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篆書凝重與灑脫——天津市書協副主席邵佩英點評篆書作品

特別聲明:作品點評欄目由千年蘭亭號在今日頭條獨家發表,如其他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提示:即日起,本欄目針對網友開放。希望點評作品的朋友,請私信。

特約評改人:邵佩英(中國書協篆書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書協副主席)

寫出篆書凝重與灑脫——天津市書協副主席邵佩英點評篆書作品

郭士成 《陋室銘》篆書中堂 規格180cm×94cm

郭士成作品評語:該作品全篇結字工穩,用筆熟練。章法上有自己的想法,故意縱向分為四條,之後再連接成“條屏”。這是目前一些展覽中常見的形式之一。

在字法和用筆上有“時風”的影子;似乎借鑑了楊沂孫、吳大澂、吳昌碩的篆書;取法上有些雜亂,大小篆摻雜,風格上不甚統一。比如“在”“則”“吾”“德”“上”“綠”“白”“耳”“之”“勞”“西”等字皆為大篆字形,其他為小篆。“苔”字規範的小篆應寫為“艹”下面加個“治”,而不是“臺”。

建議作者從清代某位篆書大家的經典作品中取法,以校正自己過去的書寫習慣。這裡要注意的是初學篆書要先取法一家,切忌摻雜。作者可以先學楊沂孫,以後再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感悟,學習其他篆書家的作品。

篆書表面看似乎只注重字法結構、用字正誤,事實上篆書用筆的豐富性是存在的。篆書大家們利用毛筆的彈性和中鋒行筆的特殊性,增強毛筆的提按技巧,使篆書線條有了粗細的變化。如起筆處加強的凝重感,收筆處盡顯的灑脫感,出鋒時表現出的迅捷感等,都會讓篆書的線條“婉而通”,讓字法上更加流美暢達。即使是曲線的疊排,也會使字形變得婀娜多姿。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寫出篆書凝重與灑脫——天津市書協副主席邵佩英點評篆書作品

吳大澂篆書《夏小正》(局部)

經典解讀

吳大澂的篆書《夏小正》,是為朋友所書八條屏,內容為《大戴禮記》中的一篇。結構端莊,用筆工穩,墨重如漆。

《夏小正》屬於他成熟期的代表作,我們今天見到的墨跡本皆為出版社重新排印且有長方格界的版本。從中很難看出八條屏的整體氣勢,但作為臨摹的範本還是足可以用的。

吳大澂寫的篆書尤其是大篆高古靜穆,剛勁平實。吳大澂篆書《夏小正》工整、穩健,字形或方或長,或大或小,多數篆法是小篆,但作品中摻雜了小部分大篆。貶者說大小摻雜,有失體統;褒者說靈動多變,貴在化解。

筆者所臨吳大澂篆書《夏小正》,用筆上稍加一點楊沂孫、吳昌碩的筆法。其中“丁亥”的“丁”原帖像個小的“口”,筆者故意加了一個短“丨”,以示區別。運筆不快不慢,藏鋒起筆,中鋒行筆,收鋒或駐或提。不計較個別點畫的準確性,而是學習吳大澂的靜雅、工穩、厚重。

寫出篆書凝重與灑脫——天津市書協副主席邵佩英點評篆書作品

邵佩英示範作品 節臨吳大澂篆書《夏小正》中堂 規格140cm×68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