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貨幣化退潮來襲!三四線房價可能要「涼涼」……

不久前,呼和浩特打響“全面停止去庫存”的第一槍。

隨後,長春宣佈“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獎勵”,揭開棚改貨幣化退潮的序幕。

無獨有偶,10多天前,央行武漢分行行長公開撰文表示,棚改貨幣化基本完成歷史使命,應考慮退出。

這一場從2016年掀起的三四線樓市狂歡,註定要在2018年入秋之際偃旗息鼓。

棚改貨幣化退潮來襲!三四線房價可能要“涼涼”……

1、棚改式放水

三四線的樓市狂歡,其實跟五個字息息相關——棚改貨幣化。

所謂棚改貨幣化,說白了,就是向三四線定向放水去庫存

一般放水,諸如降準降息,都是普惠式的。大水漫灌,雖然看起來雨露均霑,但水往低處流,一二線城市永遠都是資金的首選之地,三四線沾也沾不到多少。

與一二線相比,三四線城市普遍面臨經濟增長乏力、財政收入下滑、人口外流、未來前景不明朗等問題,很難得到資金和人才的青睞。

正是這個原因,2014年三四線城市的高庫存,成為最大的定時炸彈。甚至在2015年央行一年5次降準6次降息後,一二線率先暴漲,三四線仍舊不為所動。

三四線城市究竟該如何去庫存?

以往拆遷戶都是拆一補一,拿的是實物補貼,如今貨幣化安置成為主流,拆遷戶手握重金入市。

大拆大建加上大補貼,從而徹底激活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引發新一輪的全民搶房潮。

數據顯示,2014年,棚改貨幣化的比例還只有9%,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015年有所增加,但也不顯著,但在2016年突然躍升到40%以上,2017年超過50%,局部地區更是超過80%。這個數據,正好跟三四線房價的上漲節奏相契合。

2、大同棚改情況

為了加快城市改造建設步伐,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從今年開始,按照中央、省、市關於城市棚戶區改造的相關精神,根據大同市統一規劃,對已具備實施城市棚戶區不斷進行了改造。

前幾天,最新的棚改計劃通知出爐,在2018年8月30日-9月30日期間,對大同市馬軍營鄉白馬城村城市棚戶區進行改造。

8月,大同市御河興雲橋北側綜合整治城市棚戶區改造徵收補償方案剛剛出爐。8月15日開始,對大同新旺鄉友誼街西側城市棚戶區進行改造。

7月底,大同出臺一大波房屋徵收通告和補償方案。新建北路北迎春裡片區棚戶區、大慶路福苑1#、2#、4#樓以及慶南園樓西側部分單元棚戶區、北關鐵牛裡片區棚戶區都相繼進行整改補償。

6月,大同古城西街街道棚改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出爐,預計7月開始進行整改。

5月,大同市人民政府關於古城西街街道寧馨社區內武定街(原大北街)209號、145號(宏業樓)、龍寶樓、新營后街17號院棚戶區改造房屋徵收的通告出爐,從2018年6月29日起至2018年7月28日止搬遷辦理徵收手續。還有新華街片區棚改、新建南路、北關、南關街道範圍內棚戶區也在5月出臺補償通知。

顯然,2018年大同市的拆遷貨幣化安置將成為常態化,在拆遷安置的選擇上,“拿錢走人”的佔比將進一步增大,這也變相起到了為房地產市場輸血的效果。

伴隨著,近幾年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之際,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也出現分化,一二線城市在“強壓”之下佯裝萎靡,三四線城市卻在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提升的刺激下,如火如荼,而大同的房價也在這場“遊戲”中扶搖直上,給了人們投資的希望,讓房產投資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3、危險的未來

對於三四線城市,行業大佬毫不掩飾悲觀判斷。

在一週前的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恆大總裁夏海均說:

一二線是未來房地產發展最好的區域,經濟發達的三線城市也不錯,但四線不準備去。

融創的孫宏斌更是直言不諱:

市場變化後,三四線涼的最快。我們整個的投資區域還是以核心二線城市以上為主,這個方向是不會變的。

企業有危機感,決策部門其實早就把防範風險放在了第一位。

早在今年6月,國開行就已開始收縮棚改貸款審批。7月初,住建部更是明確表態:

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

這一系列信號,都說明棚改貨幣化正在退潮,三四線城市的未來越來越懸。

要知道,樓市固然能在繁榮期受到羊群效應的驅動,呈現出全面上漲的行情;但一旦開始調整,一二線與三四線就將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景。

這時候,要看的不是誰還能漲多少,而是誰的抗跌能力最強。要看的不是誰的浮盈更多,而是誰能最終能夠兌現。

顯然,90%的三四線城市都問題重重。

小編還是奉勸大家理性投資、理性買房,畢竟未來三四線到底會怎樣現在誰也說不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