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水泥封尸案,人脸识别道出真相:已成亿万老总!

这是一起被尘封20年的命案。

1997年,一具被水泥封入建筑的尸体被发现,工地卸妆工人尹浩被黑龙江警方通缉。

2017年,长春某建筑公司老总王忠,注册有10家公司,其妻子名下有多套豪宅,总资产上亿。

20年前水泥封尸案,人脸识别道出真相:已成亿万老总!

从相片上看,工人尹浩(左)眉目清秀,毛发旺盛,老总王忠(右)稍显富态,毛发稀疏。你,看出来了吗?他们竟然是同一人!

二十年VS一秒识别

从相片上看,工人尹浩和老总王忠天差地别。但是借助人像比对系统,就可以确定双方的身份:随着年龄的变化,人的毛发、法令纹、眼角、面颊(胖瘦)会有明显变化,这些都是阻碍人眼对其识别的因素。

然而这些对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影响甚微。人脸识别系统的辨识建立在“三庭五眼”之上。所谓三庭五眼,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是一种对于人脸比例的描述。而对于人来说,眼鼻口相对于脸庞的比例不会变化,这就是人脸识别判断人脸的主要依据。

在2017年8月,云从科技御眼重明在CCTV1的《机智过人》栏目上,上演了跨年龄人脸识别。将撒贝宁和江一燕的幼儿时期的照片从20多张照片中选出。据了解,此次案件长春市公安局正是利用了云从科技的这项技术,对辖区内最像犯罪嫌疑人的人员进行全面检索,最终王忠作为相似度最高的人员进入民警的视线。

经由经验丰富的民警进行甄别,最终确认了嫌犯身份!王忠被抓捕后始终赶到惊讶,“都逃了这么多年,没想到竟然会被抓”。

或许真的没有【人】认识他了。但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例外。

全国公安专家日夜兼程奔赴泉州

2018年1月,近百名公安实战单位的领导与专家骨干齐聚于泉州!他们正在研讨这项守一方平安的技术。

这项技术将会把中国缔造成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度。任何犯罪都会在科技之光下现出原形。最终以人工智能武装警方,让公安以百倍效率完成工作。

——这就是人像识别技术!也是此次找到潜逃20年逃犯的人工智能技术。

这次研讨会由云从科技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共同承办。会议吸引了近百名来自公安部22局技防处、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行业、实战单位的领导、学者和专家骨干与会交流研讨。

本次研讨会围绕着公安视频大数据综合应用关键技术课题,在人脸识别、行为识别应用的热点、难点开展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旨在促进新技术、新经验、新应用的推广交流,深化认识、开阔思路,进而推动人脸识别在公安实战中应用落地。

或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工智能会让“逃犯”这个词成为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