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停放、充電樁收費高……老舊小區場地受限,電動車停放、充電難題如何破解

无处停放、充电桩收费高……老旧小区场地受限,电动车停放、充电难题如何破解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張晶晶

8月23日,鄭州市管城區金銀村小區,樓道口停放的電動車起火,引發火災致3死4傷。然而,據市民反映,僅在大火過去兩天後,該小區內電動車在樓道口亂停亂放的現象又恢復如初了。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電動車失火事件,讓電動車問題越來越密集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老舊住宅區電動車停放、充電問題究竟該咋管理?

事件 老舊小區內電動車凌晨起火,致3人死亡、4人受傷

8月23日凌晨2時30分左右,鄭州市紫荊山路與商城路交叉口金銀村小區1號樓三單元電動車起火引發火災,造成3人死亡、4人受傷,管城區安委辦通報了這起事件。

據受害者家屬介紹,3名死者中,其中一人是名年輕女孩,另外二人孫青(化名)和朱偉(化名)是一對情侶。

孫青的姐姐孫穎(化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當日凌晨兩點多,1號樓3單元樓道口一輛電動車起火,並點燃了20多輛電動車,產生大量毒煙。

“當時我妹妹和妹夫睡得迷迷糊糊的,和他們一起合租的室友大喊‘著火了,快跑啊!’她室友跑下去發現樓下濃煙太大,又被逼上樓了。但是我妹妹和妹夫下樓之後發現樓道口擠滿了燃燒的電動車,又不幸被煙氣嗆到,倒下了。”孫穎說。

據媒體公開報道,該小區三單元四樓有一間臨時宿舍,裡面住著七八名外賣騎手。晚上,有騎手將車停在樓下再把電線從窗戶裡伸下去,給電動車充電。小區居民說,起火是從一樓開始的,樓道里都是黑煙。

鄭州市管城區區委宣傳部新聞科相關負責人稱,涉事小區確有“飛線充電”(從室內拉線到室外充電)現象存在。

現狀 大火過去沒幾天,涉事小區電動車亂停亂放現象再現

9月2日,孫穎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大火過去僅兩天,金銀村小區的電動車亂停亂放和“飛線充電”亂象又恢復如初了。“那是三條命啊,為什麼我妹妹他們的死亡對這個小區的居民沒有產生任何的警示作用呢?我替他們感到不值!”

9月3日上午8點,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事發地點。金銀村小區1號樓三單元,火災留下的痕跡依舊觸目驚心,進出的樓道口不到兩米寬,卻有三四輛被燒燬的電動車、自行車停在此處。燒黑的牆面從一樓一直蔓延到七樓。

樓道外電動車和汽車的“屍體”已被塑料布蓋住,只留出了進出通道。

然而,在距離事故發生地不遠處的四單元、一單元,進出樓道口附近,仍然隨意停放了七八輛二輪、三輪電動車,其中兩輛車還停在樓道口不足兩米寬的過道里。雜亂的電線在頭頂不遠處橫七豎八地拉扯著,樓體上掛著的電錶外門脫落,電線、錶盤裸露在外。

在四單元樓道內,張貼了一張《電動車安全隱患告知書》,孫穎表示,這是火災事故發生後,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貼的。告知書顯示,嚴禁私拉亂接臨時電線為電動車充電;嚴禁將電動自行車存放在樓道內或居民家中充電,並規定了罰款金額。

家門口一場大火,死傷7人,慘劇發生後,為何小區的居民停放電動車依然如此隨意?

設施 充電樁被認為收費高,建了一年成擺設

“不停樓底下停哪啊?放靠近樓道那更安全一點。小區就這麼大,也不能扔天上去啊!你要說充電的問題,那電動車不充電咋騎?你不知道住樓上充電可麻煩!”小區居民王女士說。

“那邊車庫有充電樁,也能停放電動車。但是收費可高,4塊錢充一次,還不給你充滿。”坐在樓下納涼的居民稱,其實小區內設有專門為電動車充電的充電樁,但是由於是私人收費,收費標準不透明,很多人更願意“飛線充電”,覺得很方便。

“但那樣真的危險,上次那場大火就是電動車燒起來的,太嚇人了,電動車還是不能亂充電、亂擺放,要是再燒一次,我們就搬家了,不敢住。”又一居民稱。

河南商報記者觀察到,在居民所說的車庫內,由一對老夫妻負責收費。充電樁共有4個,插座約40個,整個車庫能容納百十輛電動車。在河南商報記者走訪時,正在充電的不超過5輛。

充電樁收費人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若要在這裡充電,可向機器內投幣2元,再付她1元至3元不等,直接付她3、4、5元也可以。對方稱,付錢越多,充的時間越長,如果要在這裡停車,一天也要再收一元錢。

河南商報記者走訪了整個金銀村小區得知,小區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住戶約有160戶,現居住者大多為租戶。

160戶人家,為何只修建了4個充電樁?對此,管城街社區相關人員稱,充電樁是2017年6月修建的,由於老舊小區空間有限,當時只修建了4個。目前,正在聯合消防、公安部門進行整改,對車棚進行拆除重建,再建幾組充電樁。

管理 老舊小區場地受限,電動車停放充電難題如何破解

近年來,鄭州市發生過多起電動車失火事故。住宅區內電動車違規停放和充電究竟該誰監管?是如何監管的?

北下街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稱,街道辦事處一直在聯合社區進行飛線治理工作,至於停車問題,她坦言很多老舊小區沒有場地,沒地方建設電動車停放場所,“比如代書衚衕小區,就只有一棟樓,沒有院,沒辦法建啊。”

“那個(發生火災的)小區還是自治性質的,不知道什麼原因物業被趕走了,三名居民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他們去收錢。”該負責人稱,街道辦事處不收物業費,每月只收5元的垃圾清運費。

針對充電樁亂收費問題,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引進物業的工作正在進行,未來將由物業來收取相關費用。

那小區電動車等管理到底該誰負責?“這個小區有點特殊,他們是自管的,當時業主不交物業費,物業公司撤出了,就有幾個業主自發成立業主委員會自管。”管城街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是老舊小區,當年設計時對電動車停車和充電就沒有規劃,導致現在既沒停放場地,充電條件也難達標。

“我們一直在做的一個工作就是隨見隨剪,每天有人巡邏,但是這種東西就像是韭菜一樣,你不可能24小時守在每個小區。而且現在有個情況是,他白天收起來,晚上再放那充電。”該負責人稱,無論是社區還是辦事處都沒有強制的措施去管理它,只能進行提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