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知識成爲驅動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

陳春花:知識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

導讀:企業要想經營成功,除了在某些方面必須具有專長之外,在每個重要的領域也必須擁有適當的知識。企業必須隨時獲得新的知識,並加以研究和運用,以便滿足市場需要的變動。企業所擁有的專業知識人才是未來能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

1

核心問題的界定

在探討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需要界定幾個核心的問題,以幫助大家理清思路。

·企業是什麼

每個企業都是在某些方面擁有專業知識, 以便滿足顧客的需要。例如,印刷廠就是運用印刷方面的技術來印製書籍。企業經營的本質,就在於把知識適當地轉化為顧客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企業最後還是憑藉知識來賺錢。企業的經營是很實際的事,牽涉到組織、發展、宣傳,以及知識的運用。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就說過,

知識就是企業經營的本質

·知識是什麼

知識和信息不同。信息只是我們處理過的數據或者事實。而知識則是我們辨別、選擇和內化的選擇,是運用信息以生產商品和服務,來適應市場的能力。沒有被實際運用的信息,並不符合我們所說的知識的含義。

·專業知識是什麼

企業因為擁有別人沒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能夠成長茁壯。對不懂得印刷業的人來說,可能每家印刷廠看起來都差不多。不過,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就可以看出有些印刷廠在重新翻印大師級的作品的時候,有能力做到和真品一樣。而另外有些印刷廠則能夠正確地印製技術性的書籍。例如,美國通用汽車有能力把表現平平的公司併購下來之後,將其轉化成很成功的企業;華為則能夠吸收別家公司的發展經驗,把這些新的理念加以運用併成為領先的企業。荷蘭飛利浦(Philips)公司的專長,則是在全球建立營運網絡。

·專業知識的類型

企業經營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可以分成好幾種類型,有些是純技術性的,有些則不是,有些專業知識是在組織能力方面,有些則屬於市場營銷與商業模式的。有些企業因為在某方面有優異的能力,而有突出的表現;相對的,如果缺乏其他方面的能力,則可能會經常失敗。舉例來說,有家小型工程公司的老闆在工程設計上具有相當天賦,但卻欠缺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因此即使在技術方面很在行,該公司最後還是不得不關門歇業。由此可見,企業除了在某些方面必須具有專長之外,在每個重要的領域也都必須擁有適當的知識,否則企業的經營就不會成功。

·認定企業的專長

企業究竟在哪些方面擁有特殊的專長,有時候並不容易確認。企業有時候並不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擁有知識。舉例來看,某家印刷廠原來專門承接一些臨時送來的單子,如必須趕著印製的財務報表或年度報告。後來有家管理顧問公司協助重整其營運,發現這種接單方式會浪費資源,因此建議該公司不要接受這種快速取件的單子,並且實施新的生產計劃和控制方式,以便事先做好規劃,循序把工作完成。顧問公司認為這種做法才可以充分利用工廠的機器設備,並提高公司利潤。不過,在做了這些改變之後,卻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公司員工對新的制度反應冷淡,不僅產量減少,公司利潤也相對降低。這個例子的失敗原因,主要是顧問公司並不知道該廠的專長在於很快地用團隊協作精神,把臨時接到的單子處理好,員工早已習慣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後期限之前把工作完成,然後才把腳步放慢,好好休息。

2

運用專業知識

陳春花:知識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

各企業之間的專業知識有所不同,有時很難加以區別。企業本身有時也不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有過人之處。所謂的專業知識分析,就是確認企業在哪些領域擁有特殊專長,對營運的成功有所幫助。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斷地實地操演。但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企業如果想取得領導地位,就必須在專業知識上優於別人才行。杜邦公司的老闆經常花很多的時間來分析該公司在專業知識方面的運作效果,以及需要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加強。他也要求廠裡的資深工程師和主管,以積極的態度,針對生產過程和產品項目進行分析。在這些努力之下,這家原來規模不大的公司,已逐步發展成全球數一數二的公司了。

知識往往很快就會過時,因此必須隨時檢視公司的專業知識是否跟得上時代潮流。同時,也應該確認這些知識能否配合市場需求的變化。對於已經過時的東西,就應該予以拋棄,並隨時吸取更新而有用的知識。公司如果死守著過時的知識,很快就會失去市場上的地位。每個企業都應該設立一個小組,定期地對相關領域進行研究,並適時地提供建議給高層主管。

公司經常會碰到一種情況,也就是雖然在某些知識領域優於別家,但這方面的專長卻未必能夠大幅度提高生產力。也就是說,知識上的優越並不能為公司帶來適當的利潤。舉例來說,一位整形外科醫師如果只能從事一般的外科手術,也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所以,知識必須能夠實際運用到產品和服務上。

由於知識的進展快速,市場上的競爭又如此激烈,因此,企業如果希望維持在某些方面的優勢,也得不斷地努力才能夠做到。請記住,沒有人能在各方面都超越別人。

3

企業就是一種知識系統

我們可以套用戴爾·詹(Dale E. Zane)的話來說,那就是企業組織本身就是一種知識系統。在這方面,企業的主要工作包括:從組織內部或到外面收集資訊,並傳播既有的知識;吸收並開發新的知識,拋棄過時及舊有的知識;分析新的市場趨勢和需求;將知識化為產品和服務,以讓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把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招募進來,積極參與公司的生產計劃。

4

知識的範圍不應限於技術領域

企業經營的成功,除了技術方面的知識以外,還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識才行。企業就算能在一兩個領域裡優於他人,也不能忽略其他的相關知識。例如,不少公司雖然在技術方面頗具水準,但卻因為欠缺市場營銷的能力,同樣是經營不善。因此,企業的經營,必須把所有的相關知識都考慮在內。

5

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是企業的主要資源

陳春花:知識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

由以上的討論可以知道,企業生產能力的高低以及未來發展的潛力,主要是看企業能否適當地運用知識。由於人才能擁有知識,因此擁有專業知識的員工,可說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必須隨時獲得新的知識,並加以研究和運用,以便滿足市場需要的變動。企業所擁有的專業知識人才是未來能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

6

成為專業人才的有效組織

以多位專業人才為主的部門,往往不容易形成一個有效率的專業組織,例如企業裡的研究部門等。這些專業人員不能用管理操作員的方式來加以控制和命令。他們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才能發揮效能。如何設立並形成有效的組織模式,是管理者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