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個辦法,幫我去掉百萬醫療險免賠額

想個辦法,幫我去掉百萬醫療險免賠額

1、

如果什麼都能賠就好了,如果沒有免賠額就好了,如果……

人啊,你的名字叫貪婪!

對,我們肯定都承認,雖然什麼都賠是不現實的,保險公司又不是慈善機構。

本想著小几百塊就可得個百萬醫療險的保障,但又考慮到其1萬的免賠額,大部分夥伴心裡還是有點膈應,這小額費用報銷還是難呀,不花個兩三萬的也報不了。

雖然各大號文章都說:“有便宜還無免賠額的就可考慮投保”,但縱觀整個市場,要真是無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那價格還真貴上不少(保唄兒超市有一款一起慧99可供參考對比)。

貴的原因?

0免賠額的產品會大大增加保險公司賠付風險及“小額理賠”的人力審核等經營成本,所以費用會更高啦。

就沒辦法了嗎?(小聲bb)

2、

辦法是有的,首先第一種。

我們來看一個保唄兒經常會提到的【社保個人賬戶】,這兩類補償是可以抵扣免賠額的:

想個辦法,幫我去掉百萬醫療險免賠額

想個辦法,幫我去掉百萬醫療險免賠額

▲某百萬醫療險條款示例

Ps.社保的統籌賬戶無法抵扣噢。

要知道,免賠額通常都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而這裡的年限都是跟據具體的產品保障期限掛鉤,比如比較普遍的一年期百萬醫療險條款約定:

想個辦法,幫我去掉百萬醫療險免賠額

▲某百萬醫療險條款示例

又比如保證續保5年的百萬醫療險條款約定:

想個辦法,幫我去掉百萬醫療險免賠額

▲某百萬醫療險介紹示例

其意為,只要在約定的保單保障年度內,發生有效醫療費用只要累計滿1萬元(抵扣掉免賠額),那麼之後發生的有效醫療費就可報銷。

舉個栗子:

免賠額為1萬元的前提下,第一次就診“發生醫療費用的有效金額”為6000元,則本次之後免賠額已被抵扣6000元,免賠額剩餘4000元,本次不賠付;

第二次就診“發生醫療費用的有效金額”為3500元,依次類推,免賠額剩餘500元,本次不理賠;

第三次就診“發生醫療費用的有效金額”為3000元,免賠額剩餘0元,發生理賠2500元。

所以,並非一次性就得花夠1萬元才給報,沒這麼不人性化。

而在這樣的抵扣和累計免賠額設計下,一定程度上有效加速抵消免賠額,能早日實現報銷~

但這麼一通看下來,好像花的還是自己的錢來抵扣呀?

當然,保唄兒剛介紹的是半心理作用抵扣法(畢竟越快抵扣越有利,具體案例可看回醫療險專題理賠實錄>>>對比會更清晰),順便幫大家再捋一捋免賠額究竟是怎麼算的。

接下來介紹第二種更能滿足你們需求的方法。

3、

這個辦法就是利用【其他商業醫療險】抵扣:1萬保額的小額醫療險。

想個辦法,幫我去掉百萬醫療險免賠額

▲某個人住院醫療險介紹示例

這類醫療險保額不多不少,剛好1萬,0免賠額,價格低,又不用擔心其與百萬醫療險同屬於報銷型險種不能重複報銷,

可以說是百萬醫療險伴侶的優選。

總而言之呢,百萬醫療險主要還是針對大額支出醫療費的疾病而設的重要保障之一。當我們真的錢到用時方恨少,真真需要大筆醫療費用時,就不會再去計較這1萬元為何不賠了。

如果一定要摳免賠額部分,大家可以通過小額醫療險來補充保障。

但要明確的觀念是,所有產品的設計都有其合理科學性,不要抓著一個點就嫌整個產品都是騙錢貨,這是非常不理智、不負責任的。

千萬不要拿這1萬元免賠額,而跟未來未知的風險對賭。

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