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能不能在周圍設置裙板以抵禦魚雷的攻擊?爲什麼?

天生我才205999496


能啊,當然能,但掛“裙子”可以,掛“裙板”就不行了。一般有附加裝甲、防魚雷腫部、防魚雷網等三種“裙子”。

這種裙板有點像外掛附加裝甲的意思,設置裙板的軍艦倒也是有,不過估計只能防個撞船之類的行為,例如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艇外面就加掛了坦克裝甲。

據說這麼做是為了在稽查“不審船”時,能抵禦對方的RPG和撞擊,保安廳180噸的“下地島級”巡邏艇畢竟噸位太小,為了和某國的大艦海上爭雄,總得多搞點東西吸能才行。要是碰上正兒八經的魚雷,富士山頂沒準會多個景觀。

不過這種防護附板在過去的軍艦上其實都有,不過他們防不了魚雷,更大程度上是為了防備穿甲彈炮擊和近失彈。畢竟魚雷攻擊在水線下,攻擊方式與炮彈也有差異。

抵禦魚雷最好的方法是高機動性及提高對魚雷的偵查發現能力,一味的靠裝甲板去硬懟並不是最好的方式,因為你裝甲哪怕再厚,在魚雷這種爆炸威力面前也是渣,單純比無甲要好一丟丟罷了。我們必須瞭解到魚雷與炮彈的攻擊是不一樣的,前者依靠動能穿透,後者則依靠爆炸的超壓來撕裂船體。所以裝甲板哪怕貼的再厚,在壓力面前也不過是一層紙罷了。

但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那就是將一層紙變成有間隔的“兩層紙”。戰艦對抗水下攻擊的主要手段是設置“防雷腫部”,它其實就是軍艦的外掛裝甲,雖然不是“裙狀”的,但緊密貼合在軍艦上,形成了水下的防禦。這種裝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被英國人發明了出來,後來成為各國海軍的潮流。

防雷腫部貼在軍艦水線以下,像個奇怪的大肚腩,看著是一體,實則與艦體是分隔的兩個部分。一般還分為好幾個層次,最外層是空腔,內層則注滿了水。當遭受到魚雷攻擊時,外層可以抵擋魚雷對艦體的硬懟,形成“假船體”,兼而提早爆破魚雷,隔開一些爆破距離。注水的內層則用來抵抗爆炸水壓以及吸收爆炸能量,儘量保存軍艦的主結構不被傷害。

很可惜,軍事科技是不斷進步的,到二戰的時候人們就不再特別青睞巨大的防雷腫部,這東西極為影響航速以及戰艦的穩定性,增加的阻力太多。許多定深魚雷也不再單純像電影裡那樣撞擊側舷來殺敵,它們通過定深裝置和磁性引爆,避開這些防雷裝甲,陰險的鑽到戰艦肚子下面發動攻擊。

上面是德國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代表作“斯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的腫部設計,它就靠這個防禦魚雷,其實已經有點落後了,但看看下圖,腫部已經縮水了很多。

英國的“羅伯茨級”(Roberts-class)淺水重炮艦(Monitor)是其中的一個發展極端,它的腫部已經搞得猶如一個倒扣的浴缸。這艘船因為奇大無比的腫部,航速極低,適航性也極差,羅伯茨號參與了諾曼底的“霸王行動”,用艦載381mm炮對著劍灘的德軍噴了692顆炮彈。

魚雷的航速、精度、裝藥在二戰都得到了提升,飛機投擲的魚雷成為戰艦極大的考驗,單純靠裝甲帶硬懟只能殘活一時,改進艦體水密性能、強化科學損管、加強戰艦機動和聲吶系統才是王道,羅伯茨級這樣的東西只能在淺水當炮臺。

大炮鉅艦主義者更認同乾脆提升戰艦的火力和精度,讓大炮的射程將一切敢於投擲魚雷的艦船按死在海里。雖然航母艦載機的出現對二戰的戰艦來說是個變數,但艦載機投放魚雷對方向、高度、速度都有嚴格控制,只要冷靜得當,並不是很難以對付的東西。

現代軍艦隻有大型船舶上才能看到一點點防雷腫部的殘餘,畢竟水線下的水雷、魚雷和近失彈都需要有一定防備,單純離開這東西也不可能,只不過它們的結構都往往變成了多層複合,更像潛艇的耐壓艇殼,而不是一戰那種巨大的充水瘤子了,這樣既兼顧了流體力學,保證了船體性能,又強化了防禦力。

今天的航母等軍艦除了這種層層“吸能”的設置外,其實還有專用的艦船複合裝甲結構來進一步抵消魚雷等水下攻擊帶來的傷害。

所以說沒必要專門搞一個什麼艦船的外部“裙板”,軍艦們都套了個扣的緊緊的小內內,既能保持航行性能,又能一定程度的防護魚雷攻擊。

不過老王總是能扒出你們想要的東西,軍艦沒有裙子可穿,但可以穿襪子呀!這就是防雷網。原理與局座的海帶和類似,它們通過橫杆掛在軍艦身上,圍繞成一圈,從而避開魚雷對軍艦的直接攻擊。

實際上魚雷發明沒多久防雷網就被人想出來了,早期用的是線網織物之類,後期一般用金屬環製成,通過軍艦兩邊的撐杆來佈置。曾經一度成為軍艦防魚雷的標配,甚至發展成對港口、大壩的防護裝置。

但防魚雷網別看像個絲襪一樣遮的周全,它實際防禦能力很看人品,而且嚴重影響船舶的航速,戰場上斷裂的金屬網可能還會被捲入螺旋槳,那將會造成比魚雷攻擊還可怕的後果。實際這種金屬網在海洋那種惡劣的工況中就沒消停過,所以後來各國在航行時都不會掛防魚雷網,只有靠港或錨停的是時候為了安全才展開它。

1904年日俄戰爭時,日軍用30艘魚雷艇攻擊了俄軍“塞瓦斯托波爾號”,這艘前無畏艦依靠魚雷網抵擋了日軍大量的魚雷。日軍總共發射了104枚魚雷,被反魚雷網掛住了不少,但其中兩枚命中了沒有防護網防護的艦尾,造成了塞瓦斯托波爾號的坐沉。俄國人第二天把水抽光讓它又浮了起來,還修好了網,事實證明防魚雷網的確有點作用。

不過魚雷也不是傻子,它們很快也進化出了“破網器”,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展開了防雷網的軍艦屢次被帶有“破網器”的魚雷鑽透擊沉,由此人們開始新一輪防護網的設計,但日德蘭海戰證明這些玩意兒都是“累贅”,它們除了被炮擊脫落後絞住螺旋槳外沒有什麼用。矛盾就在這裡,不少船拆了防護網,又被魚雷擊沉了,歷史總是充滿黑色幽默。

二戰時的防雷網除了軍艦自己的防雷杆掛網外,還增加了專門的泊位重型網,由專門的佈網船進行佈置,為戰艦設立防魚雷的“裙子”,無論是進港後還是海中停泊。

珍珠港事件的慘劇有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國忽略了防魚雷網的設置,他們認為珍珠港的水況複雜,深度不適合佈置防雷網,結果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甚至讓日本潛艇都摸進了港口。上圖是美國痛定思痛後的水兵們在佈置金屬防雷網。

上圖是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的防魚雷網,現在有些人知道了《戰艦世界》中那些艦體的斜杆是幹什麼用的吧。

無論是防魚雷的附加艙室還是掛在周圍的防魚雷網,都可以算是外掛的一部分,所以外掛這個思路沒錯,但“裙板”結構未免就動作太大了。現代軍艦更是幾乎放棄了這方面的防護,採用航速、電子干擾、模擬欺騙、聲吶和航跡追蹤等方式躲避,目前還有國家正在研製反魚雷魚雷,有點類似反導導彈,這些都比硬性的裝甲“裙板”靠譜的多。


王司徒老百科


軍艦的確能在水線部分增加“裙板”,不過“裙板”這個說法是坦克的,軍艦的“裙板”叫做防雷凸出部。它們的作用都是一樣的吸收炮彈的大部分衝擊能量減小傷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作為重要的海上攻擊力量慢慢的被各國海軍所重視。但是當時的魚雷裝藥比較小航程較短,所以威力比較小,而戰列艦為減小或抵消魚雷的傷害就在戰列艦周圍佈置防雷網,而且是自身攜帶的,但是這是在航行中是不能使用的,只能在船停靠的時候使用。


20世紀20年代,由於科技的飛速發展,魚雷的口徑越大,裝藥越來越大,航程越來越遠威力也越來越大,而之前的防雷網已經不能抵擋魚雷的攻擊了,而為了有效的抵禦魚雷的攻擊除了設置更加嚴密的防雷隔艙以外,還在水線部分增加的防雷突出部。

其實所謂的防雷突出部就是在軍艦水線下增加一個大水箱,防雷突出部不僅可以相對有效的防禦魚雷的攻擊,而且可以增加艦艇的排水量,增加浮力,但是同時相應的,因為其改變了艦艇的流線型結構,其航速也相對降下來,不過降的不是很多,約1-2節。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不可行,首先增加裙板代價太大,軍艦在水下部分是要保持流線造型的,否則水的阻力對艦船機動性影響很大,增加裙板會極大影響流線型。

另外魚雷可不是穿甲彈,它靠的不是動能,而是炸藥,一顆魚雷直徑通常超過500毫米,小型魚雷也得300毫米以上,長度通常在5米以上,短的也得2米左右,其戰鬥部是很大的,加上在水中爆炸所引發的衝擊波因水的密度遠大於空氣,所以高速水流的衝擊力和破壞力是極強的(可以腦補一下水鑽是怎麼切鋼板的)裙板對其防護作用基本沒有,就算裙板分擔了炸藥威力,但水下衝擊波足矣對艦體結構造成致命傷害。

綜上,裙板對魚雷來說是無用的,而且影響艦船的機動性。防魚雷還是考慮其它方式比較靠譜,比如攔截和干擾。


光怪駁離


軍艦設置的防魚雷結構不叫裙板,叫防護隔艙。是大型軍艦水線下的一條加厚的船艙,裡面充滿水和空氣。當魚雷碰撞爆炸時,吸收爆炸能量,減少對船身的衝擊損害。

由於由於現在主要依靠反艦導彈,很少有機會近距離發射魚雷,而且隔艙凸出,增加阻力,降低航速。現在軍艦上已經不再設計這個結構了。中型水面艦艇的主要任務就是反潛。減小航行阻力,降低噪聲才是主要考慮的要素。


天明遙遙山海關


我任務不太可能:

一是不同於坦克裝甲,裙板裝在水裡會影響航行速度、會遭到海水腐蝕、會減少艦船載荷。

二是魚雷不於一般反坦克穿甲彈,可以說,一發魚雷數米長,一艘艦艇只要被一發魚雷集中,攔腰斷成兩截也是常有的事。魚雷這個武器,還是非常恐怖的


環球鷹眼


不能

1.因為有裙板也擋不住,皮糙肉厚的戰列艦都挨不了幾發,更別說現代的薄皮大餡軍艦。

2.主動防禦,幹掉發射平臺當然這個平臺主要是潛艇。

3.被動防禦,因為魚雷發射之後想攔截魚雷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連續的S型機動看看能不能甩掉。

魚雷射程很短的,液體對能量的吸收效果比空氣差多了,所以一旦被魚雷擊中威力堪比數枚反艦導彈。


李曉偉


之前可以,但是影響性能,也就戰列艦,重巡使用,就是防魚雷突出部。驅逐艦和輕巡因為重視速度就不裝防魚雷突出部了。後來,魚雷智能化,殺傷方式由戰鬥部直接撞擊,改為了衝擊波震短龍骨,設置多少額外突出部都沒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