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中國人的睡眠質量的確越來越差了。

在去年的一份面向青年群體的睡眠報告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自己不能保證每晚都睡一個飽覺。更有6成以上的人,有作息紊亂的問題。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不失眠的人,也缺覺。犧牲睡眠來完成工作,是大家的家常便飯。為了享受一天中短暫的自由,人們更是拒絕早睡。寧靜的午夜,比起睡眠,人們更喜歡高效率地娛樂自己,比如,用二倍速追個劇。

都市人的生活狀態各具姿態,而失眠也同樣如此。儘管媒體人、醫務人員和IT從業者,是熬夜的重災區,但睡眠問題似乎跟收入、職業和社會地位沒有直接關係。

人人都有不同的煩惱,但缺眠,卻成了大家共同面對的問題。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失眠,是人類的共同病症。

在《百年孤獨》的魔幻世界,馬爾克斯讓馬孔多村的所有人都染上了失眠症:

“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兒都幹完了,凌晨三點便無所事事,聽著音樂鍾數華爾茲的音符。

那些想睡覺的人,不是因為疲勞而是出於對睡眠的懷念,試遍了各種消磨精力的辦法。”

在馬爾克斯的筆下,失眠是一種瘟疫,這中瘟疫蔓延在馬孔多村,折磨著所有人的神經,並使他們變得健忘。

而在圓桌派中,竇文濤曾說過,這種瘟疫似乎真的在中國存在。因為,我們好像進入了一個大缺眠時代。

今年5月份,一部關於失眠的國產紀錄片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這部紀錄片如剝洋蔥一般,探入中國人的層層剝面。那些處於不同年紀、職業和城市的人們,被生活中的不同難題困擾,但是,他們光怪陸離的煩惱,卻都導致了睡眠的缺失。

新手媽媽

90後的獨生女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韓佳夫婦是典型的海漂一族,手頭拮据,租住在離上海市區2小時的遠郊。

成為新手媽媽之後,韓佳覺得自己得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因為,在這一年裡,嚴重缺乏的睡眠,是她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

孩子從早到晚哭鬧不停,她幾乎沒睡過超過四個小時的覺。

這一年,她曾試圖迴歸職場,請老人幫忙帶孩子。但現實因素,導致她不得不辭職回家,獨自帶孩子。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生活開支的重擔落在了丈夫身上。這意味著,兩個人的睡眠都將被剝削。

工作壓力使丈夫每天回家很晚,而只有他哄孩子睡覺的片刻,韓佳才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但這片刻的安寧,她不敢浪費,為了儘快回到職場,她必須利用這碎片化的時間複習考證。兒子睡著後,丈夫開始過來和他一起復習,準備考造價師證。

12點,夫妻入睡,但孩子的哭聲很快會再次叫醒他們……

河南高考生

不敢睡覺的高三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在河南,高考人數是80萬,而211院校只有一所,為了考取更好的大學,他們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

每天,他們在5點55分起床,跑操、自習、上課。晚上十點熄燈之後,他們還會繼續挑燈夜戰。也就是說,用於學習的時間,每天都超過12小時。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然而,一方面,是睡眠時間被學習佔據,另一方面,卻是高考壓力造成的失眠:

「太累了,累到頭疼,睡不著。」

「第一次是因為室友打呼嚕睡不著,第二次是因為想到第一次模擬考失眠的情景,感到恐懼。」

因此,高考考驗的早已不只是學業能力,更是學生們的心理素質。

張醫生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他無暇陪伴5歲的孩子,更無暇顧及睡眠。

值班時,他7點多來醫院,面對他的,是門診上將近100個病人。

這意味著,5點鐘坐診結束後,他的一天才剛剛開始:他需要去重症監護室,瞭解第二天做手術的病人。

而普通病房裡,也有十來個家屬正等待和他交流。完成交流工作,他還需要一項一項檢查第二天手術的各項準備情況。

深夜,當張磊回到值班室,他並不能好好休息:「有時候特別忙,到後面整個人都處於亢奮的狀態,就算給你時間睡覺,你也睡不著。」

除了亢奮的身體,打擾他睡覺的還有call 機。只要它響起,就意味著緊急情況的出現,這時候,他必須立即起身應對。

斷斷續續的睡眠只能維持到清晨6點半,因為,他必須起身,為今天的第一臺手術做準備。而這樣的手術,這一天還有六臺。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IT男

逃離北上廣的焦慮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對李海名來說,失眠是因為焦慮感。

李海名自小失去父母。高考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大學之後,所有的費用都壓在了奶奶身上。

在上海,他重複著住處、公司兩點一線的生活,每天回到家,也已經是10點之後。

高昂的房價自然讓他無法紮根上海,而回老家發展,卻面臨著沒有對口工作的困境。昔日的同學已結婚生子,而自己則“拋下”年邁的奶奶,漂泊在外,婚姻問題遲遲沒有解決。

每當這一堆煩心事湧上心頭,隨之而來的都是絕望的失敗感、否定感。而這種種的焦慮,足以讓他徹夜難眠。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失眠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

圓桌派 | 缺覺時代怎麼破?

讓人失眠的原因還有很多,但最終都能歸結到一個詞「焦慮」。

在圓桌派第二季中,竇文濤曾坦言自己飽受失眠之苦。在對抗失眠的過程中,他嘗試過數羊、紅酒、褪黑素和安眠藥,但是,這些手段要麼沒用,要麼讓人更加精神不濟。

睡不著,已不只是個人健康問題,它更反映了我們的生存狀況:讓人神經緊張的工作、嚴格的考勤和巨大的生存壓力,都可能是失眠症的罪魁禍首。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每一個失眠者,都需要從被框定的時間表中,解放出來。

就讓我們來複習一下圓桌派第二季「失眠」,聊一聊失眠者如何與自己的心魔抗爭。

1

失眠症,是關於失眠的焦慮

竇文濤:我跟睡眠已經掙扎了這個很多年了,達到了一種境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看我試過很多辦法。

當然最初級的就是數多少隻羊,我數一萬隻我也睡不著。然後呢,後來醫生就說喝一杯紅酒嘛。

梁文道:你後來不是喝一瓶了嗎?

竇文濤:最後我就崩潰了,我跟你們說過吧,這是一個不歸路。你今天喝一杯睡著了,明天就得喝兩杯。後來我一天晚上喝一瓶,每次是昏睡過去的。

梁文道:這種睡眠素質是很差的。

竇文濤:所以我就把這個給戒了,戒了之後呢我今年我認為我找到了方向。

就是我發現,現代社會為什麼失眠問題很嚴重呢?因為要上班,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你之所以你覺得失眠,是因為你早上八點鐘,你得起來上班。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許子東:

我只要第二天早上有課,我晚上就睡不好了。

竇文濤:對,什麼人類一定要睡八個小時,這都是不科學的。失眠症,就是說,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痛苦,而直接影響到了你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你認為它影響到了你,破壞到了你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這個是診斷的一個重要標準,也就是說睡眠這件事它是法無定法的。

您不管睡多少小時,您不管什麼時候睡。只要你覺得你能正常工作,你第二天你能清醒。就是說很多時候失眠,是因為關於失眠的焦慮。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2

不必執著於8小時睡眠

梁文道:很多學者指出,我們這種對於睡眠的觀念,有一個執著的地方是錯的,就是要睡足八小時,而且是必須一覺完整的睡。

因為你仔細地去看,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沒有這麼睡法。你養貓養狗就知道,它是睡一會兒,隔一會兒醒一醒,醒一會兒它再睡一會兒。我們人類以前也是這麼睡的,特別在農業時代之前當我們是遊獵生活的時候。

今天在澳大利亞,在南美洲部分遊牧的或者遊獵的部族身上你看到,他們身體其實很好,他們也很健康。

他們絕少睡到八小時,而且他們絕少完整睡下去,他們大部分情況是怎麼睡呢。是打獵的時候,犀牛還沒來,太累了,就先一睡會兒吧。睡一個小時,犀牛來了,起來啪啪打,打完了回去吃飽了再睡。

周軼君:那個時候的人的壽命都不長。

梁文道:不,現在就發現這麼一種睡法,其實他們身體精力是沒有受到影響的,為什麼呢?主要是睡眠素質。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許子東:我們原來的嶺南大學的一個院長梁錫華,寫過一篇散文,就叫《不跟時人爭奪》。他的意思就是說香港這麼貴,所以他們就躲在新界,不到你中環去,這是一種,我不跟你最貴的人、最貴的這個地方爭奪。

第二,時間我也不跟你們爭,你們從早上八九點到下午五六點或者九十點,你們這麼喧囂的時間,我讓開。

我用半夜的時間,半夜的時間做功課是最好的,所以我也是這樣。我不跟你們爭,我用歐洲時間。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3

睡覺,需要心力集中

竇文濤:那文道你說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大部分人畢竟還是要朝九晚五吧?

梁文道:我覺得其實因為我們學佛,所謂失眠問題在我看來就是,每次失眠是因為在睡覺上,你心力很不集中。

竇文濤:你是很努力,集中睡覺。

梁文道:不是努力睡覺,就是你沒辦法很舒適的。大部分失眠的時候都是東想西想,就唸不定。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就是如果一個學佛的人,我們講這個念要正念。就是我現在唸是定的,我在喝茶我就是喝茶。我在做什麼就做什麼,那所以我覺得,今天很多人之所以失眠,就跟我接觸很多人今天要學佛學禪修有困難,理由是一樣的。

就今天大部分人心是不太容易定的,心之所以不容易定跟你們剛才講用手機有關。但不是因為那個藍屏。

竇文濤:那你定嗎?

梁文道:我算還好吧,就是因為我不太用社交工具。你如果老開著微信,你就要老看,要刷屏。要看一看朋友圈怎麼樣,人家給你發什麼。

所以你就長期處於一種或者等待訊息,或者要發送訊息的狀態。結果,你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不由自主的,內心不再能夠安定下來。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咱們都能睡個好覺”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世事一場大夢,可我睡不著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