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最捷徑的路 最小阻力之路

本書最重要的洞見:

第一,結構決定行為,所有的能量沿著最小阻力之路進行。

第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牽引我們回到原點,就像盪鞦韆一樣,覺得自己來來去去,卻並沒有進步。

第三,在創造過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牽引著我們不斷達到理想願景,遵循最小阻力之路我們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第一,結構決定行為,所有的能量沿著最小阻力之路進行。

我們往往認為,是自己的心理狀態影響事情的成敗。於是,我們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也試圖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執行力。

作者認為,決定事情成敗的,其實是我們生活的結構。他提出,能量總是沿著最小阻力之路流動的,我們的行為都趨向於阻力最小的道路,簡單的說,我們必須首先創造出全新的行為結構。

其實我們都是循著這樣的最小阻力的道路來生活的。比如,我們走路的時候,都喜歡走捷徑,抄近道兒,這就是阻力最小的道路。如果現在,我們要從一棟大廈的70層去到旁邊大廈的60層,我們唯一的運動路徑,就是跟著電梯、樓梯和大門走。大廈本身的設計結構,決定了我們的運動路徑。

第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牽引我們回到原點,就像盪鞦韆一樣,覺得自己來來去去,卻並沒有進步。

作者發現了一個規律。當我們嘗試去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採取行動,來避免我們不想要的結果發生。那麼,通常來說,問題越嚴重,我們就越會採取嚴厲的行動。但是一旦行動奏效,問題得到緩解了,我們就不再採取行動了,就會鬆懈下來,結果是:問題就通通都回來了。這個過程就像盪鞦韆一樣,來來回回,擺來擺去,所以往往你用盡全力,卻並沒有看到明顯的成效和進步。

第三,在創造過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牽引著我們不斷達到理想願景,遵循最小阻力之路我們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創造力的結構,相比之前所說的“拉力—反作用力”這個模式來說,是一個更高的結構性張力。有兩大元素組成:一個是對於你想要創造的成就明確的願景。

另一個是對你的現狀清楚的認識。這樣,我們就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結構性張力:願景會提供給你強大的拉力,驅動你去行動。現狀的作用,也是驅動,通過願景和現狀之間的落差,來推動你不斷向前,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你內心的願景越明確,就越有可能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創造過程中,將經歷三個階段:萌芽期,同化期,完成期。

第一個階段是萌芽期,在萌芽期,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作出重點選擇,然後將所有資源都集中在這個選擇上。做選擇也是需要練習的,你必須經歷痛苦和放棄。要記住的一點是:只有一個最重要的選擇,才能讓你真正開始接下來的創造——所以,選擇你真正想要的東西,無論它是什麼,當你下定決心去選擇之後,你會發現,之前所有困擾你的事,都開始煙消雲散了。

第二個階段你會來到同化期。從最開始的不確定,有些擔憂,到同化期,你會大量吸收知識,發現機會,你會發現,實現自己的願景根本就不難,你開始廣泛的學習,大量地同化知識,你甚至感到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當你寫作時,你筆下流淌出越來越多的驚喜。當你做事的時候,你感覺自己有越來越多的能量和動力去完成。這是創造歷程中最美妙的時期,說明你正在經歷飛速的成長。

第三個階段是完成期。很多人會在完成期的臨門一腳敗下陣來,明明已經做了大量努力了,到最後卻總是功虧一簣。到完成期,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放手,坦然接受作品已經被創造出來。然後瀟灑地開始自己的下一段創造旅程。

此外,在創造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兩大障礙。

第一是時間差,也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總是比預期來得慢一些,我們要訓練自己的耐心和等待。

第二是厭惡現狀,保持對現狀客觀清醒的認識,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挑戰。而客觀真實的面對現狀,評估現狀,才能讓我們真正走完創造的旅程。

這本書最顛覆的觀點之一,就是對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的反思和批判。

作者的理由是,一個喜愛解決問題的人,一個長期用解決問題的思路來思考的人,往往是沒有創造力的。當我們熱衷於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仍然在順應環境,也始終在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來避免自己不想要的事情發生。我們太習慣於解決問題了,這個思路讓我們很少去認真透徹的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所以,要超越問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真正想要的結果上。時刻提醒自己,創造的過程,就是採取行動,真正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