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百萬中小學生今天開學 第一課把天府故事讀給世界聽

9月3日上午,成都市中小學開學第一課開講,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把天府故事讀給世界聽”。據悉,今年成都開學課程全市22個區(市)縣緊密聯動,共設22個會場,其中主會場設在青羊區成都市實驗小學。同時,校內外22位名師名家受邀,精心為同學們傾力打造了22堂天府文化精品閱讀課。

不僅如此,暑假期間同學們完成的天府學堂暑期社會實踐——寫綠道、畫綠道、拍綠道,也已精選出了部分優秀的學生畫作,製作成了首批22套天府綠道明信片,並在開學第一天向全球友好學校發出了來自成都的綠意邀請,廣邀世界感受詩意天府,共品“三城三都”的文化範兒、國際範兒。

成都百萬中小學生今天開學 第一課把天府故事讀給世界聽

閱讀引路 22位名師全城講天府文化

據瞭解,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天府文化為內核,內容圍繞“閱讀”展開,分為“閱讀與導師”“閱讀與書籍”“閱讀與行走”三個篇章,充分挖掘閱讀之於學生的重要意義,倡導每天讀書1小時,讓同學們在閱讀與行走中傳承和發揚天府文化。

“天府新區職業學校潘元齊老師,堅持閱讀35年,家中藏書近2萬本,他讀下的萬卷書,全都化成了滋養學生的陽光雨露。”

“由成都市實驗小學一群家長自發成立的‘蝸牛電臺’,每天輪流給孩子們選好書,講故事,到現在800多個日夜,‘蝸牛電臺’錄製了600多期節目,擁有小聽眾8000餘名,節目的收聽超過150萬人次。”

3日上午,在主會場成都市實驗小學,跟隨開學的開場鏡頭,一個個專注的成都閱讀者故事串聯起一座座天府書香校園,城市文脈延展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來自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常江源老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剛剛登臺,就贏得全場雷鳴掌聲——常江源用30年如一日的堅持,帶領一群特殊的孩子閱讀,用書本,用盲文,用自己的朗讀,為這群特殊孩子搭建起了一座認識世界的橋樑。也正是在閱讀的引領下,常江源培養出了當上電臺主持人的盲人學生、舉辦個人音樂會的盲人學生,還有許多盲人孩子考上了大學,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同樣,來自成都市22個區(市)縣的名師名家,作為全市開學課程及天府學堂讀書會的閱讀指導師,他們傾力打造的22堂各具地域特色的天府文化精品閱讀課,也將成為成都學子今後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指引。

成都百萬中小學生今天開學 第一課把天府故事讀給世界聽

行走天府 學子手繪天府綠道明信片寄往全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古以來,閱讀與行走就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閱讀與行走”篇章,成都市規劃局總規處副處長陳果向孩子們分享了自己在行走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並對當下成都的城市規劃進行了介紹:“我大概去過上百個城市,每去一個城市,我都會認真觀察他們的建築特色,研究他們的城市規劃……”

其中,對於孩子們在暑假期間剛剛探訪過,並進行了一系列實踐創作的天府綠道,陳果特別做了介紹,通過前期的考察學習,成都規劃打造了屬於成都人自己的天府綠道。“這個總里程達16930公里的天府綠道,如何將‘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融入其中,這是我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陳果說,天府綠道不僅是一條簡單意義上的道路,更是屬於這個城市獨有的一段記憶,一個生態樣本,一種文化載體,以及一種城市生活美學。

現場,來自全市22個區(市)縣的學生暑期綠道行畫作,被連成一幅手繪版綠道長畫卷震撼登場。同時,22幅優秀畫作還共同組成了22套天府綠道明信片。開學第一天,它們也被陸續寄往各個學校的全球友城學校,向世界發出來自成都的綠意邀請,傳遞成都新名片,講述天府文化精彩故事。

天府早報記者王小瑾 圖片由成都市教育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