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思考的結論:商周“一面坡”不是砣出來的!

引申:西周以前砣具出現的可能性為零!

“一面坡”是流行於商周時期的一種玉器加工技法,其實就是斜刀工藝。起始大概在晚商時期,成熟高峰應用在西周時期,春秋之後逐漸消失和演變了,在漢代突然出現的”漢八刀“技法有一些”一面坡“的影子,但以後再也沒有類似的技法運用。先貼幾張典型的商周”一面坡“玉器,給各位看官打個牙祭:

商代晚期:這個時期的“一面坡”雛形已具備,線條相對直角較多,較粗糙,剛性十足,很符合商代主流的折鐵線風格。且只有“坡”,沒有細陰線相稱,斜刀幅度較小,立體感相對西周較差一點。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鳥型玉佩 商晚期 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玉鳥 商代晚期 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

西周:此時期的“一面坡”線條圓潤,斜刀幅度較大,打磨精細,且有陰線輔助相稱,立體感強。表現出來的視覺感更好。但西周早期還是有一些商晚期風格的影子。這符合發展規律:

任何一個時代經典的器形紋飾在發展初期基本都銜接上個時代晚期的雛形,畢竟朝代的交接很快完成,但文化是循序漸進的。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鳳鳥紋玉璧 西周 陝西省寶雞市竹園溝9號墓出土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龍形玉佩 西周 陝西省扶風縣齊家村41號墓出土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龍紋玉璜 西周 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2號墓出土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人首龍紋玉佩 西周 陝西省扶風縣黃堆3號墓出土

這麼迷人的西周“一面坡”,工藝到底怎麼做出來的?

最初剛學古玉時,就聽古玩行裡的前輩們嘴上經常掛著二個詞:“一面坡”、“昆吾刀”。偶爾還會聽到一些行家解釋說西周的“一面坡”非普通工具所能達到。於是在我腦子裡就種下了一個結論:西周玉器在製作上有著不得了的工具!(注意哦,很多人入行都是這麼被人帶著走的。。。。至於悲京還是高興,那就看你的運氣了~!)

眾所周知,治玉工具的發展階段大概分為三個:

  • 原始刮磨
  • 人工砣具
  • 電動砣具

砣具的出現,是治玉工藝上的分水嶺,自然而然,我就想到“一面坡”出自砣具,而且是裝備著不同尋常材料的砣具,這也正是大多數人和前輩們在傳播著的想法。於是,這個觀念和認識就形成了,根深蒂固了。

但是。。。。。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引子,哪怕只是一個不經意的眼神。。。。。: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西周玉器局部微距圖(轉載於楊建芳古玉研究會用圖)

對,就是它!!!一次瀏覽館藏微距圖片資料時,這早已熟悉的一張西周玉器眼睛的微距圖讓我有了一點點不一樣的想法:這好象不是砣具砣出來的!

於是,翻閱了諸多的西周玉器細節圖片,部份如下: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西周玉器微距(轉載於楊建芳古玉研究會用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這些圓圈和弧度的工痕讓我想起一件紅山玉器的經典工痕,如下: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紅山勾雲型佩局部微距圖(轉載於網絡用圖)

各位看官仔細對比下上面的幾張西周圖,圓圈和弧度轉彎處的工痕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紅山的這件玉可是純刮磨出來的,那西周的工痕是不是也應該是刮磨出來,而非砣具砣出來的?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有件玉戈,上面還有未完成的紋飾,恰好保存了當時的加工痕跡: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放大細節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玉戈表面未完成紋飾特寫圖(轉載於網絡用圖)

小時候我媽就經常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不管看圖還是看實物,終究只是停留在看的階段,要不,動手試試?

動手試驗:

動手!!!

準備材料:

  • 解玉砂
  • 玉料
  • 石核

一切按照原始工藝和工具來。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解玉砂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一塊和田帶皮料子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一塊石核

打線起稿: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用石核直接刮磨出來的陰線放大圖:(原諒我沒有顯微鏡,領會精神吧!)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石核刮磨直線放大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刮磨直陰線

來看看館藏西周玉器直陰線特寫照: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西周玉器陰線放大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

刮磨出來的直陰線中多平行砂痕,且直長連續,局部長條狀凸脊,溝底較深,佈滿晶團狀凸脊和凹點。

原來認為直陰線出現末端淺窄,中間寬深,就是砣出來的,在這刮磨試驗中同樣出現了,同樣,底部有V型和U型。唯一和砣痕不一樣的是沒有接砣痕。

所以,原本奉為定律的砣痕知識又一次被顛覆了,再一次證明學習是無止境的!真理是被用來顛覆的!

來試下斜刀吧,找個地方下刀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先刻畫道深槽

磨啊磨,斜刀基本完成的樣子,為了體現轉角,在下面拐了個彎,看上面的砂痕,是不是有些老工的味道!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基本完成的“一面坡”的斜刀線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基本完成的“一面坡”的斜刀線彎角

對比館藏西周玉器特寫圖片看看: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西周玉器彎角放大特徵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西周玉器弧線放大特徵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

照片清晰度有限,體現問題就行,各位看官能理解意思到位即可。

刻劃刮磨工痕看完了,再看看典型的砣痕啥樣: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玉器砣痕微距圖(轉自網絡網片)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玉器砣痕微距圖(轉自網絡圖片)

刮磨陰線與砣痕有著明顯的區別:砣具的陰線受砣具限制,有接刀痕,且不可能長而無接痕。而刮磨陰線連續且直多平行。

關於砣具的出現,目前業內的看法以臺灣著名玉器學者楊建芳先生的觀點為主,楊建芳先生根據春秋晚期的工藝特徵,推測砣具出現在春秋時期。

繼續動手,切線逼圓: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刮磨進行中。。。

基本完成的樣子: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基本完成

放大看看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放大圓形圖


另一面直接畫圓草圖刮磨: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畫圓草圖

開磨: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刮磨

基本完成的樣子(將衝出的一些直陰線全部打磨掉的樣子。磨的比較精細):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基本完成的圓型斜刀

換個角度: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基本完成的圓型斜刀

雖然和真正的西周”一面坡“還有很大差別,但目的基本達到。(話說刮磨起來費時費力,又枯燥又累啊!手疼啊手疼!)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完成的兩個圓(右面的坡度小了些)

下面再帖幾張館藏微距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圓型斜刀微距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用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圓型斜刀微距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用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圓型斜刀微距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用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圓型斜刀微距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用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館藏圓型斜刀微距圖(轉自楊建芳古玉研究會用圖)

除了館藏,再貼一張藏友的微距圖: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對商周玉器工藝的思考:“一面坡”是不是砣出來的?(原創內容)

總結:

通過在一塊玉料的兩面進行不同的起稿方式進行試驗,均能達到試驗目的,用原始刮磨得到的陰線和弧線(包括圓型)符合西周”一面坡“工藝特徵。

結論:西周”一面坡“不是砣出來的,而是刮、刻、劃、磨、蹭出來的!

雖然以上實驗能說明一定問題,且暫時得出了自認為是對的結論,但事無絕對,而且肯定有很多藏友不認同我的觀點,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從而能不斷研究學習,逼進真相,目的就達到了。

心得:

在動手試驗中,深深的贊同”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的正確性。自己的知識又一次得到更新和校正。建議有條件的藏友試試,一定有所收穫。

看著館藏的這些珍品古玉,摸著自己手中的石核,再瞅瞅桌上的試驗玉料,心中只有對古人深深的崇敬和佩服!!!如此簡陋的工具、如此枯燥費時費力的過程,需要多強大的、恆久的心力跟堅持才能做到。這些古代工匠放到現在,絕對都是頂尖的工藝大師。而現如今的我們,缺乏的正是這些大師們所具備的!讓我們靜下心來踏實的做事吧,慢慢的來,這樣才能快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