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軍事武器裝備上,有核潛艇、核動力航母還有核武器,那有核動力飛機嗎?

春天來了7270


怎麼沒有?肯定有啊。

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弄過核動力飛機項目,美國之所以弄核動力飛機,一方面是維持技術優勢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戰略空軍那群迷戀戰略轟炸機與大規模轟炸的高級將領全力抓權的考量。對於核動力飛機的戰役使用,基本的思路是可以用其攜帶核武器並長期部署在空中待機,以極大地提升核武器的生存性。不管怎麼說,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以B-36洲際轟炸機為藍本搗鼓核動力轟炸機,康維爾公司還真的搞出了3架原型機,並命名為NB-36H,反應堆採取普通的堆棧構型,靠反應堆熱量加熱空氣為發動機提供動力。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反應堆堆芯完全暴露在外,一旦起飛這尼瑪完全就是一個飛翔的髒彈啊,一邊飛一邊噴放射性粉塵。這3架原型機也只好作為“空氣動力試驗機”,重點試驗了飛機安裝核反應堆後的空氣動力學性能與核反應堆在飛行情況下的工況穩定性,並未敢在空中真正使用核反應堆。後來美軍內部主張洲際導彈的一派將領佔了上風,這事兒就下馬了。

至於蘇聯,完全是抱著“美國有的我也要有”的心理,加上託派分子赫魯曉夫莫名其妙的原子能崇拜,上趕著也搞起了核動力轟炸機。至於戰役使用跟美國想法一樣,也是打算讓轟炸機帶著核武器在天上長期飛行待機,以提升核武器的生存性。同美國人不同的是,蘇聯人仗著自己的國土廣袤無人區眾多,用圖-95“熊”式轟炸機改裝一架核動力轟炸機之後,還真的在天上飛了幾圈,但是遇到的問題跟美國人一樣:放射性汙染太嚴重。畢竟一個大髒彈在天上飛,誰想誰噁心不是。於是很快也下馬了。


軍武次位面


核動力以其強大的動力和超強的續航受到各國軍事裝備的青睞,近些年來,我們也越來越頻繁的聽到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以及核導彈等核武設備,但是奇怪的是,我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核動力飛機,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歷史上是曾經進行過相關的研究和試驗的。在美蘇冷戰時期,雙方都不遺餘力的進行軍備的擴張,當時為了實現戰略轟炸機攜帶核武器的核威懾作用,雙方都考慮過核動力戰鬥機的研發問題。

經過潛心的研究,最終蘇聯和美國都研製出了能夠試飛的核動力飛機。也確實實現了超強續航和超高飛行速度的要求。但是核動力飛機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一是採用核動力的戰鬥機機身太重,不便於在飛行和戰鬥中使用,大量的能源都在日常航行中被浪費;二是核汙染問題,戰鬥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極易發生各種問題,而戰鬥機一旦發生損毀極易導致核洩漏和核汙染,可能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而雙方在研究的過程中都沒有辦法完全消除這些隱患,因此核動力戰鬥機最後並沒能夠投入使用。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與投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核動力戰鬥機的計劃。人們最開始研究核動力戰鬥機最主要是為了能夠讓核武器到達較遠的地區從而實現核威懾,但是洲際彈道導彈的出現使得核武器的遠距離使用有了更好的解決辦法,因此也就沒有哪個國家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了。


利刃軍事


這是個捨本逐末的問題,不管飛機是燒油的、太陽能的還是核子能的,它就是飛機,要讓飛機在天上長期飛,需要解決的不光是能源問題,就算解決了相關問題並可以長期飛了,那麼生存問題又來了,飛機和機上人員的生存問題解決了。武器又是否可以長期戰備值班?被擊落了怎麼辦?更何況還有成本回報率的問題


卐風車卐


雖然很匪夷所思,但我還是要說,真有,不過是曾經有。。

上世紀50年年代末,正是美蘇全面進入冷戰的時間,由於蘇聯苦惱沒有一款能飛躍半個地球的轟炸機,就腦洞大開想到了核動力飛機——圖95LAL



具體的設計因為太屌太高深,就不說了,估計也沒幾個人能聽懂。

蘇聯成功的將一個小型核反應堆安裝進了飛機,非常成功,但是由於過強的核輻射,導致不得不為飛機加裝大量的鉛防護板,導致了飛機的自重極大,而且飛行員視野非常差。


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圖95LAL還是試飛了累計34次,雖然大部分時候都沒有開啟反應堆,但是少數幾次開啟時,確實證明了設計方案整體的正確性,在理論上,開啟反應堆的圖95LAL,可以不停歇的繞地球飛80-85圈。。。

不過因為技術的不成熟,以及戰鬥中存在太多的變量,無法保證反應堆的安全,最終這個項目還是撤銷了。。。


霧雨丶


核能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在軍事上,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或者核聚變產生巨大能量這一原理的殺傷力極強、破壞性極大的軍事武器。我們熟悉的核武器中,除了原子彈,氫彈,還有核潛艇,核動力航母等,可是我們好像從來沒有聽說過將核能應用到飛機上,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最開始處於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就研究過,可能是他們太急於提高自己的軍事實力,在相互想要壓制對方的狀態下這兩個國家研究如何將核動力應用到飛行器上,並且還做出了一定的成果。美國於1946年開始進行“飛機核能推進計劃”,由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管。而蘇聯得知自己的對手正在研製B-36核動力飛機時,緊接著代號圖-119的計劃立刻啟動,試圖在圖-95戰略轟炸機上使用VVR-C核反應堆。

最終結果可想而知,二者都沒有研製出成熟的核動力飛機,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核反應堆的巨大的危險性,要知道,將提供動能的核反應堆帶上天空,最先要解決的就是核輻射防護這一問題,儘管在飛機裡有限的空間重重防護,還是有核洩漏的危險,並且按照飛機在空中停留的時間長度,這期間積累的輻射效應是非常巨大的。

因為從研究的出發點講,美國和蘇聯需要的是一種可以不受地域和航行時間限制的轟炸機,但是後來隨著洲際彈道導彈的研製成功,他們發現核動力飛機好像沒有那麼必要了。但是如果單純的從技術方面講,如果未來可以順利解決反應堆的有效控制等問題,核動力飛機還是可以成功問世的。


利刃巨透社


雖然想法有些特別,但是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還真進行了研究實驗。

研究的起點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戰略轟炸機攜帶核武器長時間的在空中飛行,從而起到核威懾的作用。美國實驗的飛機是NB-36H.蘇聯是圖-95。

冷戰初期,美國和蘇聯為了取得軍事上的壓倒性優勢,曾經制定了一些瘋狂的軍事武器研製計劃,核動力飛機便是“瘋狂中的瘋狂”。


美國NB-36H


蘇聯圖-95轟炸機

美國NB-36H轟炸機

美國軍方的核動力飛機-飛機核能推進計劃”(NEPA)起步於1946年,1951年核動力飛機開始真正的研製,通用電氣公司負責研製機載核反應堆,康維爾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負責研製合適的載機。康維爾公司決定改裝兩架B-36H,改裝後被命名為X-6,第三架被命名為NB-36H,作為專門的飛行實驗平臺。


研製計劃一開始,首先碰到的是核反應堆的核防護問題。進過一系列的加裝工作密封、加鉛板、加冷卻水箱等等。1955年,在愛達荷州的一個試驗場上進行了發動機的實驗,1957年又測試了反應堆的核心。從公佈出來的信息可以看到HTRE-3發動機可以使飛機以740千米/小時巡航飛行,飛行里程達到48300千米。從1955年到1957年NB-36H共完成47次飛行,反應堆雖然不提供動力,但每次都提供核輻射影響的數據,每次飛行都有一架滿載陸戰隊員的波音C-97運輸機伴飛,防止飛機故障後核反應堆出現汙染問題。直到57年該計劃下馬也沒有發生汙染事故。


蘇聯的核動力轟炸機

1955年8月12日在前蘇聯最高領導人“核迷”赫魯曉夫的授意下,前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研製一種新型的、核動力驅動的戰略轟炸機的第1561-868號決議。開始在蘇聯“原子彈之父”伊戈爾•庫爾恰托夫的指導下開始了研究工作。當OKB-23設計局和OKB-156設計局被弄的焦頭爛額的時候,大名鼎鼎的克格勃費盡千辛萬苦偷到了一份B-36核動力飛機的絕密文件。兩個局的研究人員迅速展開研究,通過研究發現美國的B-36上確實安裝了核反應堆,但為保險起見並沒有用它提供動力,飛機還是用傳統動力,只是研究核反應堆的工作作狀態和性能。他們迅速將基於美國的設計上報,並於1961年5月,一架安裝核動力發動機圖-95LAL戰略轟炸機制造完畢。在5月到8月期間該機共進行了34次實驗飛行,通過測試發現,問題不少,機身太重,續航力不足,最重要的還是在災難面前如何避免汙染。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這項計劃也就被束之高閣,蘇聯人不僅在圖-95作了實驗,新機型命名為“圖-119“,並決定採用NK-14A核動力渦槳發動機,並於1965年實現首飛。後來兩國都遇到了不可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安全的考慮,蘇聯終止了該項實驗。



圖-119核動力轟炸機成員9人,機長46.17米,翼展50.04米,機高12.5米,4臺HTP NK-12M渦槳發動機,800千米/小時。

美蘇兩國都不約而同的終止了此項目,是因為有了洲際導彈,不需要轟炸機載著核反應堆滿天飛。權衡利弊得失後已經沒有國家願意幹這件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