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那麼高?

大權農村


因為福建多山,而中國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山地

與很多人印象中的不同,中國其實是個森林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中國現在的森林覆率大約在21%,並且還在以比較快的速度增加。

雖然現在中國的森林覆蓋率低於世界平均32%的數值,也遠低於日本64%的數值,但卻要遠遠高於亞洲平均15%的水平。

日本的森林覆蓋率之所以高,是因為日本70%的國土都是山地,這些地區開發利用程度較小,所以大片的森林得以保存。

而中國的情況與日本基本相同,中國的平原地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早已成為發達的農業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森林已是消失殆盡。

但是在中國廣大的山地地區,森林的覆蓋率還是很高的。

(中國的森林覆蓋區域)

從上圖可以看到,中國的森林主要集中在東北和南方的山地上,像是華北地區的黃淮海平原上幾乎沒有大片的森林。

而福建作為一個多山的省份,山地面積的比例甚至超過了日本。除了沿海地區外,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平原。

(福建地圖,從圖中可以看到福建山脈林立)

由於地形的限制,福建的人口和大型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而其內陸腹地開發成都較小。

並且,得益於地處亞熱帶溼潤氣候區,福建全省普遍高溫多雨,有利於樹木的生長,因此全省覆蓋有大量的森林,成為中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之一。

(武夷山茂密地森林)


千佛山車神


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我將給您做出以下解答:森林覆蓋率指的是一個地區的森林面積佔當地的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我國雖然土地資源豐富,但是森林資源少,每個地區的森林覆蓋率不同,我國的平均森林覆蓋率大約在20%左右。中國森林覆蓋率有許多超過30%的省份,福建省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左右,位居全國首位,被稱為全國最綠的省份,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指的是山水田所佔的比例,山指的是山脈,主要集中在福建的北部、西部、中部,約佔福建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水指的是江河湖泊以及溪流,主要佔福建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左右;田指的是農作物用田,福建省的農田大多數是梯田,佔福建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左右。福建省的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多雨,降水十分充足,適用於樹木生長。因此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高。


農醫生


先給大家看一下福建省各市的森林覆蓋率數據(2010年)

漳州森林覆蓋率63.4%

龍巖森林覆蓋率達78%

泉州森林覆蓋率61%

廈門森林覆蓋率45%

福州森林覆蓋率54.7%

莆田森林覆蓋率58.1%

三明森林覆蓋率76.8%

寧德森林覆蓋率75%

南平森林覆蓋率75.3%



福建以65.95%的覆蓋率高舉全國榜首。之所以位居首位,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與改革開放以來該省的植樹造林有關,數據顯示, 1981年,該省的森林覆蓋為39.5%。經過不懈努力,20多年來提升了20多個百分點。目前福建的人工林蓄積量全國第一。

其次是自然地理環境也是福建森林覆蓋率高的重要因素。福建作為整個東部沿海地區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田”之稱。山地多,植樹多,森林就多。

第三是因為福建省創新管理機制,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在全國率先實施江河下游補上游地區政策,率先開徵森林資源補償費。也是福建省是全國最早提出生態省建設的省份之一,持續的生態省建設讓福建生態優勢明顯,森林覆蓋率高只是其中一個指標。


改革開放之初,福建森林覆蓋率僅37%,改革開放25年來全省森林覆蓋率平均每年長“高”1個百分點。與10年前相比,全省活立木蓄積量從4億立方米增長到4.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七位,做到了森林資源消長平衡。

自然保護區面積從10.8萬公頃猛增至80.3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6.6%,居華東地區首位;城市人均公共綠地由5.6平方米增加到7.7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28.4%上升到33.1%。昔日備受風沙侵襲的閩東南沿海地區沿3300多公里海岸線建設防護林,森林覆蓋率達到51.4%,成為福建乃至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最後,歡迎大家討論關於福建高森林覆蓋率的原因 。


晴朗QLANG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到福州,火車進入福建境內,有點意想不到的是鐵路經過的沿線,幾乎都是山區。山雖然不高,但與想象中的沿海省份還是有很大的落差。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福建是一個多山的省份,有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所以還有“八山一水一分田”這樣的說法。因為山多,很多地方就不適合開墾種植;低矮的丘陵山地,又地處南方,雨水充沛,更適合林木的生長。不利的自然條件,讓福建缺乏足夠的耕地,卻也讓福建有更多的土地用於植樹造林,成就了現在森林覆蓋率達到65.95%居全國首位。

(武夷山)

即使有土地資源,也有適合造林的自然環境,並不意味著樹木就會自己長到山上,漫山的青翠也是要人去完成的。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這麼高,但不都是原始森林,其中有比較大的部分還是人工栽植的。通過封山育林,有點像次生原始森林。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就離不開政策的長遠規劃與組織具體的實施,福建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獲得的成績相應也好。大概在兩三年前到長汀古城遊玩,從龍巖坐火車到長汀的途中,與對坐的一位老人家閒聊,聊到車窗外的山都是綠油油的,老人家還感嘆道都是一二十年前開始種植的,原來這些山坡也是光禿禿的,樹的大小也印證了老人家的說法,一些細小的樹(像是松樹)其樹齡估計不到十年。當然在老人家的言語裡,也不忘感激當今的掌門人在福建期間所做的工作。

(長汀臥龍山)

任何事都離不開人的因素。在福建造林綠化是否深入到人心?在此不敢妄下結論。但就以省會城市福州保留的古榕樹之多,多少也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人對綠色的重視。現在很多城市都很重視環境,街道公園都綠化得很不錯,但要說城市中心區有多少古樹,福州在這方面勝過很多城市。尤其是古榕樹,不僅在公園很多,在市區的路邊、住宅小區也是很容易看到的。因為人們喜歡綠色,也許有這樣的因素,一些政策在實施起來就更容易。


whitedeer


福建森林覆蓋率達到 2/3 !居全國第一。


去死皮用鑽頭


1、福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峰嶺連綿不斷,山地丘陵約佔陸地總面積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再加上亞熱帶季風氣候,本來就植被茂盛。

2、總人口數量,城市和人口分佈,大城市幾乎全在沿海,人為影響比較小。

河南16.7萬平方千米,福建12.13萬平方千米,但河南人口近億人,福建約3.5千萬

3、植樹造林政策


痛苦源自無知


上個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和去年分別三次去過福建,到過廈門、福州和武夷山。三十多年過去了,感覺福建無論是城市和鄉村都重視生態建設,一年比一年綠,“清新福建“的定位恰如其分,主要是福建森覆蓋率太高了。

福建森林覆蓋率高,除了先天的自然條件優越外,最主要還是政府重視生態建沒,建立一套官員生態建設考核機制。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天氣溫熱,降雨充沛,有利於植物的生長,植物常年青綠。福建又是典型山地省分,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不適宜大規模農業耕作,卻有利於發展林地產業。

福建礦業和造紙業一度發展很快,但為了保護生態,關閉了很多小造紙廠和小礦山。政府不僅重視城鎮生態建設,也重視鄉村生態環境整治,大力投資綠化。更重要的是把環境保護與林業開發有機結合,不僅保護好森林,更有效開發林業,成為我國著名的林產業大省。

良好的生態和優美的環境也成就了福建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國家生態旅遊強省的地位


牛哥的天空


因為福建丘陵山區是全國最多的省份,沒有之一的,所以綠色植被覆蓋率最高,為什麼進入福建之後高速也好,動車也好,所經過的隧道特別多!這也是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都不敢踏入福建的原因吧!


泉州歡樂琴行輝哥吉他


武夷山脈幾乎縱觀福建南北,在福建的西部幾乎都是武夷山脈,使得南平、寧德、三明、龍巖的山體非常之多,森林覆蓋面積自然就大。

福建地理概括為一句話,八山一水一分田。百分七十九是山,就可以想象這樣的一個省份,森林是要有多少了!也註定了福建人口不會太多,因為平原少、耕地少、居住面積也少,也由此限制了福建的經濟發展。

另外,福建也是盛產石材的地方,隱藏在山裡的石材是福建的寶貴財富之一。改革開放後,福建曾經陷入經濟發展的陷阱,許多人承包了採石工程,把整個山頭炸得面目全非,山體嚴重破壞!在我小時候,就親眼看著旁邊的大山被一聲聲巨響炸得面目全非,青綠的山體裸露成了灰色與黃色的“廢山”!雖然我小,但我也能感受到那種心疼.....心疼家鄉的山、心疼家鄉的水。

所以福建的森林覆蓋率曾經有下降過,近些年還好,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福建開始看清楚自己的優勢跟劣勢,不盲目發展經濟了。


雙魚語境


福建多屬丘陵地帶,主要山脈是武夷山脈,東緩西陡。

本人屬於閩南,算是在福建處於比較沿海,三角洲的位置,不太有那種居於連綿起伏的丘陵之中,但也由於承接閩北的山脈有一種被群山環繞地帶認識。

由於丘陵眾多,大多數福建人選擇在山地種樹(果樹和茶樹),盆地居住和耕作,發展經濟,沿海自然少不了以漁業為主。

不少沿海區域對接廣東,更是懂得利用僑鄉優勢大力發展加工製造業,形成規模化的工業生產,很多處於福建西部的人口都聚集在東部打工,因此大部分交通不便的山區就很好地保持了原生態。

呵呵,無心插柳柳成蔭嘛,有更好的發展何必去破壞山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