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宇宙毀滅的來臨不一定是在28億年後

一項新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宇宙壽終正寢之日並非在28億年後,謝天謝地,它可以持續到無限久遠。

好吧,這或許聽起來有點荒謬,但真的是有科學根據的。在 arXiv可查到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大撕裂” (Big Rip)宇宙論假說,根據這個理論,宇宙會不斷膨脹,乃至於時空本身將四分五裂,這項研究由Jacob Aron選入新科學人 (New Scientist)雜誌中。

科學探索:宇宙毀滅的來臨不一定是在28億年後

你可能知道,宇宙正在加速膨脹,我們觀測超新星而得以知道這項事實。大撕裂假說是宇宙末日的理論之一,根據這個說法,宇宙膨脹到某個程度後,宇宙中的所有距離都將變成無限大。因此,所有的事物都將四散,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大撕裂發生與否,取決於宇宙中稱之為暗能量的神秘力量之數量。如果該量在增加,則大撕裂可能發生;如果沒有,就可能發生另一個結局,例如”大擠壓” (Big Crunch),有點像類似大爆炸(Big Bang)的逆向發展,或是說朝向熱寂(Heat Death)持續發展。寫反饋打開搜狐新聞,體驗更流暢

因此研究人員決定深入瞭解,如果大撕裂理論是正確的,它何時會發生。除了暗能量的資料外,他們研究已知的星系與超新星膨脹率,並計算出宇宙年齡至少1.2倍的數值,或是從今爾後還有28億年,而過去的研究則曾提出220億年的估計值。

研究共同作者Diego Sáez-Gómez 告訴新科學人雜誌,”我們是安全的。當然我們仍須與太陽50億年的壽命奮戰,並與銀河系和仙女座40億年後的合併抗衡。”

大撕裂情境的上限是“無限的”,意味著撕裂永遠不會發生,取而代之的是宇宙將在熱寂中死去,萬物四散,沒有新恆星或其他星體可以成型。

眼前你還可以高枕無憂,地球是不會在短期間因為宇宙撕裂而被摧毀。我們只須留心其他可能造成世界末日的情境,例如殺手小行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