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风采」张清林:用“匠人精神”打造民族锻压装备

【人物简介】 张清林

1956 年 10 月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双学士学位,1988 年赴日留学,获日本中央大学国际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日本 AIDA 株式会社工作 18 年,担任中国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现在是江苏中兴西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长期从事金属成型方面研究工作,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研发及推广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著有《会田冲压手册》《金属冲压工艺与装备使用案例宝典》,并在中日锻压业界杂志上发表了十余篇有关冲压设备、工艺的学术论文。2013 年入选省“ 双创人才”,2015 年获聘“ 江苏大学”产业教授。

「创客风采」张清林:用“匠人精神”打造民族锻压装备

张清林(左)与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

【创业故事】

当时间进入 2017年,人们悄然发现,国内智能冲压领域的诸多空白正在被慢慢填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速高扭矩伺服马达和控制系统研发完成,国外技术垄断逐渐被打破。张清林和他的团队正在打造中国锻压装备高端品牌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锻压领域挥洒18 年青春

1977 年,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正在农村上山下乡的知青张清林幸运地成为了这一届的天之骄子,在河南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专业,专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毕业后,张清林曾留校任教 5 年,进行金属学和压力加工的研究,其间又修完法学课程,并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 年,张清林作为学校重点培养对象远赴日本深造,取得国际经济学硕士学位。在那个年代,日本是全球锻压装备行业的领先者之一,硕士毕业后,张清林进入日本 AIDA 株式会社工作。

这份工作,张清林一干就是18 年。因为兼具工科、法学知识和经济学管理等方面能力,张清林很快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他曾先后任日本 AIDA 株式会社总部的营业技术科长、中国部部长、亚洲事业部副部长、香港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把AIDA 原来在亚太地区市场几亿日元的销售额推进到100 多亿日元,也被破格提升为日本总部的执行理事, 是日本企业高层主管中鲜有的中国面孔。

因为主要负责亚洲市场,在对比之中张清林深深感受到中日之间在锻压装备领域中的技术差距,这也无时无刻不在刺痛并激励着他,使他刻苦钻研锻压装备技术,特别针对中国内地,首创了锻压设备中湿式离合器装置、薄板钣金高速精密冲床等。

2007 年 ,正 是中国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汽车、家电、电子等行业的急速扩张使得对锻压设备的需求大幅提升。本着为扩大公司利益和更好开拓中国市场的想法,张清林建议 AIDA 在中国上海开设第二家工厂,尽管具体策划方案和选址工程都已经落实,但 AIDA 的日本领导层因刻板偏见否决了张清林的建议,最终计划把工厂开在马来西亚。在争取无果之后,张清林当天就申请辞职,决定离开这个他奉献了近 18 年青春的地方。

家国情怀 转向中国智造

有着十几年行业经验的张清林目睹了国内钣金冲压、锻压等设备与国际高端水平的差距,他发现钣金冲压设备和锻压机械设备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之一,有的还停留在“大路货”

“小作坊”的层面。

据张清林介绍,伺服压力机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压力机装备,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广泛应用,其中日本伺服驱动压力机应用比例已经占到 90% 以上,欧洲的普及比率更是达到95% 以上,而我国仅为

5%(全部进口)。

张清林说:“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从依赖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迈进,追求高附加值和提高自动化水平才是大势所趋。”而他作为拥有这方面技术的中国人,理应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自己的国家,他觉得自己的根永远在中国。

2011 年9 月18 日,张清林在常州溧阳天目湖畔开始了他的创业梦,成立了江苏中兴西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CPTEK-兴锻”),走上为中国制造的正名之路。凭借张清林的人格魅力,日本同行业的 6 位资深专家和国内行业的十几名专业技术人员也都加盟进来, 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 35 名国内外一流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老先生为团队的创业梦所折服,为张清林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振兴中国锻压之志而感动,欣然为公司题词——“振兴中国锻压事业、创新智能制造装备”,这也成为张清林与中兴西田坚持不懈努力的目标。

“工匠精神” 专注高端品牌装备

张清林认为,制造强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 在日本工作多年,张清林见识到很多优秀的匠人。“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工匠精神’,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对制造业的生存发展,乃至建设制造强国都具有现实意义。”

凭着这种工匠精神,创业初期,张清林带着他的研发团队租用了供应商的车间做厂房,在简陋的车间办公室里,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研发攻关活动。从日本AIDA 离开后,张清林没有带走一纸一字,专家团队全都从零做起,自己画图纸, 自己搞设计,自己弄设备。

团队一开始就致力于研发智能化、高精密的伺服锻压设备及配套的自动化和模具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坚持努力,张清林团队攻克了低速大扭矩伺服电机的关键技术、伺服锻压设备控制技术及远程诊断技术、多工位伺服锻压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等。

首次探路成功后,张清林又一鼓作气瞄向了新的目标。他说:“任何加工方法和工艺都不是一成不变和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技术人员有勤奋和创新的融合心态,追求极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和成熟经验,不断地精雕细琢和创新完善,找出一种更加经济适用、更为适合客户的合理工艺方案 。”因 此 ,“CPTEK— 兴锻”提出了“为用户提供集冲压设备、模具工艺和自动化装置三位一体的先进金属成形技术的量身定制方案”,为客户提供较高的附加价值。

2016 年 3 月 29 日,两台国产CPTEK—兴锻伺服和多工位冲床顺利在深圳国际机械制造工业展会上亮相。“ 我们重点开发的CPTEK 独创伺服冲床、数控多工位冲床和冷温锻造压力机不仅替代了进口,实现了国产化,还帮助客户实现了转型升级、节能降耗。”张清林介绍,“目前比同机型的产品可节省能耗30%, 价格是进口的同类设备的60%-80%。”这些研究一出来就在业界引起了强烈震撼,也让江苏中兴西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锻压装备领域的黑马和新星。

为中国锻压、中国制造正名

对兴锻来说,创新是其不断成功的关键。目前,兴锻研发的变频冲床、多机联线机械手等高端伺服锻压设备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 还成功跻身国际市场。张清林说:“我们制造业的民族品牌要能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站得住脚,就必须要在产品的设计理念上,制造工艺上和品质管理流程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去耕耘。”

在张清林这一理念的带动下,中兴西田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建立了省级研发中心,并取得了江苏省科技转化成果专项资金的支持,得到了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6 个,还有待授权的发明专利若干。“CPTEK-兴锻”在伺服压力机、冷温精锻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周边自动化装备等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慢慢填补国产化的空白,但张清林觉得,“中国锻压行业整体水平还很落后,需要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断缩小和国际差距,赶超国际前沿技术,实现我们锻压梦,为中国锻压、中国制造正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张清林将带着他的团队继续把伺服、多工位和冷温挤压冲床作为产品的开发重点,为国内市场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伺服压力机,将“CPTEK-兴锻”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端锻压设备民族品牌。(文/王春元 张洁 编/谢长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