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我想說時光飛逝,有點俗氣的開頭。

是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那天我的孩子,成為一年級新生,放開我的手獨自走進學校大門的時候,我的心是忐忑的。

孩子是否能適應學校的生活,能否和新的老師同學相處愉快,吃飯上廁所能否及時合理……

唉!從6歲起到孩子出社會,這中間的10多年,孩子與老師同學相處的時間可能會大大的超過家人。

校園裡的日子是如沐春風,還是如坐針氈,想想總是心頭沉重。

但-----這是我的孩子人生中必須要經歷的時光,與老師同學相處的時光。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得多重要啊!

某天放學接孩子,看到在學校圍牆邊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媽,聲嘶力竭的大嚷大喊,吐字帶著哭腔,含混不清。

細聽之下,大意是在說一年級的孫子被老師在放學後留下了不讓走,原因是孩子不知道從哪裡找出一根大頭針在同學手臂上連扎幾下,於是老師批評教育了還讓父母來接,不讓奶奶接。

於是奶奶就覺得孩子太委屈了,一年級的小孩懂什麼,老師怎麼能留堂呢,嚇著孩子怎麼辦?還巴拉巴拉的一直在批評老師,用詞粗俗,不知道的還以為老師虐待了她的孫子。

我的天啊。

蒼天啊大地啊還有天理嗎?

一年級的孩子懂什麼,懂扎別人啊?!!!

要不然怎麼不扎自己,不當食物吃掉呢??

還批評老師!!!!

這奶奶是怎麼想的啊?

在這裡我們不討論這個熊孩子,討論家長、學生與老師。

家長以如此對抗的態度處理這件事情真的好嗎?

家長是師生關係的紐帶。

所以,紐帶是什麼顏色的那關係就是什麼顏色的!

是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我覺得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沒有上冷暴力什麼的,老師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所認為對孩子合適的教育方法吧?

家長應該做的是應儘量尊重並配合啊!

即使老師有時候的做法看似無用,也應當去了解一下老師是否有老師的道理,而不是對老師的做法評頭論足,指手畫腳,甚至帶著孩子去對抗老師。

話說班級里老師就是大BOSS好吧??

我們班也有一家長,他家孩子在課上和同學聊天,又或是在課上好好的對著屋頂發出京劇拖腔,啊~~啊~~,即將下課時向老師扔筆並讓老師幫忙檢一下什麼的……………………

總之是不和諧音符的那種,太浪費篇幅,只能巨大領略號了。

老師和家長溝通未有明顯效果。

有一天這個孩子在課間時去脫另一個男生的褲子,老師讓孩子站到走廊清醒一下。

五分鐘後孩子回到教室上課,等到下課被報告老師說該同學桌下一地碎紙片(班上的紀律是哪個同學桌下有垃圾哪個同學打掃)。

於是老師一生氣就讓這位同學在走廊站了一節課,並在下課後打掃自己扔的垃圾。

反正家長委屈了,怎麼讓孩子站走廊!!

於是家長開始找老師,不依不饒。

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

某次考試時只有他一人是70多分,倒數第二名91分。

家長理解為老師針對孩子,孩子才會成績差。

這家長!

老師得多閒,要特意針對你孩子,孩子70多分拉低班次平均分,老師就開心嗎?

家長甚至讓數學老師單獨給孩子延長考試時間,理由是他的孩子做不完題目。

理由班主任更細心耐心的對待他的孩子理由是孩子晚熟……

哪一位家長能夠給進入社會的孩子單獨制定一個適合孩子的規則呢?

特朗普也不行吧?

還是說你有本事讓整個社會來適應你的孩子呢?

所以,請家長能與老師保持及時有效的溝通。

是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當孩子學習或情緒出現問題時,或者你認為老師的做法有不當之處時,及時與老師溝通解決,才是一個負責任家長的做法。

大多數老師也都希望能收到家長的反饋,看到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老師也能有針對性的給孩子更多的關注此時的溝通特別重要,否則老師不確定你是否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確定你孩子出現問題後自己的處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教育問題有關。

我的孩子也發生過一件和老師有關的事情,一年級剛開學,數學課本上有道題目,題目是請畫圖表示○比Δ多一個。

我那個有點缺心眼兒的孩子,畫了14個○和13個Δ,還畫的大小不一,於是老師判了錯。

是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孩子回來問我,哪錯了?

我仔細來回數了三次,沒錯啊!?

我想了一會,讓孩子明天自己問老師去。

次日孩子放學回家,說老師說的,是孩子自己在老師判了錯之後自己又加了一個○上去。

孩子委屈ing。

是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我問孩子:你是這樣做了嗎?

孩子:沒有,我沒有改過,但是老師不相信。

我:沒關係的,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不會這樣做。

孩子:那老師沒相信。

我:你開剛開學一個月,老師並不瞭解你是個誠實而認真的同學。但我相信你!

我: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情給你帶來了重大的傷害,我可以陪你一起去找老師,但是我得告訴你,老師是很年青的老師,老師在學校代表的權威,如果

剛開學就讓老師認錯,你覺得老師會不覺得你挺招人煩?

我:我知道你可能有點委屈,你能帶上我去上學並讓我隨時保護你嗎?

孩子:不能。

我:你得和老師相處6年,你覺得是合老師相處的愉快好呢還是每天很緊張的與老師相處好?

孩子:當然是愉快好!(還真是一點都不傻)

我:所以這件事情你覺得要怎麼辦呢?

孩子:我原諒她。

我:好吧,我們再來說說這件事情你有什麼不對。首先,這個題目是畫圖表達○比Δ多1個。那你沒想過畫2個○1個Δ嗎?這樣老師絕對不會數錯,你還省時間。老師也省時間。

孩子:我就想畫14個○13個Δ。(還是缺心眼兒啊)難道這是錯的嗎?

我:沒錯,完全沒錯。

我:好吧,我們換個說法,如果你是老師你碰上個畫100個和101個的你會不會要瘋啊?

孩子:這不是難為人嗎?

我:對呀!

孩子:那我以後畫7個和6個吧。

這件事情就輕鬆的過去了。

後來的數學老師挺喜歡孩子,還推薦孩子代表班級參加了幾次年級的數學小競賽,總之是相處愉快。

通過這件事讓我意識到,

進入小學再不加強孩子的情商培養就晚了!理解的同時要學會換位思考。

所以,學會配合遵守一些規則和人情事故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必修課。

孩子要學會合理的妥協。

作為成人,我們尚且很清楚的瞭解世上沒有那麼多非黑即白的事情。

在遇到孩子成績下降,或是在學校出現問題的時候,有些家長不是在孩子面前抱怨,要麼就是罵老師、罵學校,嚴重的還會與老師發生肢體衝突,那麼我只能說情商為零的家長就不要來坑自己的娃了。

我們孩子學校有一個年輕的班主任,常常以淘寶網紅的造型來學校,因為經驗不足,經常忘記及時發學校通知什麼的。

放學的時候經常能聽見聚成小團體的家長們三五成群的抱怨著。

但是有一個家長從不抱怨,這是我孩子幼兒園同學的媽媽。她告訴自己的孩子,老師穿什麼無非是年輕的女孩子愛漂亮,雖然她是老師,但她也是愛漂亮的女孩子,不能說因為這個問題就認為老師不是好老師;老師沒有及時的發通知,是不是想試試課上和同學們說的通知,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及時的自己告訴家長;課上的比別的班級慢是不是老師想講的更詳細;考試有背誦的詩歌老師沒要求,但是書上有要求呀,當這課上完,你們就應該按照書上的要求完成背誦,老師沒通知是不是因為老師認為你們自己也可以完成的很好呢?

看!同樣的一個老師,在不同的家長心裡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家長心中如何想,對於很天真率直的孩子來說要分裂的做到像成人的姿態一樣收斂自己真實的想法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所以,不在孩子面前報怨、貶低老師很重要。

家長的抱怨除了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外,別無他用。

孩子是鏡子,鏡子裡有父母的身影。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小孩子在入學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關懷教育下成長,父母的教育指導和自身行為是他們的第一影響源。進入學校以後,教師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們很自然的把他們與父母交往中的各種思想感情,轉移到自己老師的身上,教師成了學生成長的第二影響源,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

進入小學以後,孩子們每天在校時間超過8小時,在這8小時裡除了學習和老師同學相處外,孩子們更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文化知識,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才能讓孩子在學校安心平穩的渡過每天的校園時光,希望每個爸爸媽媽們都能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理智的面對師生間的“衝突”和“矛盾”,讓孩子每天的學習生活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是如坐針氈還是如沐春風?由你來定!

— THE END —

本文作者:星星之水 教源在線特約寫手

教源在線 ID:jiaoyuanshop

教源在線官網:www.jiaoyuan.shop

教育資源大本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