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和社交,美圖的最後一次掙扎?

社交是美圖的終極夢想。

美圖這家公司到底要靠什麼商業模式和產品變現?美圖掌門人吳欣鴻在過去幾年的說法變了又變,從硬件、電商、直播打賞、內容付費、會員費到廣告。但有一點從未改變——從4年前開始,美圖始終在做一個“工具—社區—社交”的夢。

美和社交,美圖的最後一次掙扎?

美圖秀秀最開始是一個純粹的P圖工具,在國內環境下,工具應用如果敢收費,就必然在體量上自我閹割成為小眾軟件。可以說,美圖秀秀從成功的那一天起,就一刻不停在焦慮。

2014年上線的美拍,以製作工具+社區的定位殺入短視頻市場,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前輩”快手和微視就實現了彎道超車,2015年1月美拍用戶量率先突破一個億,騰訊的微視被擠兌得關停。2017年初的美圖,工作重心已經從如何成為短視頻No.1,變成了如何將美拍這一個多億的月活變現。

然而美拍已經掉到了短視頻的準二線梯隊,基本喪失翻身機會。2018上半年財報顯示,被寄予厚望的美拍用戶數據極其慘淡,4200萬的月活,比2017年底9800萬下降了56.4%之多——涼透了。

美和社交,美圖的最後一次掙扎?

在今年5月,美圖秀秀就進行了大改版,上線“社交圈”這個圖片社區功能,隨後吳欣鴻發出內部信,號召員工以“二次創業”的決絕去推行“美和社交”戰略。8月8日,吳欣鴻在發佈會上正式公佈了“美和社交”的公司新戰略。9月份,美圖秀秀新的圖片社交版塊就將正式上線。

短視頻失敗,“降級”到圖片社交再出發,美圖有機會嗎?

工具到社交,行是行,難也是真難

“工具”這個概念太大,細化之後才有探討的空間。從功能屬性來看,只有三種工具是有機會轉化成社交平臺的:

1. 通訊工具

2. 搜索工具

3. 內容工具(生產或消費)

通訊工具做社交是最為順暢的,通訊本身就是社交的一種形式。但在2011年之後,通訊工具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防止用戶聊開心了就加微信跑路?

搜索行為天然可以聚合有相似特徵的一群人和某一類話題,然而絕大多數的搜索工具,最終都卡在了“社區”,到不了“社交”。但好在,社區如果能保持活躍度帶來流量,本身已經有不錯的變現能力。

美圖所在的類別是內容工具,內容工具向社交轉,邏輯上很OK——內容引發分享、評論等等社交行為,社交行為再有潛力產生進一步的內容。但實際上這類轉化,對產品的要求極高。就連抖音,也難以擴展用戶關係鏈,形成系統內的有效社交。

內容工具成為社交平臺的路徑,是一條獨木橋。它的終點,是用戶心智的轉變。

這個用戶心智是什麼呢?工具的心智,是“我能用這個東西做什麼事”,社交的心智,則是“我能在這裡,遇到什麼樣的人”。再往下又可以細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我在這裡,能遇到某些領域的人”,對於雪球來說,就是投資,對於虎撲來說,就是籃球足球;第二類是,“我在這裡,能遇到什麼氣質的人”。

美圖轉社交,想走哪一類?

“美”的標籤,是美圖的拖累

美是社交的剛需,甚至是部分人生活的剛需,這一點在醫美行業的興起中已不言自明。

但美不一定是很好的社交發起點。

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儘管有美妝和美顏,但大多數人依然是不美的。這就導致基於美的社交,必定會讓20%的人受追捧,而80%的人被冷遇。

另一方面,就算荷爾蒙再旺盛的人,對社交的需求也一定是豐富且多樣的。千篇一律是社交平臺的末日,老鐵們對《花花公子》月刊甘之如飴,如果變成日報,那就沒人看了。

美和社交,美圖的最後一次掙扎?

每天看一本《Playboy》,你家是生產營養快線的?

在新版美圖秀秀的社交圈中也能看到,美圖的社交產品在極力擺脫只有人美的固有印象,網紅曬自己在內容中的比重不到一半,這樣的產品規劃似乎在向用戶透露——這裡不光只有美顏的網紅,美的景色、美的建築、美的事物都可以看到。但這樣模糊的定位,必將稀釋美圖秀秀長期形成的最強有力的品牌認知。

並且,做中國的Ins,美圖真的有機會嗎?

模仿INS,在中國已經沒有機會

國內的社交平臺實際上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在最中心的,是微信和微博。微信和微博是全量社交,即它們不需要標籤,無論是上面的內容還是關係,也都沒有明確的範圍。其中微信是去中心化的熟人社交,但現在熟人關係在逐漸泛化——微信好友中純線上的、陌生人的比例越來越多。微博最初是熟人和陌生人都有,隨著近幾年的媒體化,在向陌生人+中心化漂移。

第二個層次,是標籤化的有限社交平臺,這些平臺上面,什麼都有可能會聊到,但用戶會帶著特別的目的和期待。

第三個層次,是垂直社區。垂直社區中話題圍繞某一領域展開,表面上來看,這些垂直社區做火了之後,都能拓展出一個什麼都聊的版塊。但垂直社區以為自己真的能做成全量社交平臺就是妄念了,一旦得以發家的垂直領域關注度下降,整個社區的熱度將全面下滑。

國內的主流社交平臺早已全面移動化並且在每個領域都“人滿為患”。

美圖秀秀如果做一個專注於“如何變美”的垂直社區,也許是有機會的,雖然這樣競爭對手也不少,更大的問題是,垂直社區的受眾有限,變現能力有限,承載不了一個300億市值公司的未來;野心更大些,做一個標籤化的社交平臺,“美”這個美圖積累最深的品牌標籤,有很大的先天不足;要是真的按吳欣鴻和董事長蔡文勝所言,做“中國ins”那樣的全量社交平臺,美圖要從微信和微博手中搶用戶。

從這個角度來講,吳欣鴻所說的“做社交永遠有機會”是對的。但能夠把握住機會的這些新銳社交軟件,都是更輕量、更好玩、更私密、更年輕化的。

打開現在的美圖秀秀社交圈,裡面內容可謂是什麼都有,能看到明顯的運營痕跡。

靠這樣一款老氣橫秋並無任何新意的平臺,想從各大巨頭手中活生生搶出一個Ins來,憑什麼?

嘴上說All in的美圖,身體並不誠實

是在美圖秀秀上做社交,還是重新整一個獨立的社交APP?

前者流量來得更便宜,美圖秀秀月活1億左右,總活躍用戶接近5個億。現在的社交圈,還是一個二級入口,假如在後續版本中,社交變成了直接在首頁呈現——據說9月21日即將更新的版本中美圖秀秀首頁就是信息流——那麼理論上,將會有兩三個億的用戶在幾個月內被洗一遍,就算只有5%沉澱下來轉化為社區/社交用戶,也有千萬量級。

後者冷啟動相對困難,但用戶心智更純粹。

很遺憾的是,號稱All in社交的美圖,選擇了更取巧,看似更安全的前者。美圖選擇在秀秀上做社交而不是孵化獨立平臺,暴露出他們的不自信,這是一個戰略級的關鍵誤判。

美圖的最後一次折騰

互聯網商業人人皆知的法則是:流量即是營收。

美圖則是一個活生生的反例。擁有合起來3億多月活的數個超級APP,卻從未找到適合自己的變現方式。

從過去三年的財報來看,美圖以互聯網軟件產品起家,營收中的大頭卻是硬件(基本上是美圖手機),同在港股上市的小米公司,以硬件起家,硬件收入佔比接近70%便已飽受資本質疑,美圖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80%左右的收入卻來自賣智能硬件(主要是手機),這無疑魔幻得多。

手機行業大盤已經見頂,集中度在緊縮,連魅族一加這樣有相當實力的小廠都逐漸難覓棲身之地。從產品角度來看,用戶已經被“慣壞了”,好拍照、好速度、好電量一個都不能少,智能手機不但應該是“盡善盡美”的,而且還應該便宜。

美圖秀秀和其他美顏工具的月活數據也在下滑,美圖秀秀同比下降1.2%,美顏相機下降6.2%,雖然數字不大,但趨勢不容樂觀。

回顧美圖過去幾年的掙扎史,美圖先後有過美圖手機、美鋪(關於美的電商)、美鏈(一個不知所云的區塊鏈)、MTskin(AI測膚質)、MT-AI芯片等等。這些神神叨叨的嘗試和概念,暴露出美圖缺乏護城河的致命問題。

也許正因為心虛,美圖的兩位當家人才頻頻說大話,尤其是董事長蔡文勝。去年這個時候,蔡文勝喊出來3000億市值的小目標,並且稱“美圖和Snapchat對標是嚴重低估了”,美圖的對比模板應該是騰訊。雖然此後美圖股價一路下跌,但蔡文勝已經通過兒子堅持股票和炒作空氣幣落袋為安。

“中國Ins”,是美圖講出來的故事。對社交平臺來說,半年之內如果沒有起色,一般也就定型了,美圖轉型社交能否成功,到年底時就將浮現出答案。而在資本市場已經失去信心的情況下,美圖很可能也只剩下這一次All in的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