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首場終評 與你共享傳統文化穿越之旅

小時候,我們不懂父母為什麼總逼著我們背唐詩論語;上學後,我們不懂為什麼老師總要求我們背古文詩歌。直到這些文字深深地印入我們腦海中,又被一次次用在自己的寫作中,我們發現了它們的意義,我們想要去追溯它們的淵源歷史。

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但源遠流長的歷史往往因語言,文化等形式的變遷讓人無法走近,於是我們往往依賴學界的專家學者為對傳統歷史文化進行各種形式的解讀,而他們的文字帶領著我們不斷髮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時候也許你會問,圖書市場品類多如鴻毛,怎麼才知道什麼內容才是值得我們閱讀的呢?不如瞭解一下文學展、文學獎?近日,由京東集團主辦,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指導,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京東公益等協辦的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開啟了首場終評,此次終評的獎項是“年度傳統文化圖書獎”,想要感受文化“厚度”的你,不如同小編一起一探究竟?

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首場終評 與你共享傳統文化穿越之旅

此次“年度傳統文化圖書獎”入圍終評的五部作品分別是《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人的歷史:諸神的蹤跡》、《中國考古學》、《六神磊磊讀唐詩》和《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終評會現場,專業評委梁曉聲、張大春、張宏傑、熊培雲、馬伯庸與特邀評委李玉剛紛紛對入圍作品作了精彩的點評。

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首場終評 與你共享傳統文化穿越之旅

《我在故宮修文物》為我們講述了12位故宮修復師與文物的深情故事。評委梁曉聲表示:“在目前這麼浮躁的時代,還有這樣一些人,我心裡是非常尊敬的。”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修復師所做的事情,實際上是傳統文化真正的守望者。

另一部作品《中國人的歷史:諸神的蹤跡》得到了評委張宏傑的認可:“通過考古挖掘不到的東西,通過神話能夠解讀出來”。而就《中國考古學》,評委熊培雲指出,“社會比國家古老,能夠讓一個國家文明得以傳承的東西,其實也是蘊藏在社會當中古老的文化,以及世世代代的延續”。

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首場終評 與你共享傳統文化穿越之旅

特邀評委李玉剛在點評《六神磊磊讀唐詩》時回憶了自己參加星光大道時用歌舞演繹國粹京劇的記憶,他表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年輕人的好書,“能夠了解中華民族留下的燦爛詩歌寶庫”。而《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儘管被部分評委認為內容有些淺顯,但仍得到了評委張宏傑對作品價值觀和表達方式的認可。

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首場終評 與你共享傳統文化穿越之旅

據悉,最終冠軍的評選結果將在5月31日第二屆京東文學獎頒獎典禮上揭曉,看過的朋友不如一起來預測一下大獎最終會花落誰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