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能者」吃苦又吃虧

《莊子》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匠人石在去齊國的路上,有一棵又高又粗的櫟樹,前來觀賞的人絡繹不絕,而匠人石卻不瞧一眼。他的徒弟很是納悶,匠人石回答說: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它做成船定會沉沒,用它做成棺槨定會很快朽爛——“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匠人石的話道出了自然界常見的一種現象:棟樑之材常被砍伐,不材之木卻能壽延。這種現象折射到現實中,就是“能者多勞、弱者自閒”的苦樂不均。

“能者”使起來順手,用起來放心,既能“出活”又能“出彩”,一些領導自然委以“重用”,大事難事、急活重活集於一身,即便“能者”已不堪重負,“多勞”已成為“過勞”。反觀一些“弱者”,工作質量不高,辦事常出紕漏,甚至出了問題還要他人來“收尾”,棄用閒置便不足為奇。如此久而久之,就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一是兩極分化現象。因鍛鍊機會和平臺的差異,極易演變為“能者多勞、多勞者越能,弱者不勞、不勞者越弱”的情狀。二是惡性循環怪圈。正因“能者愈能、弱者愈弱”,一些單位、一些領導也越發依賴“能者”,而不願用“弱者”。三是心態失衡問題。時間長了,“能者”自有怨氣,“弱者”則在不作為中淪為邊緣人。四是見“閒”思齊傾向。“能者”漸以“弱者”為榜樣,任務來了就躲,躲不過便“糊”,自降標準、“自我矮化”,有意識地不幹工作、不幹好工作。

出現此類問題的核心根源在於,“能者”多勞卻不一定多得,“弱者”少勞卻不一定少得。有的單位不看政績看關係,不看能力看資歷,“能者”幹活時靠前,卻在提升時靠後、評功時靠邊;抑或搞人人有份的平均、你好我好的平衡、論資排輩的照顧。如此作為,傷害的是人心,破壞的是公平,損害的是形象,影響的是建設。

管理學中有個著名的“漏桶理論”:用水管給一個漏桶加水,如果漏水的速度超過加水的速度,桶裡的水遲早會漏光,要想把水桶加滿,首先要做的不是把水管加粗,而是把水桶補好。提升單位建設的質量,不是光把個別“能者”使用好,而是要把“能者”之外的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建設一支人數眾多的“能者”隊伍。“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通過大力營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真正讓優秀者優先、實幹者實惠、吃苦者吃香,使“能者”成為激活一池春水的“鯰魚”。

“能者”並非樣樣都能,“弱者”也並非處處都弱。正所謂“駿馬能涉遠,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用人用長,則人皆可用。領導幹部要眼中有人才,善於用人才。只有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才能實現“九牛爬坡,個個用力”的生動局面。

莫让“能者”吃苦又吃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