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來自茂名電白,現在是廣州正齋藝術館的主人,一名書畫家兼印章篆刻人。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創作書法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篆刻印章

三年前,他還在深圳做著手機設計,為TCL、聯想、金立等國產品牌服務。做手機設計,雖然工資高、頭銜亮,壓力與焦慮也是成倍增加,“行業變化太厲害,靜不了,也沉不下心來”。

2015年,在行業變化猛烈的時候,梁辰鼓起勇氣,選擇辭職,做了另一件一直夢想著的事:開間書畫館。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在正齋藝術館

一次選擇,與夢想不再遙遠

“我覺得人的一生很長,人的職業生涯也許有幾十年,如果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事,做起來會很沒意思。”

梁辰認真說著,為我們每人斟上一杯熱茶。除了書畫印創作展銷、教育培訓,“以書會友”,也是梁辰成立這間藝術館的初衷之一。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與朋友

據他介紹,一般的商業機構都會設在商業性質、熱鬧的場所,“很少這種小區裡的,但我堅持要這裡,這裡是我要交朋友的地方。”

書館裡,四壁掛滿了他的書法作品,既有古氣盎然的甲骨文,也有娟秀雅氣的秦漢簡帛風格小字,錯落有致。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觀察書法作品

20年,將夢想寫成濃濃一筆

看似一揮而就的作品,背後卻是近二十年的努力。

小學四年級,當其他小孩還在為遊戲著迷時,他卻對一塊印石情有獨鍾。

“哥哥算是我的啟蒙人吧,有一天他帶回來一套印章工具,我就覺得很喜歡。”

第一次將刻著自己名字的印章鈐在課本上,沾沾自喜的感覺,他仍記憶猶新。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中學,一本《千字文》書帖,就足夠他鑽研兩三年篆刻;大學,他從電白的小縣城來到廣州,專業雖是工業設計,他卻常醉心於寫寫刻刻,與書友交流至深夜。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揮毫潑墨

2007年,大學畢業後,他到了深圳工作。同事們業餘的休閒都是吃喝玩樂,他卻仍埋首於印章、書法。

“那時的習作累起來好幾麻袋,櫃子和床底都塞滿。”苦行僧般的生活,他卻甘之如飴。

印章雖小,重於城池

印章,在古代是身份信物,書畫大家、王公貴胄身故之後,私章往往要隨葬。君主的玉璽更是國之重器,劉邦屯兵灞上時,秦王子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也代表著一代王朝的終結。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篆刻作品

篆刻印章時,為了專注,梁辰往往選在靜謐的清晨進行。現在,他每天堅持臨摹創作,不疾不徐,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刻章時,為了凝神斂氣,有時他會點上一炷香。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伏案工作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方寸之間,刻出大氣風采

書以載道,崇善守正

對於書法篆刻,梁辰不只當作一門手藝來看待。“書印人要有‘歷史擔當’”,浙江書協主席鮑賢倫先生的一句話,令他印象深刻。因為秉持“崇善守正”的人生信念,他把書畫館定名為“正齋”。

平日,他常求教於著名書法家江偉先生;去年,他在一次篆刻高研班上認識全國篆刻名家蘇金海先生,親赴南京求教拜訪,精誠所至,終於打動老先生,成為其收於嶺南廣府的徒弟。

而在每天晚上,他又從虔誠的徒弟“變為”老師,教著小孩子們正確執筆、運墨,臨摹古帖。

勇敢追夢的書法家|20年筆耕不綴,辭職創立書館,傳承秦漢簡帛

梁辰教學中

近年,他的得意之作常常入選國家級、省市級展覽,但他說要“突破前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