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起步作文第一次訓練,讓學生寫自己的課餘生活,這樣安排訓練科學嗎?

真快樂作文融媒


個人不太贊同。

我理解老師,選擇這個內容初衷可能是為了給學生相對比較寬泛的表達空間。但是作為起步習作,(嚴格講,小學生是“習作”不是“作文”)最重要的訓練應該是讓學生有表達的慾望和衝動。想辦法通過一個話題的討論或是某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樂於表達,積極表達。在潛意識的訓練中,明白“我筆寫我口,我口抒我心。”

別“嚇著”學生

中國學生不是有“三怕”嗎?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之所以怕寫作文,是因為條條框框把學生表達的慾望堵死了。尤其是學生,初次接觸習作,就給定箇中心、定個主題內容,以他們僅有的詞彙量和表達能力,豈不是茶壺裡煮餃子,乾著急不知道怎麼吃!

我最反對第一堂習作課,就給學生講表達方法,講文章的表達結構。尤其是拿範文舉例,第一段先寫什麼?後面怎麼寫?怎麼寫比較好?不看不聽還好,看完範文,要麼不知道怎麼寫,要麼就是都一個套路。這樣的訓練結果是把學生嚇著了。他會覺得原來習作這麼難?有這麼多要求?還沒開始寫,心理上就開始犯怵。

激發“興趣”最重要

我代課時經常看語文特級教師於永正、李吉林等老師的習作課視頻或示範課教案,並且自己在實際教學中曾經照搬到自己的課堂上試過,效果還是不錯的。他們往往通過一個情境的創設先打開孩子們有話說的交流欲,有的是通過一幅幅簡筆畫的逐步呈現,讓學生髮揮想象力,把一幅幅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其出發點都是讓學生不自覺地都有話說,都能說出來。交流表達中,老師在點評中潛移默化地稍加點評,多為鼓勵或引導,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告訴孩子們,把你們想說的話寫下來,就是習作。沒你們想得那麼難。因為前期鋪墊、引導得當,孩子們很快就能下筆。至於,表達是否準確、得當,那是以後慢慢習得的。

習作訓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好的經驗和方法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但是作為對學生起步的第一堂習作課,我個人的觀點還是傾向於以“樂於表達”為基點,至於選取的話題、內容,當然是越貼近學生體驗,越有話可說越好。最好是有點新意,容易激起學生“好奇心、想象力”的內容為宜。


亦師亦母非專非家


先學會細節描寫,然後再學習其他方法,一樣一樣來,但是還是得給孩子一定的空間,什麼抒情啊議論的才能真正學會,學好


AC1976


肯定是科學的,因為——寫作文,本來就是寫生活,古今中外,概莫如此。翻開書本文獻認真看看,所有作文,其實都是寫的生活,寫的是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

所以,我認為這樣安排是科學的,是合理的,是遵循了語文學習規律的。如果,在過程活動中,指導是正確、有序的,那將來學生的發展就一定是對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