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實施產業援藏 培育特色小鎮 實現精準脫貧

青島市第八批援藏幹部堅持精準聚焦精準發力,以“實施產業援藏、培育產業小鎮、實現產業脫貧”為脫貧主線,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培育發展6個特色產業小鎮,帶動當地803戶4108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精準脫貧,實現了對口援藏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精準脫貧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支持發展光伏+農業,培育打造“光伏小鎮”

日喀則年平均日照時間長達3300小時。利用當地光照資源優勢,青島市援藏幹部組與桑珠孜區政府規劃建設江當鄉“光伏小鎮”,計劃安置2000戶10000多名貧困人口。規劃建設“光伏+設施生態農業扶貧示範園區”,投入援藏資金5800萬元,建設園區灌溉、道路和用電等基礎設施。協議引進12家大中型企業,已有7家落地,種植枸杞1400畝,建設農業大棚226座,為易地搬遷和周邊群眾提供了2000個就業崗位,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投入2400萬元,為613戶易地搬遷貧困戶建設了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通過發電收益實現貧困群眾兜底式脫貧。投入800萬元,配套建設農村標準化幼兒園和標準化村級活動場所。“光伏小鎮”一期343戶安置房全部竣工,已遷入貧困群眾1208人,二期正在建設,年底前遷入。青島市援藏幹部組探索出易地扶貧搬遷產業脫貧致富的新模式,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

發展合作聯社,培育打造“土豆小鎮”

支持和指導東嘎鄉種植有機土豆,培育打造“土豆小鎮”。青島市援藏幹部組積極宣傳內地精準脫貧經驗,按照組織能人創社、集中政策扶社、帶領窮人辦社的原則,把全鄉9位鄉土能人組織到一起,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註冊資金756萬元。指導合作聯社加快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由專人負責帶領群眾種植珠峰有機土豆。註冊了“東嘎土豆”商標,印製了包裝,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全鄉9個村種植土豆麵積7800畝,平均畝產達到5000斤以上,平均每畝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指導合作聯社將扶貧資金和援藏資金折股量化到貧困戶,並投入40萬元,作為貧困戶股金入股合作聯社每年分紅,將全鄉280戶1048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納入合作聯社。去年,合作聯社實現盈利460萬元,為貧困戶分紅和精準脫貧投入90多萬元。目前,青島市援藏幹部組指導和支持合作聯社正在規劃建設農民培訓學校、土豆加工廠和冷庫等項目,探索出一條以發展合作聯社帶動整鄉精準脫貧的新路子。

引進農業新技術新機械,培育“蘿蔔小鎮”

借鑑萊西市店埠鎮的經驗做法,引進“蘿蔔高壟精播節水灌溉新技術”,在邊雄鄉培育打造“蘿蔔小鎮”。青島市農委派出兩名技術人員赴西藏,手把手培訓當地群眾使用新技術種植蘿蔔,改變了當地牛耕人種的傳統生產方式;把一整套蘿蔔種植新機器新設備送到群眾手中。出臺激勵政策,動員群眾參與,種植蘿蔔每畝補貼1200元,確保種植青稞收入。去年,示範引導農民種植有機蘿蔔300畝,也是首次在西藏採用機械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種植有機蘿蔔。經實地測算,畝產達到7000斤以上,平均每畝收入達到5866元。實現了種植一畝蘿蔔、脫貧一個貧困群眾的目標。今年,引導全鄉9個村種植有機蘿蔔700多畝,帶動86戶貧困戶發展蘿蔔種植產業。為拉長產業鏈條,青島市援藏幹部組支持建設泡菜加工廠,推廣冬暖式大棚種植新技術。目前,正值蘿蔔上市季節,每天有大量蘿蔔銷往日喀則及各縣市場。

引進青稞深加工企業,打造“青稞小鎮”

桑珠孜區聯鄉三面環山、環境優美。青島市援藏幹部組引進和依託青島雲上金箭公司,發展青稞深加工產業,培育打造“青稞小鎮”。投資500多萬元,建成桑珠孜區聯鄉青稞加工廠,年產青稞即食產品5000多噸。支持註冊“百稞健康小廚”商標,結合內地市場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目前共研發出青稞營養素和青稞茶等20多個新產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產品5大類18項。支持開展京東等網上銷售,在拉薩和青島等地分別開設了專賣店。引進青島海藻有機肥,經實地測算青稞每畝增產40斤左右。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開展訂單式生產,按照每斤高於市場價1元錢的價格收購貧困戶家青稞,安排貧困群眾進廠務工,帶動全鄉130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精準脫貧。

發展特色旅遊業,打造“民俗旅遊小鎮”

據統計,每年進入日喀則市旅遊的國內外旅客達50萬人次。年木鄉地處318國道和雅魯藏布江沿線、日喀則市機場旁邊,也是拉薩進入日喀則的必經之地。青島市援藏幹部組瞄準旅遊旅遊致富的好路子,指導和支持該鄉發展鄉村旅遊業,培育打造“民俗旅遊小鎮”。投入800萬元,規劃建設了鄉村旅遊集散中心,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投入2400萬元建設5個魯藏百村生態家園示範項目,重點實施村莊硬化、亮化、綠化、淨化和美化工程,建設村民活動廣場和魯藏文化牆等。羅林村是易地搬遷貧困村,投入援藏資金350萬元,建設村內基礎設施,發展高原西瓜產業,去年種植西瓜200畝,今年面積擴大到400畝。通過參觀藏式村莊、體驗藏家生活、觀看藏戲表演、過林卡節、採摘高原西瓜等,年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全村年旅遊收入達90多萬元,由昔日的整體搬遷貧困村變成了今天的小康示範村。

發展青稞育種產業,打造“青稞種子小鎮”

聶日雄鄉地處雅魯藏布江北岸沖積平原上,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糧食播種面積1.7萬畝。協調推動該鄉與西藏自治區和日喀則市農科院合作發展青稞種子產業,培育打造“青稞種子小鎮”。指導和支持該鄉成立了娘麥種子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將全鄉16個村全部納入合作聯社,發展青稞種子產業。推進農業機械化和先進農業技術轉化,實施農田深耕深松,以農機為載體積極推廣精量播種、節水灌溉等新技術。支持開展青稞增產行動,指導改進施肥方式,大量施用農家肥和有機肥,去年平壩村畝產達1245斤,每畝增產56斤。積極推廣新品種,目前全鄉青稞種子田面積發展到6200多畝,其中“喜拉22號”一級種子田750畝,二級種子田4600畝,“藏青2000”一級種子田300畝,二級種子田500畝。年產青稞良種4000多噸,主要銷往山南、阿里和日喀則市各縣。每斤銷售價3.2至3.5元,年產值達到2800多萬元,實現了整鄉脫貧摘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