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步道

黃河的步道

如果說渺小和恢弘的對比可以讓人心生敬畏,短暫和永恆的落差可以讓人重回寧靜。

那麼沿黃的行走將實現一次迴歸,行走在遠方,渡自己,回寧靜。

這絕對算不上探險,後來有同行者說某某從黃河回來,旁人問如何?某曰:“活著真好”。我等聽者笑噴,這也算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之當下中國版本了。

黃河的步道

其實,這只是一次旅行,徒步距離長些而已。

黃河的步道

腿長的晉商

時光流轉到光緒二十五年六月初的某一天,康家巨賈,德新堂的康笏南,由天成元大掌櫃孫北溟陪著,離開山西太谷,開始了他古稀之年的江漢之行。

康笏南早就覺得,自己的血脈裡,一定傳承了祖上這種擅長千里跋涉的天性。他對出門遠行,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喜愛。年輕時,在口外的荒原大漠裡,有好幾次徒步走入絕境,以為自己已經不行了。奇怪的是,一旦絕望後,心裡怎麼會那樣平靜,怎麼會有那樣一種如釋重負之感,就像把世間的一切,忽然全都卸下來,輕鬆無比,明淨無比。隨後,一種新鮮的感覺,就在不知不覺間升騰起來。

父親告訴他,那是見神了,神靈顯聖了。他自己倒覺得,那是種忽然得道的感覺。顯聖也好,得道也好,反正從此絕境沒有再絕下去,一切也都沒有終結,而是延伸下來,直到走出來,尋到水或發現人煙。後來只要一上路,不僅精神爽快,身體似乎也會比平時格外得皮實。他一生出遠門多少次,還不記得有哪次病倒在旅途。晉商過人之處就是腿長,不畏千里跋涉。

黃河的步道

重走黃河的約定

大概自己骨子裡繼承了西幫腿長的特徵,自從上次沿黃徒步考察完後一直惦記著,什麼時候應該再去看看黃河,那個流著不可思議的清澈河水的黃河,那個讓人腳走到起泡、累到懷疑人生的黃河,那個沿岸有奇異地理景觀、有古老山西殘垣斷壁的黃河,那個有很多老人留守貧瘠山村的黃河,那個有獨行、有同行、有直面內心、有把酒歡言的黃河。

黃河的步道

徒步旅遊帶動了戶外用品產業經濟 攝影/李問

但是日復一日高樓叢林裡面的朝九晚五讓人心生懷疑,不知道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以什麼狀態回去。越遠離越懷念,越懷念越敬畏。那個重走黃河的約定,既近在眼前又模糊得如同前世。

直到黃河電視臺拍攝專題《表裡山河·行走山西》,朋友問我,要不要去走黃河。我說七天太長,走不了這麼久。“看你時間,走幾天也行”朋友說。

行。我幾分鐘之內就決定了,匆匆調整之後的行程,好像害怕自己會後悔一樣,要把事情坐實才放心。

在熱鬧喧囂的活動儀式之後,驅車離開城市,長途奔襲,心以超過車行的速度先行抵達,所以當我腳踏黃河土地的時候,沒有陌生,只有熟悉,就像昨天剛剛來過,就像每一刻轉身都可以看見,從來沒有離開。

黃河的步道

走過了,會懂得

我看見的熟悉的空間還在,但是季節更替之下的時間卻已經更改。其實一切都在變的吧,除了變化。上次我走近的時候,黃河水是清澈而舒緩的,這次我再次走近,黃河水渾黃了,奔流起來了,這就是時間從不停留的佐證。

黃河,起於無,終於無窮,裹挾泥沙,擊破岩石,鋪滿我們未及的遠古衝向我們未達的將來。如果說渺小和恢弘的對比可以讓人心生敬畏,如果說短暫和永恆的落差可以讓人重回寧靜,那麼沿黃的行走將實現一次迴歸,行走在遠方,渡自己,回寧靜。黃河,就如孕育我們的初生地,帶著洞悉一切又無聲無息的智慧,在渾黃的河水裡,在粗糙的石頭縫隙中,在溼軟斑駁的泥土岸上,溫暖而滄桑地,在我們經歷很多很多回去之後,還可以跟我們在一起。

徒步黃河,用腳走路,會有些苦,有些累,甚至有些無聊。但徒步的好處正是從這裡生髮出來的,“走過了,會懂得。”

黃河的步道

健身、旅遊、文化探尋,促使徒步群體越來越壯大 攝影/李問

徒步對一個初體驗者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是一個從興奮跌落低谷的過程,體力在慢慢耗盡,徒步次數多了,你會愈發感受到內心荒涼,這樣的苦行,意義何在?臆想的安寧怎麼敵得過行走的苦難,看不到盡頭的遠方怎麼化得開現實裡面的苟且。

還有徒步這件事情,讓我們不得不卸下“盔甲”,因為徒步會消耗你的能量讓你無力偽裝。如同直言無忌的朋友,或許會讓你不爽,但這就像擊打,會刺激其你的神經強度,而撫摸會讓你越來越軟綿綿,直到成為別人手中的“羔羊”。

當然,在路上你有機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比如你有機會體會“拉你一把”的溫暖,你可以更多地“經歷風雨,分享陽光”。生命的意義或許不僅僅在快樂,在什麼呢?格物致知,得親自去找找看。

若要更好,你該知道走什麼路,與誰同行。

越來越好,不用激昂歌唱,不用合掌期盼,只是個選擇。

選擇,可以三思而後行,可以深思熟慮,切忌渾渾噩噩地盲從,然後是持久地信仰和執行。徒步長距離,是一件與信念信仰有關的事情,由心力決定。

當你行走在黃河最美麗的河岸,倚著岸邊絕壁風沙洗出來的崖壁,踏黃土穿岩石,走在草叢裡石縫中,走在風沙捲起來、河水響起來的日出日落裡面。看得到彼岸光亮的前行,即便艱苦,也是心的愉悅和平靜。

世界很大,路很長,風景很多,時間也不少,值得走走看看。但每一步都得自己邁開了腿才成,一步一個腳印,儘量地不走回頭路,不繞路,身後長長的距離就是這生命時間的價值了。

戛然而止的行程,各自回家,卻沒有什麼真的離開,再多的別離,也終是一條道。靜享孤獨,就是遠方;人心歸處,即為彼岸。

— end —

撰文:榮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