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首創一成語,想讓劉備去犯險,爲何劉備卻喜出望外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太史慈傳》,時間為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相關人物為太史慈和劉備。原文如下:

太史慈首創一成語,想讓劉備去犯險,為何劉備卻喜出望外

(太史慈)遂到平原,說備曰:“慈,東萊之鄙人也,與孔北海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萬死之中自託於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備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隨慈。賊聞兵至,解圍散走。

太史慈首創一成語,想讓劉備去犯險,為何劉備卻喜出望外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太史慈於是來到平原,對劉備表示:“我太史慈不過是東萊的一個粗人,與北海相孔融既非親戚也非同鄉,只是因為相互尊重彼此的名氣、志向,有分擔災禍和共濟患難的情誼。現在管亥作亂,孔北海受到圍攻,孤軍無援,危險就在眼前。因為您素有仁義之名,能救助他人於危難,故此孔北海伸長了脖子等待您,並派我衝破重重圍困向您求救,希望您能施以援手!”劉備動情地表示:“原來孔北海還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我劉備啊!”於是派出三千精兵歲太史慈一起前往北海。賊兵聽說援軍將至,便放棄了對北海的圍困。

太史慈首創一成語,想讓劉備去犯險,為何劉備卻喜出望外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太史慈口中的“危在旦夕”,意為危險就在眼前。這也是由太史慈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太史慈首創一成語,想讓劉備去犯險,為何劉備卻喜出望外

劉備本是幽州涿郡的一位草根。早年闖蕩中原,但屢遭挫折,不是差點死於叛軍之後,就是遭到朝廷的通緝,真可謂舉步維艱。直到他投靠了昔日同窗公孫瓚之後,境遇才得到了極大的改觀。公孫瓚讓他擔任平原相。在此期間,劉備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在平原境內穩定局勢、發展生產,贏得百姓的擁戴。第二件大事便是率部前往北海去援救孔融。

太史慈首創一成語,想讓劉備去犯險,為何劉備卻喜出望外

孔融在當時雖然與劉備職務相當,僅僅是封國中的一名國相,但他卻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在全國享有盛譽。故此,當劉備得知連孔融這位的大名士對自己讚賞有加時非常激動,二話不說就派兵救援。經過此次事件後,劉備的名氣在中原變得廣為流傳。這也為他後來得到陶謙、袁紹的關注並順利地成為徐州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史慈也算是幫了劉備的大忙。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