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不會的陶藝?不存在的!

羨慕陶藝大師的的手藝?自己也想嘗試嘗試,但是沒有點書本理論知識怎麼行,全靠機械的手工練習操作是沒有靈魂的,作品也是缺乏感情嗎,這樣沒有活力的陶品終究不會被人賞識,去到好的去處。

其實學陶藝也不一定要當陶藝大師,我們可以將它作為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看得見,摸得著的一種可以觸摸的視感方式。前提是你得懂得陶藝,您說,是嗎?

有學不會的陶藝?不存在的!

下面小編為你推薦幾本相關書籍,希望大家受用:

《陶藝入門教程》是2014年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樹珍。本書主要介紹陶藝的基本知識,陶藝的基本製作方法以及陶藝的各種工具和發展歷史,讓讀者在陶藝活動中養性,精氣,實現人格的昇華。本書是為了喜愛陶藝藝術的初學者而編寫,圖文並茂,由淺入深,還有各種工具的介紹。

有學不會的陶藝?不存在的!

《走進陶藝》是2004年1月1日東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生活品質的高雅不在於多麼富麗堂皇,而在於精心的空間佈置,在於主人的生活態度。陶瓷諜訴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主人的生活品味,反映了人們精神上的追求。衷心希望本書能給您帶來美的享受!本書介紹了陶藝的製作過程,還介紹了不同空間中陶藝的擺放等,極大地豐富了目前市中的陶藝書籍門類。陶藝本身主要不在於光大自我,而是能夠獨闢蹊徑,以雅俗共賞的境界走進現代居室,走進現代人的心靈,它帶來的不僅是美的感受,而且還陶冶著人們的心靈,由此通過捏造一片片小泥巴,在一方對味的空間裡,文化著自己的文化,藝術著自己的藝術。

有學不會的陶藝?不存在的!

《陶瓷之路》一書由劉良佑所著,2016年4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當我們用“國學”的視角回看中國文化,其實我們是在豎起一面高牆;當我們用“傳統文化”的視角去看中國文化,其實我們是把它定格在遙遠的過去。越想接近,越是遙不可及。 但是,幾千年的磨礪和積澱,那裡一定有什麼東西我們還沒真正觸碰到。不如忘掉需要仰視的“國學”高牆,扔掉隔離時空的“傳統”情懷,放空、平視,也許豁然開朗。古典中國的文化和藝術,淬鍊出了一套關於人的教養,儒雅、溫文爾雅,一幅書畫,一件瓷器,一方印章,一個詩句……都守護著一段關於物質與精神之美的密碼。優雅地活著,也許是過去世界帶給今天的我們的最關鍵的信息。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優雅地活著,“優雅”是當代人的精神深處不變的追求。無論中國人,還是想看懂中國的西方人,其實都在從古典中國尋找失落的優雅。

有學不會的陶藝?不存在的!

附:劉良佑,藝術史博士,曾任職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後在文化大學、逢甲大學擔任教授。臺灣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多次在臺灣舉辦個人陶藝展覽,曾擔任臺灣現代陶瓷藝術學會首任會長,也是知名的書畫和文物研究大家,兩岸公認的香學研究第一人。有《中國曆代陶瓷鑑賞》、《陶藝學》等著作。

《 學陶藝》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系列教材借鑑了全新的外語教學理念和最先進的外語教學法成果,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學陶藝》全新的編寫理念:全新的編寫風格:本系列教材話題實用,內容簡單,形式豐富,圖文並茂,寓教於樂,注重實效,目的在於使漢語變得“易懂、易學、易用”。全新的教學設計:本系列教材以任務和活動為主線,便於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習者的興趣,實現輕鬆有效的課堂教學。

分享到此結束,如有需要,小編將繼續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