文字幕:簡體中文(對照中文配音)

繁體中文(對照英文原聲)

繁體中文(粵語字幕)

其它字幕:泰文、印尼文、馬來文

【特別收錄】

特輯

團結即勝利,分裂即失敗—《美國隊長3》幕後製作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美國隊長:內戰之路

鋼鐵俠:內戰之路

腦洞大開:漫威的《奇異博士》—獨家先睹為快

刪減及加長片斷

加長版佩姬的葬禮

澤莫見布魯薩德醫生

“你對真相還不習慣”

“去給我拿一個”

搞笑片斷

影片製作旁白解說(無中文字幕)

解說

不解說

(隨影片一起播放安東尼及喬·羅素

和克里斯托弗·馬庫斯及史蒂夫·

麥克菲利的旁白解說)

信息

【個人評價】

今年上半年我最期待的電影就是它,當時迫不及待的連刷兩次,而且寫了一篇不短的影評,關於電影方面的內容我在該文中都提過了,此處不再贅述。今天與本碟報一同在公眾平臺重新推送一次,喜歡的朋友可以打開來看看。找不到的可以先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高人碟網”,然後回覆關鍵字“美國隊長”即可。

由於上映日期或審查等原因,臺灣地區的正版要比咱們大陸出的早一些,其實就在我寫碟報的這個時點,內地“泰盛”出品的正版也上市了,但如果非得看大陸版,等我在淘寶下單、購買、郵寄再寫碟報,估計就得排到國慶節後了。兩者的售價,臺灣版只比大陸版貴了20元,而且就我的經驗判斷,兩者在光盤素材及內容上是“共版”(完全一致)的,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把這個臺灣版的碟報當成大陸正版碟報來讀,當然了,兩者的外包裝及碟面印刷圖案肯定是不一樣的。

本套碟為“雙碟裝”,其中一張碟為“2D版正片+花絮”、另一張碟是“3D版正片”,兩者在音軌及字幕配置上基本趨同,只是3D版正片中取消了評論音軌和英文評論字幕。另外,2D版正片採用的是普通上映版素材,而3D版正片則用的是IMAX版素材,兩者的區別用文字說不太好理解,我做了一個“對比”,會單起一文,當然,會同本碟報一同推送。

“漫威”系列電影的碟報我不是第一次寫,之前發佈過一個《蟻人》,自從漫威被迪士尼收購以後(漫威的前幾部電影是與派拉蒙簽約的;《無敵浩克》版權在環球),其正版BD做得越來越好了,其實在DVD時代,迪士尼就非常注重“本土化”的製作,進入BD時代也延續了這個優良傳統。本碟有“簡體中文”導航菜單,有院線版的普通話配音及簡體中文字幕。要說缺點嘛,那條“評論音軌”沒有製作中文字幕是個瑕疵。再有就是看片尾,本片上映時有‘杜比全景聲’版本,但本碟收錄的原聲音軌卻是“DTS-HD HR 7.1”格式,要是把這兩個素材再增補一下就完美了。

2D版碟內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幕後花絮內容,除了與本片相關聯的內容以外,還有漫威的下一部電影,將於本年11月上映的《奇異博士》的部分內容,估計漫威電影宇宙愛好者們會比較喜歡。

本碟延續了一貫的優秀製作,片是好片、碟是好碟,值得入手!

【圖片參考】

外封正、背面(因為是臺灣地區發行的正版,所以都是繁體字,而且演員的譯名也和內地版不太一樣)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內封正、背面(內封是英文原版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外封與內封的合影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光盤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頂級導航菜單(此處是選擇‘導航菜單’的語言。因為有“簡體中文”,所以我斷定此臺灣版與大陸版是共版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簡體中文導航菜單(這是2D版的主菜單;3D版主菜單中沒有‘特別收錄’和‘精彩預告’兩項,其餘是完全一樣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特別收錄”菜單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段落選擇”菜單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設定”菜單(‘預告片’無子菜單,選擇後直接播放《奇異博士》預告片和一小段我自認為是奧迪汽車的廣告片)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花絮截圖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本片的導演——羅素兄弟,接下來的《復仇者聯盟3 - 無限戰爭》也是他倆導演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奇異博士》的概念設定圖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飾 奇異博士(著名的英劇《神探夏洛克》主角,所以人們也稱其為“卷福”)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正片截圖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這個鋼鐵俠好年輕啊~~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將於2017年上映的索尼電影《蜘蛛俠:返校季》中的主演,第一次亮相竟然是在漫威的電影裡,做為交換,漫威的鋼鐵俠將出現在新版《蜘蛛俠》電影中(‘蜘蛛俠’本來就是漫威的,只是在漫威不景氣的時候,將版權賣給了索尼公司)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獵鷹 與 美國隊長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美國隊長與鋼鐵俠的對決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斯坦·李(漫威的著名漫畫作者)之必出現“客串”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片尾彩蛋1:黑豹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片尾彩蛋2:蜘蛛俠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片尾預告:蜘蛛俠——即將歸來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高人是個非常喜歡“普通話配音”的影迷,通常第一遍觀影都會先刷普通話版,覺得影片非常好才會二刷原聲版。因為俺文化有限,英語幾乎聽不懂,看字幕就影響看畫面的注意力。而先看一遍普通話版就對劇情有了瞭解,這樣二刷的時候即使看字幕也不影響對影片注意力。本碟末尾收錄了這些辛勤工作的普通話配音演員名單,為了表示敬意,我曬一下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ps. 更多精彩正片截圖請收看

碟報補遺:《美國隊長3》普通版 VS IMAX版 —— 畫面對比

本片我在首刷之後,就迫不急待的購票進行了二刷,二刷自然是IMAX版。起初我不認為兩者有什麼區別,二刷是為了享受一下IMAX這種頂級的影音效果。但做為一個專業影迷,影片的細節不同還是逃不過高人的法眼的。本片最精彩的橋段,自然是“機場大戰”,而這段戲在IMAX版本中是不同的……

看完以後我回家百度了一下,原來本片的“機場大戰”部分(約17分鐘)是用“新一代ALEXA IMAX 65mm攝影機”拍攝的,據說將來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將全片採用這種攝影機拍攝,所以《復聯3》將是首部全IMAX拍攝的商業電影。

ps. 用IMAX攝影機拍攝影片的部分段落不是《美國隊長3》首創,《變形金剛2》(森林大戰、大力神段落)和《變形金剛4》(部分段落)也採用過這個手段,所謂首創可能指的是《美國隊長3》首次使用“新一代”IMAX攝影機。

去過電影院的朋友們可能都見識過,普通影廳的銀幕比例是2.35:1的(即21:9)、而IMAX影廳的銀幕比例是1.9:1的(接近16:9的1.78:1;對嘍,16:9為家用寬屏電視比例),簡單的理解就是普通影廳的畫面比IMAX的“扁”,同樣的影片,在普通影廳上映和IMAX影廳上映就會承現出下面“對比圖”中的差別:

ps. 如果你沒看過‘碟報原文’可能這裡會有一點不理解。本套碟為2D+3D雙碟版,其中2D版電影採用的是普通版素材、3D版電影採用的是IMAX版素材,所以才有了以下的截圖對比:

以下對比圖均為 —— 上為“普通版”、下為“IMAX版”

第一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第二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第三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第四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第五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第六組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平時我做碟報的正片截圖時,會用PS把正片上下的黑邊裁掉,一是能減少圖片佔用空間、二是更加美觀。此次做對比圖時,我特意保留了原圖,普通版上下遮幅(黑邊)很大,有效畫面比例為2.39:1;IMAX版僅有一點點的黑邊,有效畫面比例為1.90:1。同樣的畫面,IMAX的內容比普通版的多不少。

與本碟類似的情形還出現在《變形金剛4》的雙碟版(泰盛發行的內地正版)中,其2D版正片用的是普通版素材、3D版正片則用了IMAX版素材。而《變形金剛2》的IMAX版則不太好找,當年僅有一個特供版(是‘亞瑪遜’還是‘沃爾瑪’特供版我記不準了),應該相當少見,不過內地有個著名的D版品牌RBD-U使用了這個素材……

那部號稱李連杰最後的武術電影《霍元甲》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在DVD時代,臺灣發行了一個收藏版,正片比例是16:9的,而其餘地區發行的均為21:9(內地還出過一個4:3比例的D5、適合老的顯像管電視)。為什麼我知道這麼詳細?因為我是碟友,這些“不同”我都買了……

最後,曬一下我目前已收的“漫威系列電影”的正版BD(當前僅缺《鋼鐵俠2》和《鋼鐵俠3》)。其中,《鋼鐵俠1》是港版、《銀河護衛隊》(臺譯《星際異攻隊》)和《美國隊長3》是臺版,其餘均為大陸版。收進《鋼鐵俠2、3》是早晚的事,只是現在還沒發現性價比高的版本(《鋼鐵俠1》的雙碟港版我是40元人民幣買的、全新特價版)

MCU 13:得利臺灣版BD《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D+3D雙碟版)

發稿日期: 2016年10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